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如何提高專業基礎課課堂的吸引力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2W

一、大學生曠課、逃課現象現狀

淺談如何提高專業基礎課課堂的吸引力教育論文

大學生曠課、逃課現象目前在高校比較普遍,尤其是高校專業基礎課,學生到課率低。很多學生急於求成,不注重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喜歡聽務實、操作性強的課。課堂能否生動與課程性質直接相關,理論性強、缺乏操作性的課程很難吸引學生,這是許多專業基礎課課堂學生不積極、不專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基礎課程雖然重要,但它們卻比較枯燥,其教學或吸收需要經過一個枯燥的過程,其作用是一個隱性的過程,“功能性”不是那麼明顯,於是常常被浮躁的學生所忽視。筆者認爲,造成大學生逃課的根本問題在於學校體制和老師的教學方法。解決大學生逃課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師的講課吸引力是關鍵。

二、如何提高大學生專業基礎課課堂的吸引力

1.教師要精通所教學科,指導學生耐心

教學方法好,講課有條理。“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這個人,要想讓學生喜歡你這個人,你就得放下架子,走進學生,親近學生”。大學教師要不斷研究當代大學生的特點,透過各種途徑和手段掌握學生的情況,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爲增強互動,可以持以坦誠、直率的態度。教師的心態與師生互動有直接關係。如果讓學生覺得老師高高在上,學生在老師面前感到拘謹,那是老師做得不夠到位。

2.課堂教學要能吸引學生,一定要有豐富的內涵

內容的精選與內容的深度缺一不可。所謂內涵,一方面是要突出重點和難點,次要內容一帶而過。另一方面是指教學內容的深度。教師講課要想吸引學生就不能念講稿——照本宣科或“照幕宣科”,而應當是“講”、“侃”結合。一方面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體會“講”課程的內容;另一方面是結合講課的內容來“侃”。“侃”不是“侃大山”,而是書本上沒有的內容,但又是與課程教學內容有關的內容,諸如,自己的研究成果與科研經歷、歷史和現實的工程實例、知識形成的過程等等。

3.採用新的教學方法

即變填鴨式灌輸教學爲啓發式教學。教師要引導思維,不要代替思維,學生要積極思維,不要被動思維。加強對學生聯想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突出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使學生懂得“問題是什麼?”“問題的性質是什麼?”“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麼?”爲學生留出充分的思維空間,創造性地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最終將實現新知識的再創造。“沒有啓發不了的學生,只有不會啓發的老師。”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精神。正如有同學感慨地說:“老師講得再多、再好都是有限的;而我們自己琢磨出來的知識才是無限的。” 4.課前精心準備課件,“設計”恰如其分的例題

做到課件邏輯性強,體系嚴謹。力求授課形式的`多樣化、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簡便、快捷地製作二維、三維動畫,並可將多種媒體組合在一起,做到圖、文、聲、像並茂,透過生動、形象、直觀的畫面展示,將難以表達的空間概念解釋清楚。使許多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以直觀可視的形式展現出來,增加了教學內容的生動性,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開闊學生視野、擴展學生思路。

5.在講解新內容之前,要進行設疑啓發

精彩的設疑,可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勵學生積極思考,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形成交互的教學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成功的概率很高,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等於成功了一半。從心理學和管理學得知,深層動因是事情最終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6.教學目標的設計應科學合理

因此,制訂教學目標時要考慮以下問題:使學生學到哪些知識?學到什麼程度?鞏固哪些知識?爲學習哪些知識作準備?要培養學生哪些能力?結合哪些知識?等等。教學目標要定得恰如其分,要有針對性,從而優化地達成教學目標。其中,基礎理論(包括定義,內涵等)主要來自教材和相關書籍;現狀、存在的問題、展望等方面內容主要來自相關的專業書籍。

7.內容方面多借鑑先進的成果,力求旁徵博引

一個老師的見識和知識面有限,憑個人的知識儲備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這一點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尤爲突出。教師在教學的內容方面更應該借鑑先進的成果,透過課堂教學讓學生接納儘量多的理論和技能,以此來拓展學生的視野。高校教師要對所教學科的相關理論、前沿理論進行研究。

總之,教育者使用不同教學手段的目的是使學生更愉快地學習,更容易地學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而取得如此效果的關鍵在於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融合,在於技術與課程的科學整合。育人的質量直接取決於教師的敬業精神和教育能力。因此,只有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能,使他們能夠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濤川.有效教學方法全集[M].北京: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