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物理實驗教學初探

學問君 人氣:4.69K
物理實驗教學初探

論文關鍵詞:物理 實驗教學
  論文摘要:物理教學必須以實驗爲基礎,透過設計一些巧妙的實驗,在巧妙地解決教學難點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物理課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學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爲一名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更好地實現“三維”目標,改變以往“教師教的枯燥、學生學的乏味”的現象,真正體現出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正確引導學生能動手、思考,提出問題和質疑,並能解決問題,真正發揮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下面我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教學嘗試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透過實驗,濃厚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大師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中講: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的主觀因素。對每一個人來說,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中的自覺動力。物理實驗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生物理實驗的'興趣濃不濃厚,穩不穩定。因此,培養學生對物理實驗興趣顯得非常重要。
  那些新奇的、對生活有意義的知識和問題,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在觀察這些物理現象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整個現象發生的過程、產生條件和特徵等。如在觀察“摩擦起電”規象時,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過的塑料膜對碎紙屑有什麼作用?②手帕摩擦過的兩塊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時,會發生什麼現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別摩擦過的兩塊塑料膜靠近些,它們之間會產生什麼現象?透過觀察,學生自己得出了“摩擦過的物體帶電及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的結論。透過對上述物理現象的觀察,不僅成功地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
  足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而且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課堂上再進一步做其他實驗,並舉一些常見的實例,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
  
  二、透過實驗,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
  
  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上容易出現冷熱病,當學生對物理實驗感到好奇,產生興趣時,老師一定要隨時教育學生,這不是看雜技,也不是玩魔術,這是做科學實驗,這是探索自然奧祕、尋找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科學實驗不能單純憑感覺,也不能單靠想象,更不能搞虛假,而應該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嚴肅認真地尊重客觀事實,沒有實驗作根據的理論只能是一種假說,比如在沒有看到分子以前,我們把分子論就稱爲阿費加德羅假說,經過實驗肯定的理論才稱得上定律。也就是從許多客觀現象事實中尋找出共同的特徵和規律,絕不能以個別代替一般,這是科學方法中一個重要原則。所以,在教學中透過實驗抽象概括出基本概念和規律時,也要注意科學性的培養。例如:講熔解和凝固時,提出了固體分爲晶體和非晶體,例舉出一些物質,哪些是晶體,哪些是非晶體,並特別強調晶體有一定的熔點,非晶體則沒有,但根據教材中安排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從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來看是不夠的。於是我們還找了一些晶體(顆粒食鹽、酵母)和非晶體(蠟、松香)實物標本,首先從外表觀察到晶體的特徵裏有一定的幾何形狀,而非晶體則沒有,然後現再提出它倦在熱學性質上有什麼不同之處呢?讓學生動腦思考。接着我們演示:石蠟(非晶體)一邊加熱,一邊升溫,一邊熔解,再演示硫代硫酸鈉(晶體)和熱時,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看到晶體熔解過程中不升溫,即有一定的熔點,還要求學生在課做石錯的熔解實驗。學生透過課內課外各種形式的實驗。充分證實了晶體有一定的熔點,不同的晶體熔點不同及含雜質的晶體熔點降低等規律。這樣,就有意識地對學生加強了科學性的培養。
  
  三、透過實驗,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實驗技能
  
  透過長期的實驗工作,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要做好實驗,就必須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要求老師在做演示實驗時,親自示範,以身作則正確操作,我們在學生分組實驗前把實驗要求、注意事項向學生交待清楚,嚴格要求先預習課文並進行重點檢查。爲了使學生人人都能動手,做學生實驗是每兩三人一組,每人都動手做一次,要求各人獨立寫好實驗報告,從實驗目的到實驗步驟,觀察記錄、數據處理、計算結論,都得自己獨立完成。在實驗過程中,老師巡迴檢查指導學生觀察和正確操作,發現違反操作規程的情況,細心及時糾正,嚴重的問題就進行現場講評,予以糾正。
  
  四、透過實驗,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科學思維能力包括分析概括、邏輯推理、抽象想象等。教學法中發現法,強調創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這種情境中產生矛盾,提出要解決和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讓學生在實驗中透過科學思維自己得出結論來。這就需要一個培養過程。例如:講物體重力時,在做過重力演示實驗後,問學生“爲什麼一切物體在沒有支援的時候都要向地面降落,而不向其它的方向?”學生有的說,是因爲落到地面纔有支援作用,有的說是物體受地球的吸引作用,這時,不忙於得出結論,再把一紙片、鋼球等大小不同物體拋向空中,它們失去支援作用時,都會不約而同地往地面降落,引導幫助學生進行分析,最後概括出:地球對它周圍的一切物體有引力而使物體受到重力。又如:講光的反射定律時,定律中有一條: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問學生能不能說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呢?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爭論不休,引導學生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不可逆性,比方說人只有兩隻腳,但反過來不能說凡是兩隻腳的就是人,做個實驗來說明,一個物面上先要有光的入射,纔能有光的反射,若沒有光入射,就無所謂光反射定律中的“等於”二字,是指反射角的大小由入射角的大小來決定,或者說反射角的大小決定於入射角的大小,這樣,學生弄清了緣由印象更深了。
  綜上所述,觀察物理現象和模型,進行各種物理實驗,都是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應該把精力從單純傳授物理知識轉到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和訓練上來,切實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參考文獻:
  [1]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試行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