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課改下語文課堂巧問藝術論文

學問君 人氣:6.79K

語文課堂提問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設計若干問題,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啓發學生思維,培養其語文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手段和方法。

新課改下語文課堂巧問藝術論文

語文課堂提問是一門值得深入探究的教學藝術。它既是學生思維的嚮導和路標,又是教師傳授知識之資訊反饋的重要渠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作爲教與學雙方交流與互動、傳遞與反饋的有效方式已被廣大教師所認同並實踐運用。“提問”將原本教師“滿堂灌”的內容,設計成一個個問題,啓發學生思索;將教師授課的重點、難點,轉化爲一個個問題,調動學生參與,最終達到解決的目的。

“提問”是聯繫師生情感的紐帶,是溝通師生認知的橋樑;它將教師的意圖傳達給學生,又將學生學習的情況反饋給教師。顯然,課堂教學能否成爲學生主體參與的、交互的、和諧的、高效的、完整的學習過程,“提問”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課改《語文標準》特別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且專門提出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在課堂中設計問題,有利於學生的思考與探究。下面就本人在語文課堂實踐中設計提問的技巧簡要論述。

一、直奔“主問題”的提問

設定問題和進行提問,是語文教師公認的進行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課堂教學中,教學過程的延伸是靠提問來進行支撐的.但也正是在一般的課堂教學中,出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大量的“問”。過多、過細、過淺、過濫的提問使教學過程平淡無味,一篇篇精美的課文,在課堂上、在教學中被提問肢解着,提問與答問代替了美讀、美聽、美析。提問的繁雜細碎,是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問設計不周,實質上是課堂教學改革沒有力度的表現。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應抓住課文的主問題。

“主問題”是相對於課堂教學中那些零碎的、膚淺的、學生活動時間短暫的應答式提問而言的。提問不能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要突出重點。一堂課主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能對課文的分析理解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如俗語所說的“扯着葫蘆根也動”。

比如教師在進行《最後一課》的教學活動時,在學生已經瞭解故事背景之後提出一個“主問題”:韓麥爾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髮言,認爲韓麥爾先生:是一個可憐的人、是一個原先不大負責任的人、是一個嚴厲的人、是一個普通的人、是一個溫和而嚴厲的人、是一個有勇氣的人、是一個忠心的人、是一個愛國的人……

教師調控,組織學生討論如下三種見解:

⑴韓麥爾先生是一個普通人:他是鎮上的一位教師。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課堂教學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時還“玩忽職守”……

⑵韓麥爾先生是一個可憐的人:最後一次上課,“明天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一動不動地瞪着看周圍的東西。臉色慘白,話也說不下去。上了一節又一節課……

⑶韓麥爾先生是一個愛國的人:換上禮服,紀念這最後一課。自責。對阿爾薩斯人直率的批評。恨不得把全部知識都教給我們。內心極大悲痛。使出全身力量寫“法蘭西萬歲”……

在討論中重點放在見解⑶上。“韓麥爾先生是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在教學中主導着、牽動着教學進程。

以“主問題”來帶動整篇課文閱讀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語文學習中的求索感、創造感、成功感,語文與人的教育、語文與人的氣質培養於是有了一片美麗的沃土。

二、觸動思想的提問

語文教育有其特殊性,許多人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都會發現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往往是語文教育,或者是語文教師。這可能是由於語文教師的思想魅力所致。因爲一個人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他的思想,一個人真正可貴的也是你的思想,而使一個人真正有別於他人的也是思想。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觸動思想的提問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我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學中,正是用思想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我問學生:“爲什麼盲孩子獲得光明的同時,影子也獲得了生命?”學生說:“影子幫助盲孩子獲得了光明,自己的生命也得到了昇華。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又問:“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像盲孩子那樣孤單弱小者?”學生說:“對待他們就應該像對待缺水的花朵一樣,用愛的雨露來滋潤他們,讓枯萎的花朵在雨露滋潤下重新開放,讓孤單的人不再孤單……”在這節課上,我們師生不僅完成了對文字的解讀,還完成了對思想情感的一次挖掘。

