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語言機智在課堂組織中的運用

學問君 人氣:2.05W
淺談語言機智在課堂組織中的運用 課堂教學需要組織管理,這在中、小學教學工作中尤其重要。在教學過程中,組織教學的得力與否,直接關係着教學效果的好壞。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話語不多,卻能把學生組織管理得井然有序,從而保證教學工作能有效地進行;而有的教師管理學生時,儘管語多聲大,學生卻不予理會,課堂紀律不佳,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勢必受其影響。究其原因,自然涉及教師的教學語言——包括口語和體態語——在課堂組織管理中所發生的思想、言行產生制約、引導作用。

  語言從不同的表達方式來看,有文字表達的語言(書面語)、借聲音表達的語(口語)和藉助手勢、表情、動作等來表達某種特定的意義,讓人明白其義的語言(體態語) 。教學語言主要是指後兩種:口語和體態語。體態語又稱態勢語或身體語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這兩種語言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機敏性和應變力,則叫教學語言機智。

  教學語言機智具有以下特點:(1)針對性強。即在運用過程中必須考慮教學環境、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對象的生活閱歷、文學素養和接受心理水平等因素,否則,非但達不到其運用目的,還有可能適得其反。(2)靈活性強,雖然語言機智的運用要受到時間(一節課四十分鐘) 的嚴格限制,但在教學過程的哪一時間段運用卻並不受任何限制。(3)幽默性強,教學語言機智的'運用爲了在短時間內集中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思路以求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取得超常效果。這一目的性使得幽默成爲教學語言機智的內在要求。

  根據教學語言機智的上述特點,我們在組織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各種時機大膽靈活地對它加以運用,並在運用過程中密切聯繫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下面將以實例加以論述。

● 匯入新課

  清人李漁說過:“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文章開頭必須講究落筆藝術,語文課堂教學的導語也該如此,要起到先聲奪人、扣人心絃的作用,使學生渙散遊離的心在短時間內集中到課堂教學內容中去。
教授“詞的音形義”知識單元時,我先向學生講了一則笑話《捐官答上司》:有一天上司巡察下情,問一捐官:“現在百姓如何?”捐官趕緊回答:“白杏只有兩棵,紅杏倒有不少。” 上司說:“我問的是黎庶。”捐官忙回答說:“梨樹很多,可結的果實卻不大。”上司不耐煩地說:“我不是問你什麼梨杏,我問的是你的小民。” 捐官忙起身答道:“我的小名叫狗兒。”在學生的鬨笑聲中我問:“鬧出這樣的笑話呢?”然後自然地進入正題講解知識點。

  由於知識單元本身比較枯燥,趣味性不濃,學生學起來容易厭煩甚至產生畏難情緒,聽課時往往精力不夠集中,易開小差。但在課前加上這段生動的導語,讓學生在一笑之後明白“詞的音形義”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激起求知的慾望,並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保持精力的集中。

淺談語言機智在課堂組織中的運用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