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一個關於論語的文化翻譯研究(一)

學問君 人氣:2.94W
一個關於論語的文化翻譯研究(一)


摘       要
 
 論語, 作爲最重要的儒家學說的記錄。長期以來翻譯對於東方與西方文化交流尤爲重要。因爲,在文化翻譯過程中有意識地去學習各種方法,在各種方法中去體會在當時的社會環境所描述的意境與背景文化之間的差異是一件很有趣,很有意思的事情。熟悉各種不同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向西方國家傳遞中國文化,讓外國學者學習和了解儒家學說的內在價值。
 [關鍵詞]:  Key Words
 文化翻譯: cultural translation
 交際翻譯: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語義翻譯: semantic translation
 論語:     The Analects
 
  
 
 一個關於論語的文化翻譯研究
 1. 論語的簡介論語, 最具影響力和持久力的中國傑作,也被稱爲論語, 孔子的論語,或是儒家學說,它的輝煌史早在2,4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得以體現。它覆蓋的範圍很廣包括政治, 哲學, 文學, 藝術教育和思想品德, 論語是最早的,最可靠的在人生,聖人的教學。論語,是作爲儒的基本聖經,被他的弟子所彙編,論語記錄着聖人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舉止。
 2. 關於論語的語義翻譯理論爲了收窄直譯與意譯的差距, Peter Newmark 提出了兩種翻譯模式, 就是交流翻譯和語義翻譯。前者結合了適應的好處, 意譯, 和地道翻譯, 而後者包含的優點是字對字的翻譯,文學翻譯,忠實翻譯。
 根據交際翻譯的理論,就是要求翻譯者盡他全力去翻譯源語言文化到所要的語文化。當移植一篇文章到另一文化背景時, 應該努力使讀者理解所指的意思,和分享原著的共同觀點。 總的來說, 一個交際翻譯就是校平器, 更簡單, 更清晰, 更直接,更常規,符合一個特別註冊的語言,傾向於一個欠額翻譯, I.E使用更一般的。然而, 對於語義翻譯, 它嘗試去渲染, 而第二語言的語義和語法結構與原本的語義意境比較相接近。一個語義翻譯傾向於更加複雜,更加詳細,更加集中,和追求比較接近語境的意思。但它容易造成超額翻譯,比原來的比較詳細,更包括它的內在意思。
 3. 論語中術語的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分析
 翻譯不僅是一種語言,活動而且是一種文化的互動,因此文化差異讓翻譯起了重要的作用。Eugine Nida(2001:82)說, “兩種文化的主體比語言更加重要。” 幾乎每個部分的生活都反映一個國家的文化因爲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社會制度文化的發展史,和宗教習俗。所以每個文化都有它自己的詞彙和文化負載詞。論語不僅是一個哲學工作,而且是一個反映社會的文化作品,而孔子的歷史則是家喻戶曉的。
 
 3.1 專有名詞的翻譯
 “專有名詞指的是人物,生物,地方,機構,物體或一個獨立文化社會的過程。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有單數的參考。” (Newmark) 所以論語中的`專有名詞這部分將分爲兩及種方式:人名,哲學上的意義。
 3.1.1  孔子的名字
 因爲論語主要是以談話的形式來敘述,所以去分辨不同的人所說的話是很重要的。透過整篇文章,我們會介紹孔子大部分的作品。因此在論語裏大多數密切的表達需要正確翻譯,就是,“子曰”就是優先其他名稱。看到各個分開的 ‘子曰’ 揭示如何不同翻譯方法影響目標文字。Eg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版本1:孔子說: “學習和討論他所學習的知識,這不就是一個樂趣嗎?”
 版本2: 主說: “不斷勤奮和應用不是個樂趣嗎?”
 在中國古代, 人們將男性稱呼爲“子”,就是常常跟隨姓的,例如“孔子”。中國人明白“子”指的是“孔子”,但他的解析還有很多不同:“孔子”和“主”。叫“孔子”就是“Confucius”與西方傳統相符。第一個版本是遵從交流翻譯理論,把 “孔子” 渲染成爲西方邊緣的讀者。相反地,中國人不是直接叫“孔子”,只是用一個字“子”來表達是他。這也是中國的一種文化。第二個版本遵從的是語義轉換規則,把 “子”渲染爲“主”去表達“孔子”和他的學生的關係來表達中國的文化。雖然這種語義翻譯與西方讀者的思維不同,但這樣可以讓他們瞭解更多的內容,風格和原著的意向。
 2 孔子弟子的名字
 據說孔子帶領着他3000多名門徒去不同的地方,一邊遊玩一邊授予知識。在這3000弟子裏有72個弟子比較出名。他們皆是不同年齡,不同地方,更重要的是,不相同的美德。他們各自都有不同的名字,所以這樣令聽衆都便於明白他們。
 那些在中國古代被多次提及的人物對儒教學校很重要。在這種情況下,不一樣的翻譯者用各種的方法翻譯他們的名稱。
 Eg2: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有子曰: “禮之用,和爲貴。”

TAGS:論語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