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學習型組織在高校校園文化重塑中的作用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W

論文關鍵詞:學習型組織校園文化文化平臺

學習型組織在高校校園文化重塑中的作用的論文

 論文摘要:學習型組織作爲管理界一種全新的管理理論,其理論與實踐對於高校校園文化的重塑有特殊作用。而校園文化對於每一個學生和教師都有重要的形塑和約束作用,作爲無形的規章制度,它是有形的規章制度、程序的必要補充。良好的校園文化,對於高校自身發展以及師生成長有着特別重要的意義。從總體來看,大多數的高校校園文化改革缺乏生機和活力,高校校園文化塑造的原動力在於校園管理組織走上自覺的變革之路。學習型組織作爲學習化社會所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組織模式,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起到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

高校校園文化是推動高校發展的無形力量,它決定着高校培養對象的內在特質,在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所優質學校必然擁有其特有的文化,並且不斷地將這種文化內化於每個成員,最終使得這所學校所培養的人才具有該學校的某種特質,並將這種特質變成一種無形的推動力量。作爲一種全新的管理理論,學習型組織理念將會在促進校園文化持續發展以及內化每個個體的過程中發揮特有作用。

一、高校校園文化的特徵

同其他工作場所一樣,各個大學都有其顯著的組織文化特徵。校園文化可以被認爲是組織文化內涵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它告知教師和學生什麼是可以接受、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規範,這種文化主導着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成員認同的基本假設,最終指導成員與學校同步發展。

1.有效學校發展的目標及與其相適應的校園文化特徵

有效學校是高等學校發展的最終目標。有效學校具有如下五個基本假定:第一,不論學校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其中心任務就是教學,衡量成功的標準是學生在知識、技能和觀念等方面所取得的進步。第二,學校應負責提供教學和學習的一切環境。第三,學校必須被作爲整體來看待,爲滿足某些學生的需要付出的部分努力、破壞教學計劃統一性的做法都可能遭遇失敗。第四,學校最重要的特點是教師和其他員工的態度和行爲,而不是諸如圖書館規模、學校的歷史等物質條件。第五,學校要爲學生成績的好壞承擔責任。人們堅持認爲,不論種族地位、性別、家庭和文化背景、家庭收入有如何不同,學生都能夠學習。

與有效學校相適應的現代高校在校園文化上也表現出獨有的特徵。第一,一切以教學爲主的有效性,要求校園文化組織必須從學習的角度出發,一切組織文化是否合理必須以是否有利於學生學習,是否有利於教學爲出發點,這就要求現代校園文化必須具備適應學習發展的文化特徵。第二,檢驗有效與否的關鍵還在於教師和其他員工的態度和行爲如何,因此促成教師和員工具備積極合作的意識成爲現代高校組織文化的又一特徵要求。第三,學校發展必須形成共同的向上的規範和發展一致的成員和學校目標。這也是現代校園文化中的兩個中心議題即規範和假定。學校組織文化發展是否具備以上三個特徵成爲其能否發展成爲有效性學校的關鍵。

2.高等學校有效能的特點及與其相應的校園文化特徵

已有的研究從以下八個方面探討有效能學校的特點:第一,機構組織。校長與教師分享管理權力。教師們常透過正式或非正式小組工作,共同協作。機構文化是重視解決“問題”而非作人事鬥爭。第二,政策確定。教師常坦誠商討問題,提出意見,達致共識。在制定決策過程中,教師們得到滿足感和自主權,解決問題能力亦有所提升,而他們的決定一般都會得到校長和校董事會的支援。第三,協作精神。教師們態度開放,願意學習和改進。校內團隊精神強,教師透過互助互諒、支援和合作去解決問題和計劃工作。第四,遠見和使命感。校內的教職員有共同的理想,有清晰的目標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共同目標下去解決問題。第五,學習組織。校長教師間互相信任,思想開放,願意學習,願意改善,敢於嘗試創新,互動過程明顯。第六,社區領導。學校與外界機構接觸多,工作得到社區支援和認同。校方願意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和社區建立良好關係。第七,校長領導。校長態度開放,願意接納他人,因而得到各人的信任。他願意與任何人和社區溝通,在校內能提供專業意見以支援各小組工作發展。第八,信任。校內各工作人員互相信任,不會各自爲政或互相猜忌。顯然,在上述特點中“學習”成爲直接或間接的核心詞彙。這反映出學習對於成功學校效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構建學習型校園文化體系平臺