這就是採用觸動思想的提問所帶來的收穫。只有觸動學生的思想、撼動學生的心靈,才能獲得學生真誠的交流,只有具備真實交流的課堂纔是真正的語文課堂。

三、抓住“課眼”的提問

“課眼”意在揭全文之旨,它是課文的窗戶,開啟這扇窗戶,就能窺見全課。抓住“課眼”,就能帶起對全課的理解。它跟重點、難點並不相同,有時是在並不顯眼處,卻是咽喉要害處,抓住它,全文豁然而解。因此,提問必須抓好“課眼”,才能使學生深刻領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構思的匠心。

如《孔乙己》這篇小說,始終是衆人的鬨笑,他在笑聲中出場,在笑聲中出醜,最後在笑聲中死去。他的衣着、相貌、語言、動作,無不讓人發笑。課眼就是一個“笑”字。孔乙己的命運是可悲的,但小說卻說孔乙己已是這樣的使人快活。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經過研討,學生明確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不過是充當人們的笑料而已,他在人們的心中已經成了一個可笑的廢物,人們並不需要他。作者的寫作目的是透過人們對孔乙己奚落、鬨笑來寫孔乙己悲劇命運的來龍去脈及社會根源,從而揭露科舉制度的吃人本質,批判孔孟之道的封建制度。研讀時,要引導學生找出“課眼”,就能抓住主次要害,就能體會作者構思的凝聚點,領會文章的基調。

又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這幾天頗不寧靜”;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茅盾《白楊禮讚》中的“不平凡”;歸有光《項脊軒志》中的“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等等。研讀抓住課眼,舉綱目張,理清文章脈絡,突出重點,難點。這是培養學生自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聯繫相似點的提問

教材中往往蘊含着相似的因素,如果充分利用這些相似點提出相似的問題,以利於學生實現知識、技能、方法的遷移;又能透過比較區別異同,以利於學生記憶和運用。

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在分析人物、環境時,要抓住一個“變”字,透過變化的對比,以及與《變色龍》的比較,可這樣設計匯入新課:“大家還記得我們在初二學過的《變色龍》嗎?請同學們回憶——小說中的“變色龍”是指誰?作者爲何稱他爲“變色龍”?“變色龍”最爲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善變,在俄國有善變的“龍”,在其他國家呢?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法國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透過這樣設問,抓住兩文的相似之點一是人物的“善變”,二是表現手法都用了對比,透過比較培養學生比較思維的能力。

五、質疑性提問

質疑性提問是教師就挖掘教材時發現的可疑之處,精心設疑,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重新審視和思考。有些課文內容看似平平,處於無疑境地,教師要善於激疑,引導學生探討課文的微言大義,體會作者的匠心獨運。

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在揣摩“百草園”部分的形容詞時,教師提出質疑性問題:“光滑的石井欄中的‘光滑的’能否改成‘精緻的’?這個詞一表現‘樂園’有何關係?”經過激烈的討論,大多數學生認爲,“光滑的”一詞用得好,它說明孩子們經常來這裏爬樹,連樹皮也爬光滑了,說明這裏是孩子們的天堂、樂園。

質疑性提問也可以是教師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質疑問難,讓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困惑,以激起認識的衝突,使求知慾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

六、設想性的提問

創造學鼓勵人們要有更多的設想,並且認爲:設想提出得越多,則證明一個人的創造力開發得越好,他的創造思維能力也越強。針對課文所學內容作某些有意義的設想,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十分有益的。

比如,在學習《社戲》一文,教師提出設想性問題:“如果你來到平橋村,你願意和誰交朋友呢?”學生有的回答:“喜歡和雙喜交朋友,因爲他大膽有主見,向迅哥兒的外祖母和母親打包票讓迅哥兒出來看戲。”有的回答:“喜歡和阿發交朋友,因爲他慷慨大方,讓大夥兒偷自家的羅漢豆。”還有的回答:“喜歡和六一公公交朋友,因爲他爲人淳樸、好客,大夥兒偷了他的豆他非但沒有罵還送來了豆。”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教師可以提出設想性問題:“如果於勒在船上賣牡蠣是假裝的或是有意試探,那麼菲利普一家發現後又將如何呢?”

