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思維導圖視角下的小學拼音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8W

摘要】學習漢語拼音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階段,是識字閱讀的必要基礎,針對當前小學拼音教學中存在的拼音規則掌握不牢固及拼音字母易混淆等問題,基於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在小學語文拼音實際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高效便捷的集散性思維拓展工具的可視性、形象性、圖式性等特性,把內化的思維透過外顯的形式表達出來。把漢語拼音與思維導圖相結合,推出“拼音思維導圖”思維工具,總結出三種結構圖及其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方法,對於漢語拼音識記教學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思維導圖視角下的小學拼音教學論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識記教學;思維導圖;拼音思維導圖

小學階段是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小學語文學習的好壞有賴於一年級拼音的學習,小學生入學之初最先接觸到的基本是以拼音知識學習開始的,拼音的學習直接關係到識字、閱讀以及普通話的學習。《漢語拼音方案》實施近60年的時間裏,教育工作者們在實際教學中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熱情,也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不那麼理想,拼錯、認錯的情況依然是現實存在的問題。隨着資訊時代的不斷進步,中國不斷吸收外來先進的理念及思維方式,爲了改善當前拼音教學低效的困境,筆者在拼音教學中不斷摸索,結合思維導圖工具整理出一套適合小學一年級學生使用的“拼音思維導圖”,以期能夠成爲促進小學漢語拼音高效學習的有效教學途徑。

一、思維導圖的含義

思維導圖(Mindmapping),也被譯爲腦圖、心智圖,是英國腦力開發專家託尼巴贊(TBuzen)創造的一個組織性發散思維工具,於1970年提出。思維導圖具有可視性、放射性、創新性的特點,將輸入學生頭腦中的拼音字元轉化爲可視化的圖畫和文字,從一箇中心向四周放射,從中心點開始,每個關鍵詞彙或圖像都以鏈條的形式爲上一級分支的子中心,以一定的層次關係向下發散,紙上呈現出來,透過繪製變成彩色的、便於記憶的、按照一定規則組織起來的圖,使思維資訊直觀可視。筆者將思維導圖與一年級拼音識記教學相結合整理出一套適合該學段學生的思維導圖方法“拼音思維導圖”,以下簡稱“拼音導圖”。

二、拼音導圖的設計依據

(一)拼音導圖設計理念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喬治米勒的“7±2法則”說明了人的短時記憶容量非常有限,當人們在單純記憶音節或字母時,這種記憶方式無形中就把知識一個個孤立起來,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網絡架構,不便於記憶的提取。知識可視化作爲一個新興研究領域,應用視覺表徵手段促進羣體知識的傳播和創新,其實質是將人們知識以圖解的手段表示出來,形成能夠直接作用於人的感官的知識外在表現形式(顯性的物理知識製品),從而促進知識的傳播和創新。拼音音節很多在形態構成上有相近或是意義相關,我們可以根據音節具有延展性與相容性特點,思維導圖工具具有的聯想擴散的特性,把其二者結合在拼音的拼寫識記中,把音節的結構可視化,運用思維導圖樹狀發散的網狀結構,把拼音音節按一定的次序組成拼音網絡系統,構成拼音導圖。拼音導圖在構成因素上包含具有色彩的線條、幫助識記的圖形圖畫及輔助記憶的文字策略,把知識以可視化的方式外顯出來,對拼音音節構成、讀音、意義進行區分和整合,切合該學段學生的思維特點,有利於促進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拼音識記的內容,巧妙地理解和記憶拼音。

