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8.55K

【摘要】學生以主體身份參與教學問題是近年來國內外教學研究領域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如何正確認識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價值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筆者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就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教學手段以及教學評判體系等幾個方面,論證了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內涵和方式,以期對大學英語教學方式的變革做一探討。

淺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論文

【關鍵詞】創新教育;開放式教學;教學評判目標;能動性

一直以來,傳統教學賦予了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神聖天職,把不斷地給學生講授“是什麼?如何做?”作爲教師的任務,而較少地研究怎樣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英語作爲一門語言,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精神尤爲重要。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按照語言的學習規律真正掌握這門外語?筆者認爲:創新教育實施的內容是在課堂教學內努力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創造性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創造性的源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着眼點就是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結合近年的一些教學實踐,筆者認爲: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面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探索創新教育。

一、建立互動的教學模式,實施開放式教學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確立以學生爲主體、學生爲中心的概念。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組織形式都必須向學生的實際需要開放。總之,課堂教學的內容不能僵化,形式要務求多樣,一切都應該滿足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實際。建立互動式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實施。

1、教學內容的開放

現代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資訊交流便捷快速,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也日益廣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蒐集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有利於個性培養和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內容。比如在講解大學英語(-)Understanding Science一課時,筆者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分組搜尋一些科技發展中出現的新名詞。上課時,每一組都選派一組長用英語來講解、介紹這些新名詞。透過學生自身這種開放式的交流,學生學習起來不僅感覺興致高漲,而且記得特別快,並且更直觀地理解了科學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這種教學內容的開放,可以結合不同的課文,做出相應的調整。既可以是蒐羅某類詞彙,也可以是查找某一文化概念或歷史現象的相關資料,還可以是就某一題材,讓學生自行發揮想象,續寫或改寫課文的故事。比如,在講解Valentine Story這篇課文時,筆者佈置讓學生以女主人公的口氣來改寫這篇故事,並選出個別佳作,讓學生表演,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透過改寫,學生對故事敘述視角的轉換(shift of narrating perspective)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

2、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的開放

所謂教學過程的開放,就是要打破一些課堂教學法的常規,打破傳統的質量評價觀念。首先,在教學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進行多手段、多模式的教學。製作PowerPoint課件,有條件的前提下,在語言教學中穿插一些英語原聲影音內容,儘可能地給學生創造出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鼓勵學生的參與。具體的落實,可以小到對單詞的講解,大到對整篇課文的評價,並適時地給予引導。比如:講解grin(笑)這個詞時,筆者先讓學生列舉出英語中可以表示“笑”這個概念的其他詞彙,例如:smile, laugh, giggle, chuckle, smirk,beam等。接着讓學生找出這些詞彙在意思上的差別,從而讓他們理解英語的動詞,有些表示的是一些比較寬泛的概念(如上例中的smile),有些則可以細微地描情述狀(如grin是表示咧嘴開心地笑)。接下來,讓他們思考,漢語中通常是怎麼表達動作的細微差別的?透過這樣的方式,既能讓學生加深對詞義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啓迪他們的獨立思維能力,自己總結出語言的規律和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讓他們感受到學習和思考的樂趣。總之,教育的創新根本在於教師的創新,教師的創新意識和觀念是實施創新教育的基礎。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讓英語教學的課堂成爲一個真正的交流的場所和思考的陣地。

二、依據創新教育思想確立全新的課堂教學目標和評價體系

教學指導思想的轉變,決定了其評價體系和質量目標必須進行相應地調整。什麼樣的教學是高質量的教學?傳統的教學質量觀是以傳授知識量的多少爲評判標準,並以學生掌握程度(通常參照筆試成績)爲評估依據。而創新教育,則不以一時的知識點或謂爲考覈點的掌握爲目的.,是爲培養學習者的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服務的,因此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應該落實在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開發上。引導學生認清語言學習的規律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比語言點的傳授更爲重要。與此同時,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也應有相應的變革。新四級考試加大了聽力的測試並刪除了單純的語法詞彙題,正是對創新教育思想以及確立全新的教學評價體系的體現。筆者認爲,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的測試,僅僅以筆試成績爲依據是不夠的,今後應適時引入並加大口試和麪試成績的比重,這樣才能更爲全面、更爲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教學環境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爲中心,老師依照知識點設計問題,學生的回答只是教學環節中的預設一環,他們的思維活動被限定在既定的框框內,沒有創新和獨特性。依照創新教育的精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思考、自由交流的機會。反映到語言教學上,教師設計的問題,應以思想和語言交流爲根本目的,儘量少作或不作預設的標準答案。事實上,我國最早的教學著作《學記》,已經揭示出了教學必須啓發學生思考的道理。《學記》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其大意是,教師要誘導,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要多鼓勵學生,不去壓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啓發學生的心智,但不要灌輸現成的概念或結論。只有這樣,師生之間纔會和諧融洽,學生纔會感到學習是輕鬆愉快的,才肯積極地思考,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宋代教育家朱熹也闡述了相識的觀點。他認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做一個引路人:“指引者,師之功也。”儘管教師地位重要,但終究不能代替學生來思考。由此可見,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營造寬鬆的教學環境至關重要。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有不同意見,讓學生多發問,多思考,並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多向思維。例如,筆者在講解American Dream 一課時,佈置給學生的討論題爲:Do you think integrity, hard-working and determination are enough to make one succeed? 結合課文的內容,主人公Tony隻身來到美國,白手起家,透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似乎是上述觀點的最佳佐證。但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很多學生給出了否定的答案,而且他們的回答確實既有新意,又言之有理。比如,有學生認爲,成功需要依靠許多品質,並不僅僅是單憑勤奮、堅持就能夠做到的。很多其他的品質,比如樂觀、向上以及善於學習的能力更爲重要。結合到Tony本人,他不斷創造機會並把握機會的能力在更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成功。從學生衆口不一的回答中,我感覺到他們在實實在在的思考。而且,把思考的結果用英語表達出來,既是語言學習的一次實踐,又是對學習成果的一次實實在在的檢驗。

現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經說過:“學生不甚瞭解的文章書本,要使他們運用自己的心力,嘗試去了解。”“無論成功與否,嘗試都比不嘗試有益得多;其故就是在運用了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輩子要運用的。”因此,語言教學中,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評價體系都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爲根本出發點,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成爲課堂教學的主角,而不是單一的受衆,也只有如此,大學英語教學才能擺脫應試教學的模式,迴歸語言教學的本質。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並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加以貫徹實施。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參考文獻

[1]牛津應用語言學叢書.《語言教學的基本概念》(英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呂良還.《外語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3]陳琳,王薔.《英語課程表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