設想性提問的`實質是促使學生展開獨創性、新奇和合理想像和聯想。經常提出一些“假如”進行設想,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僅十分有效,而且十分有趣。

七、難易適度的提問

提問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按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水平設疑,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學生經過努力可以達到,即跳起來摘果子。如果太易,便失去思考的價值;太難,則挫傷學生積極性。從心理學上講,學生既不注意太熟悉的內容,也不注意完全不熟悉的內容。

如《海上日出》是名家名篇。開始交代看日出的時間是“一天”“天還沒有大亮”,看日出的環境是“周圍很靜”和“機器的聲音”。教師問:“既然有機器聲,怎麼能說靜呢?”學生始料未及,一時不知從何答起。教師就增設同類,引導學生類比,如夜裏深巷中的犬吠、幽林中的蟬噪、深山中的鳥鳴等。學生才明白透過所能聽見的細微聲音的描寫更能突出環境的靜,這是一種“以動襯靜”的寫法。

這種難易適度的提問,可以刺激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體會到智力角逐的樂趣。

八、層次性的提問

有些問題比較複雜,難度較大,學生往往心有所得,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想詳細地講,又覺羅嗦繁瑣;想概括地講,又覺千頭萬緒,抓不住要害。教師要採用分化瓦解、多層設問的方法,幫助學生從紛繁中理清頭緒,達到逐個擊破、逐步深化的目的。

比如對《孔乙己》中笑聲的理解,是個難度較大的問題,可用分解難點的方法設計如下問題:

(1)酒客們以孔乙己的嘲笑挖苦表明了他們對孔乙己的怎樣的態度?

(2)酒客們與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有何相似之處?他們自己明白嗎?

(3)酒客們本應對孔乙己持怎樣的態度?這樣層層設問,教師要做適當的撥講解,就可幫助學生理出頭緒,加深對文章主旨的認識。

人的大腦皮層形成的暫時聯繫具有系統性,即由單一的暫時聯繫到複雜的暫時聯繫,再到聯繫系統,並把新的暫聯繫納入到已有的暫時聯繫系統中。學習必須遵循這一規律。人的認識活動也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就是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循序漸進。提問也應如此。

九、巧選角度的提問

提問要儘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談”,而應從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問題富有形象性、啓發性。這樣,才能適應中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才能引起他們探究活動以及對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

比如教王安石的《傷仲永》時,要理解標題的深刻含義,可變換一種問法:“題目是‘傷仲永’,而文章裏卻沒有一個‘傷’字,那麼,到底‘傷’了仲永的什麼?”學生研讀後,明確文字上沒有點明“傷”字,而感情上都處處流露出作者對“傷鍾永泯然衆人矣”的結局倍加惋惜。

十、逆向設疑式提問

逆向設疑是根據文章思想內容和結尾,從反面提出問題或拐個彎、變個角度的提問。根據中學生年齡特徵,他們喜歡尋根問底,不滿足“知其然”,要探索“知其所以然”。他們不願意回答“是不是”、“對不對”一類的問題。教師提問常常要從反面或轉個彎發問。

如一位教師《我的叔叔于勒》時,就從反面提出:如果於勒果真發財,則回鄉出現在碼頭上,菲利普夫婦一家各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學生紛紛答問,根據課文所提示的人物性格想象出各自不同的反映。錢夢龍教《愚公移山》,爲了講解“且”和“孀”的意思,問愚公有多大年紀?這個小孩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讓他去嗎?這樣巧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學生研討的氣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語文課堂中,課堂提問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是教學中的常規武器。學生學習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激發學生求知慾的興趣離不開問號,良好的提問,有利於促進學生思考與探究,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