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論英語教學中的“學困生”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4W

[論文摘要]英語教學中的學困生是指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因教材文字知識內容的增多,學生原先學習方式已不能滿足新的英語學習要求而逐漸的喪失學習興趣與激情,產生一種畏難的消極心理情緒而導致學習困難的學生。本文分析了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進而從不同方面提出瞭解決學困生的策略。

淺論英語教學中的“學困生”論文

[論文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困生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教學中“兩極分化”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所謂的“兩極”是指學有餘力的學生和學有困難的學生(簡稱“學困生”)。學習中存在着兩極分化的現象也是不然的,它符合教育統計學上的正態分佈規律。我們可透過探析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制定一些英語教學策略來減少這些學困生生數。

一、“學困生”的理解

英語教學中的學困生是指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因教材文字知識內容的增多,學生原先學習方式已不能滿足新的英語學習要求而逐漸的喪失學習興趣與激情,產生一種畏難的消極心理情緒而導致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些學困生往往會因學習困難的逐步加重而產生厭學情緒,留下終生的遺憾。

二、“學困生”產生原因

1.教師教學方法不當,造成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逐漸淡化,學習熱情日漸減退。學生在剛開始接觸英語時,對其充滿新奇和濃烈的興趣,十分樂於學習、模仿,甚至嘗試使用它,學習熱情可謂空前高漲。但是,隨着學習內容的增多和難度的增大,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會逐漸淡化。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教學方法不當,不能面對全體,實施分層教學,課堂教學呆板,缺乏親和力,造成教學的重心失衡,部分學生就有可能產生消極情感,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逐漸淪爲“學困生”。

2.學生學習方法“失當”,造成學習效率低下,學習的積極性受挫。部分“學困生”是由於先天智商偏低,致使他們的認知水平與智商正常的學生存在較大的差異,儘管平時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學習,但學習的效率仍然不盡人意,使自己淪爲“學困生”。但是,大部分“學困生”不是因爲天生的學習能力低下所致,而是由於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正確的學習方法,造成事倍功半的學習效果,使自己屢屢受挫,匱乏成功的經驗,失去學習的興趣,喪失信心,結果一蹶不振,進而漸漸變爲“學困生”。

3.家長對孩子學習的忽視,使孩子錯過補救學習“過失”的黃金時時機。孩子學習成功與否,家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許多“學困生”的家長由於家庭教育方法不當,教育方式簡單,對孩子缺乏必要的瞭解和關心,往往只關心孩子學習的結果,而忽視孩子學習的過程。在孩子英語學習受挫的關鍵時期,不能給孩子提供適時的幫助,致使孩子的學習在某些關鍵環節“脫扣”,積重難返,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4.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致使一些學生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耳濡目染社會上的“拜金主義”和“讀書無用論”,致使部分“免疫力”較弱的學生不能樹立正確、遠大的理想,學習缺乏強烈的動機,不思進取,敷衍度日。他們一旦有了這種思想就很難糾正,並且在英語學習中越積越深,直至最終不學習英語。

三、減少“學困生”的策略

1.採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保護和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在學生最初接觸英語時,他們對英語充滿新奇、興趣盎然,教師應該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英語課真正充滿活力、充滿趣味,激活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潛力,給學生以適時、適量的表揚和鼓勵,激發和發展他們的學習興趣、熱情和戰勝困難的鬥志,使他們帶着濃烈的興趣順利地度過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

隨着英語學習的不斷深入,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學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採用靈活多樣的、富有趣味性和實效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我們要研究學生,與他們交朋友,透過合作、交流及時準確的瞭解他們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以及對教師教學上的`希望和要求,並依據他們的實際需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甚至是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的層次差別,實施分層教學和分類指導,課堂活動的設計要切實體現出層次,爲每個層面的學生提供充滿自信的參與機會,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逐步使學生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轉化爲強烈的學習動機。

2.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筆者認爲,“方法、策略”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有的學生在學習上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讀、背單詞,抄寫句子,抄、背課文,背、記語法規則,可學習成效卻總表現爲事倍功半。因此,這種學習過程只會促使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日益減退。造成該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學習方法不當,沒有充分利用有效地學習策略。因此,教師應教給學生有效地學習策略,以有利於他們實現高效地學習。比如,進行詞彙教學是可教給學生音、形、義、景相結合的記憶單詞方法,聯想記憶單詞法和利用構詞法識記詞彙;利用閱讀策略在提高理解能力的同時,鞏固、學習詞彙、句子、語法以及文章的謀篇佈局,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3.學校、家長緊密配合以形成強大的合力,轉化“學困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說明家長、家教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多數“學困生”的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成績,他們的情緒波動和起伏直接受控於孩子的考試分數。當孩子考試成績優異是時,他們喜形於色,對孩子寵愛有加;可一旦孩子受到環境的不良薰陶或幾次考試未能達到他們期望值時,他們便會急躁、懊惱,對孩子抱怨、斥責,甚至粗暴地打罵。這些學生經歷多次挫敗後,進取的動力和學習的信心逐漸消失殆盡,逐漸淪爲“學困生”。

教師應及時瞭解受挫學生的家庭環境,和家長建立聯繫,實現有效的溝通,指導和幫助家長對孩子實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評價,重樹家長對孩子的信心。同時,幫助家長客觀分析孩子落後的原因,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心理疏導和有效的教育,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使孩子真正感受家長的愛,重樹樹立自信。家長、老師和孩子三方積極配合,對學習落後的環節進行及時有效的補救,並對它們的持續發展進行有效的監督,共同爲孩子的學習進步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保駕護航。

4.有效利用社會影響的積極因素,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社會上存在的某些不良現象的確會給單純的孩子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我們應及時幫他們進行糾正、引導和監督。同時,利用社會上各種現象的積極方面影響孩子,淨化他們的心靈,比如,讓孩子多聽、多看優秀、傑出人物的成長曆程、優秀事蹟等,激勵他們積極向上。教師要時刻踐行“身教重於言教”,以自己出色的教藝、淵博的知識(如:以一口流利準確優美的英語口語組織教學,多給學生介紹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民族習慣,給孩子講述英語幽默故事,教給學生簡單、易學、朗朗上口的英文歌曲、歌謠)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感染學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和熱情,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