(二)拼音導圖組成要素

拼音導圖是結合思維導圖和概念圖所得出的一種漢語拼音學習工具,在組成要素中包含其中的一些要素。思維導圖的組成要素是中心圖像、主題關鍵詞、主幹、分支、關鍵詞和配圖組成;概念圖式的.組成要素由概念節點、連接線及箭頭、關係描述三部分組成;拼音導圖的組成要素是由中心拼音元素(中心詞或圖像)、線條、圖形、顏色、符號、標註組成。拼音導圖由六組元素構成,在實際的應用中第六種元素“標註”可酌情添加使用,並不是非要具備六種元素才能叫拼音導圖。1.中心拼音元素中心拼音元素是拼音導圖的中心位置,或發散的中心點,可以是一個拼音字母、一個拼音音節或是一個圖像。拼音元素可以是元素表中的任何一個字母、組合或音節,中心拼音元素連接着與其產生合理關係的另一個拼音元素,也可以把它們稱爲“節點元素”。結構如圖1所示。2.線條兩個元素之間的連接線稱爲線條,拼音導圖中運用到的線條有多種:帶箭頭的直線、曲線,對於小學生來說畫直線相對於畫有規則的曲線來得容易。線條的作用有兩方面,一方面與顏色結合,用以區分不同的分支關係;另一方面指示下一層級的資訊,使拼音導圖的結構關係十分清晰。線條還有實線與虛線之分,實線直指正在學習的新知識,虛線指示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聯想到的先前知識。3.圖形圖形包含圖形、圖像、插畫,在拼音導圖中起輔助識記的作用。美國圖論學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萬語不及一張圖”,在記憶過程中形象的、具體的、直觀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語言容易記得多。圖形能夠很好地闡釋詞彙的含義,與此同時刺激右腦用活動的跳躍的形象進行思考,與語言描述形成互補,左右腦協同工作,使學生具有感知力、創造力。4.顏色色彩能增加大腦刺激,增強記憶力和創造力,有色物體更易使人發生想象。在記憶過程中對呈現出自然色的景象要比非自然色的景象更加敏感,並且能夠激發右腦記憶能力。拼音導圖中,我們利用顏色將中心詞和關鍵詞“色彩化”,用有顏色的線條來區分,如一條分支用一種顏色標示,這樣不容易引起交互認知錯誤的發生,整個拼音導圖畫面“脈絡”清晰,使人一目瞭然方便記憶。5.符號運用具有指代性、提示作用的符號來進行拼音導圖的繪製,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會相對簡單可操作些,如圖2這些符號簡單易上手,且指代性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邊想邊畫,隨意進行想象添加,這個過程極具創造力和想象力。6.標註拼音導圖中標註是一種輔助記憶的策略,可以是文字、符號或是一幅圖,繪製拼音導圖時,根據自己的思維結構在需要標註的兩個節點元素之間作標註。

(三)拼音導圖的三種結構圖

根據拼音導圖在結構架式上與拼音元素之間的聯繫,筆者在應用中總結出發散圖、折射圖及鍊形圖三種拼音導圖的結構圖。1.發散圖以類似太陽光輻射似的形態,由中心拼音元素向周圍不定點的添加拼音元素,中心拼音元素+一級節點元素=新的拼音音節。元素與元素之間用帶箭頭的線條連接,得出新的拼音音節呈現在圓或矩形當中,不同添加元素之間用不一樣顏色的線條來區分間隔。發散圖的結構如圖3。2.折射圖特點是非定點式的思維導圖,基本形態與發散圖相似,但又有區分,多用來對形近易混字母、音節進行辨別,以易混字母或音節之間的相同元素作爲中心拼音元素,中心拼音元素既“接收”也“發射”,呈現形式類似光的折射形態。元素與元素之間用有顏色且帶箭頭的線條連接,同一組相近音節用一種顏色標示,用以區分之間的類別。3.鍊形圖其特點是拼音元素與元素之間呈現一種遞進關係排列,由中心拼音元素添加一級節點元素得到新的拼音音節,進而添加二級節點元素,依此類推,元素與元素之間用帶箭頭的曲線連接,呈鏈條形狀排列,鍊形圖多用於對多音節拼音的拼寫。

三、漢語拼音識記教學中拼音導圖的運用

(一)拼音導圖對易混字母的辨析的運用

1.形近字母辨析拼音導圖的運用聲母“b、d、p、q”的辨析識記,半圓的朝向不同,它的讀音和意義就不同,初學拼音的孩子會容易混淆,利用思維導圖很容易將它們進行區分。2.平翹舌字母辨析拼音導圖的運用“z、c、s”與“zh、ch、sh”的辨析識記:由於發音的位置不同容易發生混淆,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在讀音上對其進行區分。3.複韻母辨析拼音導圖的運用如圖8,以“an”“ang”爲例,先發音“an”,保持嘴型位置不變,發“g”的音保持口腔位置不變,最後用“an”的口型和“g”的口腔位置一起發音“an”就能發出“ang”的讀音。

(二)拼音導圖在拼寫規則的形象識記上的運用

1.聲母+ai相拼的音節拼音導圖的運用此方法用於“聲母+某一韻母”組合的歸類,如圖9所示,囊括所有能與“ai”相拼的聲母組合及其讀音,使學生有一個宏觀的認識。以“b+ɑi”爲例,把“ai”作爲中心點,聲母“b+ai”它們組合後能得到四組音節。2.“c+單韻母”相拼的音節拼音思維導圖的運用此方法用於某一聲母+韻母組合的歸類,是把聲母“c”作爲中心點,與所有單韻母相拼能得到的所有組合。以“c+a”爲例,“c”與“a”組合能得到兩組音節“cā、cǎ”。拼音思維導圖,在單獨的圖及生硬的文字表達的不足上突出體現文字與圖畫的密切關係,使得知識以圖的形式更好地呈現,筆者用拼音與思維導圖相結合的方式幫助一年級學生學習拼音,希望能夠給教育工作者一些借鑑和有益的啓示。

參考文獻

[1]趙國慶,黃榮懷,陸志堅.知識可視化的理論與方法[J].開放教育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