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和諧教育觀

學問君 人氣:2.03W

“和諧教育”是指教育要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與受教育者身心素質發展需要的統一實現爲出發點,調控教育場中諸教育要素的關係,使教育的節奏符合受教育者的發展規律,進而使“教”與“學”產生諧振效應,以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獲得全面和諧充分發展的一種教育模式。它主要包括:第一,以師生關係爲主的學校人際關係的和諧,這是構建“和諧教育”模式的前提;第二,以教學關係爲主的學校諸教育活動與學生髮展的和諧,這是“和諧教育”的核心;第三,以學生個體發展爲主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素質的和諧發展,這是“和諧教育”的目的;第四,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關係爲主的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關係的和諧,這是“和諧教育”的基礎。

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和諧教育觀

中國教育所培養出的學生較之外國的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回,但創造性遠遠不及外國學生。反思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否與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中師生關係的不和諧、教育手段與目的的不和諧、教育內容與發展要求的不和諧等有關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我們在談到素質教育時往往較注重創新教育這一環節,而忽視了和諧教育這一環節。其實,創新教育應成爲“和諧教育”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說“和諧教育”是手段,創造性的人才培養纔是目的。因此,在提出“和諧教育”和構建“和諧教育”模式時不能忘了創造性人才的培養這一目的,而“創新教育”模式的構建也不能忽視“和諧教育”,離開了“和諧教育”,創新教育也就失去了保障,素質教育也就不能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

一、學校應該培養和諧的人

以科學的哲學思想和社會思想爲依據,從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背景上加以考察,一個和諧的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用科學家愛因斯坦的話來說,就是“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不過他們要把爲社會服務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也就是說,和諧的人應該是德與才的統一,是知識和能力的完美結合。這與素質教育的目的從本質上來看是一致的。

人從本質上來講,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個人是一個整體,不是單個因素的簡單混合。“和諧的人”首先是德與才的有機統一。在這個統一中,德是第一位的,對才起着統帥和定向的作用。這個關係反映到教育上,即對學生僅僅進行文化知識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只有文化知識不能使學生成爲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使學生對價值產生理解並具有熱烈的感情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這裏所說的價值,結合中國教育的實際來說,是指社會主義的倫理道德標準和科學的共產主義人生觀態度,使學生在學習之中,從不自覺到比較自覺地形成正確的社會政治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取向。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關心學生本身,也就是關心人的本身,這應該是目前教育的一個最重要的目標,這一目標應該體現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其實,是否具有崇高的道德觀和人生觀,這不僅關係到個人的才能大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個人才能的發展水平高低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大小。一個沒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人,在個人的才能得以突破發展時由於沒有徹底地拋棄個人的私利,就很難衝破這一侷限。只有“把爲社會服務看做是自己人生最高目標”的人,纔有可能獲得長足發展,最終有所成就,爲人類社會作出貢獻。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偉大人物對於社會發展的意義,與其道德品質有相當大的聯繫。這正是教育把人生觀和道德觀放在首位的根本原因。

一個學生的諸如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等基本能力水平的提高,對於他將來的個人發展和他對社會的貢獻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和諧的人”是能力與知識的統一體:在這個統一體中,與文化知識相比,基本能力是第一位的。一個接受了幾年或者十幾年學校教育的人,如果他的頭腦中只是塞滿了各種各樣的具體知識,特別是那些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死知識,那麼他就不是一個“和諧的人”,而只能是一個“死的工具”。這樣的教育也就不可能成爲人的教育,而只是一種模式的生產、“工具”的'生產,是一種失敗的教育。如果學校教育只是生產出了一些工具,那麼將是人類社會學校教育最大的不幸和悲哀。相反,只有將基本能力的培養放在文化教育的首位,才能使受教育者成爲一個“活人”,以此適應當今不斷變化的世界。學生透過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訓練了強壯的身體素質,那麼以後他就能適應任何體力勞動,能力的培養也是如此。我認爲:教育的首要任務不是傳授具體的內容,而應該是概括了這些具體內容的基本能力。

二、和諧的人的培養方法——以人教育人

以什麼樣的方法培養這種“和諧的人”,這是進行和諧教育首先應該重視的問題。正如沒有一種包治百病的藥方一樣,也沒有一種適用於各種教育環境的萬能教育之法。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有賴於教育者依據具體的教育環境所進行的創造。但是,這其中又存在一種可以指導具體方法的必要條件,或者說是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是適用於各種實際教育環境的。我們應該充分認識並重視這一原則——以人教育人。也就是說,教育者必須透過自己這個特定的人的思想和行爲去教育自己的學生。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能力是教育者透過與受教育者的親密接觸,而不是——至少主要不是透過教科書傳授給學生的。因此,我們不得不對教育者本人進行新的思考與定位。

從歷史角度看,中國古代的聖賢大都是德行與智慧的化身,對學生來說他們就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而那時也許就沒有課本。師生之間的親密接觸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情況發展到後來發生了變化,教師和學生被晦澀的經書條文隔開,學生與這些死的東西發生直接關係,教師只是用強制的外力維持這種關係。教育者則由崇高的身體力行的榜樣變成了學生的監督者和控制者,這種可悲的現象一直延續下來,在目前中國的教育之中仍然存在。

以上種種現象讓我們認識到:教育者本人就是教育最爲主要的因素。首先,教育者透過與受教育者的交往,透過自身力量陶冶和教育學生。教育者,透過示範的形式對學生髮生作用,並逐漸爲學生模仿和認同,從而轉化爲學生的自我強化,納於學生的心理結構之中。換句話說,就是教育者將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和智慧在自己的身上具體化,然後透過現實的活生生的交流影響學生,併爲學生所認同和接受,而後成爲他們自覺的要求。這種親身交流的過程的重要性,一方面表現爲這是培養和諧的人所不可缺少的途徑。這一點在電化教學運用日益廣泛、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進入學校教育的今天特別需要重視。另一方面,這又表現爲教育者只有首先在情感上與學生交流併爲他們所認可,教育者所實施的教育內容才能在理智上爲他所接受。這裏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教育者自身必須是一個德才兼備、和諧發展的人。其次爲了培養和諧發展的人,教育者不僅要以自己的行爲成爲學生的榜樣,還要鼓勵學生行動,引導學生在實際行動中向着和諧的人的方向努力發展。言語教育方法和行動教育方法相比較,透過言語只能傳授一些具體的知識內容,而不能培養和諧發展的人。學生人格的形成絕不是靠聽到的和說出的話形成的,而是靠行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