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讓物理課堂更具吸引力

學問君 人氣:2.83W

【摘要】: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教師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應爲學生創設物理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情感交流,增加師生間的親和力;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特點,尋找知識的交接區,引導學生從原有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讓物理課堂充滿吸引力。

讓物理課堂更具吸引力

【關鍵詞】:物理;情境;情感;交流;“生長”

理想中的物理課堂應該是充滿吸引力的學習樂園,是師生生命中精彩的篇章,是演繹生命華麗樂章的地方。如何在物理課教學中貫徹新課程的理念,把物理課上得更生動一些、更鮮活一些,使物理課堂充滿吸引力呢?筆者認爲關鍵是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創設物理情境,營造探究氛圍

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但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新課程理念認爲,教師應該少教一些,多給學生研究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貴在善於引導和啓迪,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熟悉的事件或故事,創設各種物理情境,給學生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科學探究氛圍。

1、利用實驗創設物理情境。物理學科是一門實驗科學,概念與規律的形成過程中離不開經典而巧妙的實驗,透過設定有趣的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動能和動能定理》之前,可設定問題:前面已經研究了重力做的功與重力勢能的關係,也探究了彈力做的功與彈性勢能的關係,那麼力對物體做的功與物體的動能又有什麼樣的關係?進而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係》。啓發學生思考:橡皮筋彈力對小車做的功能測量嗎?可如何表示?橡皮筋彈力對小車做的功是合力功嗎?應如何改進實驗?實驗中需不需要算出速度的具體數值?如何根據所得數據得出功與速度的關係?引導學生自行探究並藉助計算機Excel軟件作出W-v圖象和W-v2圖象。

課堂上,更多的是利用演示實驗和課堂小實驗創設物理情境,例如在《光的全反射》一節可演示市售的光導纖維、試管、在水中的顏色設定物理情境;在《彈力》一節演示玻璃瓶、桌面的微小形變;在講共振時演示音叉、單擺的共振等,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營造濃烈的探究氛圍。

2、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物理情境。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透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資訊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由於多媒體教學能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資訊,它能使枯燥的物理問題趣味化,靜止的物理問題動態化,複雜的物理問題簡單化,能把實驗很難觀察的現象放大變慢等。所以教師要多花精力學習、製作、共享多媒體教學軟件,把精彩的物理情境呈現給學生。筆者運用PowerPoint、Flash軟件製作了諸多多媒體教學軟件例如《單擺》、《圓周運動》、《電磁感應現象》、《光的直線傳播》等。它們以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把學生吸引到物理課堂中來。

3、以學生的真實體驗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提取物理知識,“從生活走向物理”,由於有日常經驗的基礎,對相關物理知識更容易接受。例如在講到超重和失重現象時,可讓學生回憶站在電梯裏隨電梯運動時的感覺,讓坐過過山車的同學談談感受,課堂上讓學生站在臺秤上蹲下、站起觀察檯秤指針的變化,使學生充分體驗超重和失重現象的存在;在比較v-t圖象和x-t圖象時只靠教師講解未免過於枯燥,如比較下列兩圖時可讓學生親身體驗,上臺模擬這兩個圖象中物體的運動,這樣,同學的表演引起大家的會心大笑,同學們對兩個圖象含義的理解也更爲深刻了;學生一般都有溜冰的經驗,在講了《牛頓第三定律》之後可設定以下情境:冬天,有個人提着一桶油在冰面走着,冰面很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油灑了,冰面變得更滑了,這個人無法爬起來,周圍一個人影也沒有,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再這樣下去這人不被凍死也得被餓死,聰明的同學們,如果是你的話,你該如何自救呢?

4.透過講故事設定物理情境。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歷史故事,有利於將學生引入到相應教學內容,還可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例如在學習《單擺》一節時可講故事引入:1862年,18歲的伽利略離開神學院進入比薩大學學醫學,他心中充滿着奇妙的幻想和對自然科學的無窮疑問,一次他在比薩大學忘掉了向上帝祈禱,雙眼注視着天花板上懸垂下來搖擺不定的掛燈,右手接着左手的脈搏,心中默默地數着數字,在一般人熟視無睹的現象中他卻第一個明白了掛燈每擺動一次的時間是相等的,於是製作了單擺的模型,潛心研究了單擺的運動規律,給人類奉獻了最初的能準確計時的儀器,本節課就來學習這一理想化模型----單擺;講《聲波》時,爲了幫助學生理解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可介紹大音樂家貝多芬晚年耳聾後,他將音樂指揮棒的一端用牙咬住,另一端頂在鋼琴上來“聽”自己演奏的琴聲,從而繼續進行創作,並譜寫了許多不朽的傳世佳作;又如在《光的色散》一節可介紹牛頓在劍橋大學當窮學生時發現光的色散現象的過程等。

二、加強情感交流,增加師生間的親和力

愛因斯坦認爲:“對於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認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其理亦源於此。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於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可見,課堂上師生間積極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能增加師生間親和力,形成特殊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首先,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表現情感,從而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內容生動化。例如講到《摩擦力》時,可問學生在走路時假設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會怎樣?學生鬨然大笑,笑餘問學生既然人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這樣,在談笑中學習了判斷摩擦力的方法“假設法”。在《自由落體運動》一節相關練習中,講兩個小球先後從同一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比較兩球的高度差時,先問學生武打片里美女掉到懸崖下,“英雄救美”的情節有可能實現嗎?再讓學生推理,學生熱情高漲,求知慾望強烈,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瞭解也更爲深刻了。其次,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目光親切深沉,表現自然豐富,語言層次清析,使學生在一種親切,愉悅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對學生任何參與都應有合理且激勵性評價,絕不能有任何諷刺和挖苦。再次,不管課內課外,要樂於爲學生輔導和解答疑難,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從教師那裏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積極的期待。課堂上師生間積極的情感交流會使學生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而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愛屋及烏”,學生會由於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