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構建心理諮詢保障體系促進高校個性化教育發展進行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18W

一、高校個性化教育與心理諮詢結合的可行性

對構建心理諮詢保障體系促進高校個性化教育發展進行研究論文

所謂個性化教育,是與劃一性教育相對應的教育理念,是對當前傳統教育的重要補充,它主張正視受教育個體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發掘個體的潛能,促進人才成長進步。相較於國外,我國的個性化教育起步雖晚,但自上而下高度重視,近年來開拓思路,創新途徑,創造條件,在教育實踐中,改革與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成果顯著。高校作爲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是爲國家各個行業輸送儲備人才的重要機構,人才質量、創新創造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着國家未來的發展前途。

因此,高校個性化教育工作的開展要從源頭抓起,以學生爲本,真正地瞭解個體,尊重個體,將“心育”放在教育的首個環節。 “心理諮詢”這一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高校心理諮詢沿用的是狹義的“心理諮詢”概念,即不包括“心理治療”等醫學模式的非標準化的、非臨牀、非治療的諮詢模式,而是在遵循教育原則的前提下,心理諮詢師運用心理學的理論、方法、技能,透過價值干預讓諮詢對象做出判斷和行爲,從而促進個性發展和潛能開發的過程。高校心理諮詢面向全體學生,以預防性和發展性的諮詢爲主,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高校心理諮詢和個性化教育雖然分屬心理學和教育學兩大範疇,各具獨特性,但二者也相互滲透,融會貫通,具有一致性。二者都是爲了幫助個體解決成長的認識問題,進而培育身心健康、知行合一的高素質人才;二者都必須遵守教育規律,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對待學生尊重、誠懇、友愛、耐心,關心學生的成長和幸福人生。另外,從個性化教育角度來看,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理想追求通常是和心理問題混雜在一起的,關於成長的苦惱、價值的判斷、信念的追求諸如此類的問題背後往往有複雜的心理因素。心理是行動的指南,行動要受到心理的影響和制約。積極的心理品質自然而然能產生強大的動力,從而促進個體潛能的激發。因此,在個性化教育的活動中,需要構建心理諮詢的保障體系,需要教育者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經常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他們。

二、個性化教育視野下高校心理諮詢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心理諮詢服務對象範圍狹窄,造成心理教育資源浪費個性化教育的宗旨是提供“合適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生潛能的發展。心理諮詢作爲了解個性心理的途徑,首先要確定服務對象。以往,談到心理諮詢的羣體,人們往往認爲一定是心理有障礙的人,心理諮詢室更是大學生們避之不及的場所,這是一種狹隘的見解,更阻礙了高校心理諮詢工作的開展。心理諮詢服務對象不明確,會造成心理教育資源浪費,對於人才培養也會造成阻滯。筆者所在的學院 2014 年因心理疾病、心理障礙休學、退學的人數爲0.14%,是近五年來比例最高的一年,其中二人患有中度抑鬱症,一人存在人際交往障礙。換個角度,將近 99%的學生沒有明顯的心理疾病。

但是,同年,筆者所在學院開展了“關於大學生幸福度”的問卷調查,結果卻令人詫異。在回收的有效問卷中,有超過 30%的學生感受不到幸福,其中近一半的學生認爲生活迷茫、目標缺失是缺乏幸福感的.“罪魁禍首”。深入分析,缺乏興趣愛好、理想信念,沒有明確的計劃目標大大降低了大學生的生活質量。更引人深思的是,這些潛在的影響學生髮展的問題沒有受到學生本人和教師的關注,學生本人不清楚發展性問題求解的途徑,輔導員和專業教師缺乏解決此類問題的知識和能力,高校心理諮詢在面向大部分學生髮展性問題方面的作用缺失。因此,高校心理諮詢必須定位明確,面向廣大學生羣體,而不是僅限於極少數存在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的學生,應該以預防心理問題發生,幫助大學生實現自我、適應大學生活、健全人格品質、豐富精神生活爲目標,充分發掘各自的潛能,實現個性化教育。

(二)高校心理諮詢工作缺乏連貫性和層次性,不能滿足學生需求諸多高校的心理諮詢服務都不成熟,沒有形成覆蓋面廣、連貫性強、層次分明、有針對性的特色心理諮詢服務體系,無法滿足廣大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心理髮展需要,不利於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不利於學生自我潛能的發掘,更不利於個性化教育工作在高校的深入開展。高校的心理諮詢工作主要集中在新生入學後的第一年。工作內容主要是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問卷調查、心理預警學生約談、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一般情況,大一新生入學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摸底、排查工作,對存在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預警分級,給予重點關注,進行約談,開展個體心理諮詢。大部分高校面向大一新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一般在30 學時左右,課程內容爲心理健康的普及性知識,以及大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但大一結束後再無其他相關支撐課程。

三、個性化教育視野下高校心理諮詢保障體系的構建透過以上的分析,結合我國個性化教育的內涵、原則和培養目標,亟待構建一套既適應我國個性化教育發展需求,又能滿足廣大學生髮展需要的高校心理諮詢保障體系。構建高校心理諮詢保障體系首先要健全與加強組織管理,形成分工明確、層次鮮明、重點突出、資源配置合理的心理諮詢網絡。

第一,學校支援,領導重視。心理諮詢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尤其將心理諮詢應用於個性化教育工作中,將直接影響學校個性化教育的成效。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能夠爲心理諮詢工作所需的經費、場地、人員提供保障;能夠爲諮詢人員專業督導提供指導,同時爲諮詢人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提供保障;更有利於在個性化教育工作過程中,調整心理諮詢的工作安排。

第二,打造業務強、素質高的心理諮詢工作隊伍。心理諮詢機構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的核心部門,負責全校學生的個體諮詢、團體輔導;負責各學院心理資訊站成員和兼職心理教師的培訓;負責全校學生的心理問卷調查、分析、反饋;負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任務;負責對危機事件的心理干預;負責舉辦相關講座和系列活動。心理諮詢人員面對的問題五花八門,參差不齊,有的是心理障礙問題,有的是發展性問題,這就要求諮詢人員具備極高的人格品質和專業素質,既要有愛心、有耐心地提供專業指導,協助學生採取決策,又要從專業的角度,對產生的問題加以分辨。

第三,發揮心理資訊員和心理兼職教師的支援協助作用。心理諮詢的網絡是自上而下構建而成的,如果說領導管理是金字塔的塔尖,那麼二級學院的心理資訊員和兼職教師就是金字塔底堅韌的磐石。心理資訊員一般由班級主要學生幹部擔任,經過心理諮詢中心的培訓,他們具備一定的心理諮詢知識,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重點關注心理預警學生,收集學生常見問題,及時反饋資訊。

心理兼職教師由經過心理諮詢培訓的專職輔導員擔任,他們能夠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時開展活動、開設講座,幫助學生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困惑,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育”的目的。總之,這種三級管理網絡的形成,更有利於心理諮詢面向全體學生,覆蓋面廣,問題發現及時,諮詢服務針對性強,有利於特色專項諮詢服務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