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平衡教學法在綜合英語課程中的運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1.32W

摘要:本文旨在討論平衡教學法在綜合英語課程中的具體運用,以提高課堂效率及學生的語言能力。

平衡教學法在綜合英語課程中的運用論文

關鍵詞:平衡教學法;綜合英語;意義與形式

綜合英語教學不應該是枯燥乏味的語法講解,也不應該是機械的朗讀和背誦。如何教會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基本語言知識去閱讀、欣賞英語課文,並且吸取這些原汁原味的文章中的精華,使之成爲學生自身具有的語言文化素質,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綜合英語課程的定位

綜合英語是英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每週6~8課時。英語專業課依據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的培養分別設定課程。顧名思義,綜合英語是將這五種能力融爲一體的課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靈活過渡,使學生的五種能力都能得到鍛鍊。

2、平衡教學法

英國應用語言學家Peter Skehan於1998年發表的《語言學習的認識法》中提出平衡教學法,即“形式與意義的平衡,及對二者注意力的交替”。其關鍵在於如何根據資訊處理的自然規律,使語言學習者的注意力在形式與意義之間平衡交替,最終建立起自己的語言知識體系。

Peter Skehan同時提出平衡教學法的五項原則:①選取一定範圍的目標結構。②選取符合使用環境的'任務。③選擇並操作任務使其達到平衡的目標。④透過控制注意力儘可能使學生注意到形式。⑤重複訓練。

五原則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第四原則又最爲重要。第四原則的操作可分爲任務前、中、後三個步驟。在組織任務前活動時,應要求學生注意學習語言形式。在進行任務中活動時,應控制好學生的注意力在意義與形式間切換。在任務後活動中,學生應有機會表現並鞏固所學語言知識。不論何種活動,皆以達到意義與形式的平衡爲最終目標。Peter Skehan最爲擔憂的是如何掌控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這種平衡。

3、 綜合英語教學中的平衡法

綜合英語的課堂教學通常分爲教授和練習兩部分。教授是爲了介紹新的語言知識並鞏固已學知識,其中既包括詞法語法知識,也包括文語義文化甚至文體知識。練習是爲了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積極進行語言再創造,逐漸形成其內在的語言體系。教授與練習各有分工,各有側重。

3.1 教授中的平衡法

目前國內綜合英語教學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過多講授生單詞新語法,而忽略文章本身的意義。這就直接導致很多學生認爲背好單詞就能學好英語。有些老師課堂上過分專注單詞,在講課文的同時穿插講相當多的單詞。這無疑會分散學生對文章整體把握的注意力。通常一堂課下來,學生記住了不少新單詞,卻沒能清楚文章的脈絡,更不用說對美文的欣賞。

根據綜合英語課時的充足性,筆者認爲在講解新課之前花兩個課時詳細講解重要的生單詞及語法是可行的。這樣既可保證課堂上的練習頻率,又可避免講解課文過程中發散過廣減弱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但涉及習語或詞性活用等知識倒不如在課文講解中進行,一來可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二來可培養學生根據語境推測詞義的閱讀能力,實現對文章意義的理解。課文講解過程中,則不宜過多注意單詞,應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字裏行間的意義上來。遇到前堂課介紹過的新知識,可簡單帶過稍加鞏固,但仍以理解文章意義爲根本目的。這樣既可增強教授的節奏性,也可減輕學生的注意力負擔,提高課堂效率。

3.2 練習中的平衡法

準確性,流暢性,及複雜性是衡量內部語言系統的三個指數。準確性衡量語言系統無誤程度。流暢性衡量交際的語速。複雜性衡量句法結構和詞彙的複雜程度。在語言產出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他必須決定到底需要更加註意哪一方面。注意了一個方面,另外兩個方面自然會受影響。

爲解決這一矛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掌握好學生語言產出的環境,以及任務的難易程度。根據Peter Skehan的觀點,所選的任務必須以意義爲重心,體現真實的交際環境,任務必須完成,以及結果易衡量。

在綜合英語課程的語法練習中,可就重要語法進行專項練習。翻譯練習則可根據重要詞彙設計,同源詞、詞性活用等皆可併入練習內容。口語練習中,可要求學生儘量使用新學詞彙及句法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此同時學生的寫作及聽力也會得到鍛鍊。在此過程中,學生應以要表達的意義爲出發點,將注意力更多放在形式上,以使其語言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4、結語

綜合英語課程對知識儲備的全面性,教授方式的多樣性,內容銜接的靈活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巧妙運用平衡教學法,適當牽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有利於整個課堂的推動,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能力。

參考文獻

[1] Skehan, P.1998.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Z].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 胡壯麟。 語言學進階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