學習型組織強調的關鍵就是讓每個成員具備共同的願景目標,使得每個成員在原有的心智模式下都有能夠獲取最大發展的空間。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可以從如下步驟入手。

(一)制定校園發展手冊構建學校共同願景

制定學校發展手冊,目的在於使得每個成員深入到學校發展之中,明確學校發展目標以及個人在其中的位置、作用。手冊具體包括學校精神的內涵,使得每一個成員都能積極在此精神中獲取發展的力量;學校遠景規劃,使得每個成員都能清楚明瞭的知道該校的具體發展方向,使得成員對未來充滿希望。手冊還應包含有學校發展史,尤其不同時期的一些關鍵決策,應給予客觀的事實,讓所有成員對過去發展的真實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達到成員對學校的信任。

(二)改變心智加強創設矩陣式管理模式

1.在管理層面構建網狀交流小組

(1)建立學習型領導小組。所謂校領導學習型小組是指在包括校長、副校長一級,校各部處領導組成的互動式小組。該小組打破以往以某一領導爲核心的等級式會議,也不同於以往的彙報式的會議。此種小組完全是在平等交流基礎上的研究式交流會。第一,確立小組成員;第二,大家必須形成一個共同的願望,即透過合作促進學校發展,形成學校發展即爲每一位小組成員成就的觀念。第三,小組每次要有中心議題,與會人員每人要發言,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對方案進行評估,對可行性方案給予肯定,在適當時候可以協助管理實現此方案,並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第四,每次討論結果要形成文字,適當時候給予全校公佈。(2)建立跨院系領導交流小組。多年來形成的高校院系之間獨立工作的模式,使得各院系很少有深入交流,不同院系管理者之間只是競爭的對手,很少是合作的夥伴,使得管理經驗無法得以二次應用。建立跨院系領導交流小組,正是學習型組織對資源整合的一種體現。第一,透過行政組織以及自由組合形成小組。第二,每個小組共同確立成立小組的目的。第三,每個小組自行確立活動時間、地點、內容。第四,小組活動中應建立發展研究項目,形成文字,應用實際。第五,每隔一段時間對各小組進行檢查評估獎勵。第六,對形成文字的材料不同小組傳閱討論研究。(3)成立校領導和院系老師學習型小組。由於多年形成的科層管理模式,使得上級領導很難跨級瞭解基層情況,往往導致領導決策不適應下層需要,下層需要得不到迴應,導致管理中矛盾的激化。爲此成立校領導和院系老師互動小組。以私交的方式進行定期論壇,使決策權下移,透過全員討論形成決策,必然會凝聚員工,促進學校管理效能的提升。第一,員工以自願報名的方式和領導形成小組。第二,建立互信。透過聊天,彼此介紹以及各種有意活動等。第三,領導和老師以學校工作者的身份談彼此工作中的困難和不足,以達成諒解。第四,提出工作中的難題,從中重點選取題目形成專題,採用討論等方式,集思廣益,尋求問題解決方案。第五,教師和領導者同等地進行調查分析形成文字報告。第六,對可行性方案給予表彰。

2.學術方面的橫向交叉學習型小組

(1)成立跨系論壇會。(2)在同樣一個空間成立互助小組,應幫助每一位積極上進的成員,尤其形成互助向前的合作機制。(3)成立外聯機構。學習型組織是具有開放性特徵的組織,因此注重外聯成爲學習型小組又一特徵。爲此,成立資訊空間合作站成爲學校建立學習型小組的關鍵一步。(4)成立心得交流小組以德育中心和心理輔導中心爲基礎建立各系互動的心理體驗交流中心。在這裏形成情感多元交流互動小組,促使每一位員工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尋找到自身發展的優勢。

3.建立電子會議室

透過局域網絡建設,可以實現超級頭腦風暴等創造性交流平臺,參與者可以自由的參與討論發表意見,透過電腦的轉化,可以直接傳給各層面的與會人員,且絲毫不會被發覺提出意見人的真實身份,爲真實的交流創造更爲可靠的資訊平臺。

學習型組織文化的創設和發展有賴於校園文化以及校園氛圍的形成,故此在創設學習型組織時,氛圍建設成爲形成學習型組織文化建設的首要一步。

參考材料:

[1][美]聖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務實[m].東方編譯所編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1994.

[2]鬱義鴻.組織修煉[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3]袁振國,謝維和.教育組織行爲學[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4]孟繁華.教育管理決策新論——教育組織決策機制的系統分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