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歷史課堂語言的表達藝術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3W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主要表達方式。人們藉助語言儲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歷史課堂語言的表達藝術論文 ,歡迎閱讀。

歷史課堂語言的表達藝術論文

語言有傳遞資訊、表情達意的功能。資訊論者把語言、文字、電磁波稱爲資訊的載體。在課堂教學中,語言更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手段。在教學手段日趨多樣化的今天,儘管教師在課堂裏可以藉助於板書、圖片、實物、幻燈、錄音機、錄像機等多種教學設備,但講述法仍然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途徑仍舊是“言傳身教”。我們聽優秀教師講課,有人簡煉有力,有人委婉動情,有人幽默風趣,腔調雖然各不相同,特點雖然各有所長,而表情達意都有一套功夫。可以說,歷史課堂語言的表達藝術往往是一位歷史教師是否優秀的首要標誌。反過來說,有的教師學問雖然淵博,滿腹經論,學貫中西,由於語言表達能力不高明,課堂上詞不達意,言不傳情,因而教學效果不好,不也大有人在嗎?這樣看來,一個合格的教師,爲確保教學質量,在不斷鑽研歷史專業和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下面結合我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也結合指導師範大學實習生,以及跟青年教師共同備課中的體會,對歷史課堂語言的表達藝術談幾點看法。

1 關於歷史課堂語言的語速、音調和深度

課堂教學的語言要有一定的速度標準嗎?有人說話快,有人說話慢,似乎並不需要劃一。但是,一般說來,課堂教學的語速宜慢不宜快。語速過快,像連珠炮一樣的發射,攻勢太猛,學生的聽力能跟得上嗎?能捉住你每個字、每個詞的發音,並且把這些聲音從聽覺器官輸送到大腦,形成概念圖象,再現歷史情景嗎?教學不同於茶餘飯後的講故事,天南海北的侃大山。講故事和侃大山,別說聽者漏聽一個詞、一句話無關緊要,即便聽不清一段情節又何妨!?而歷史課堂語言是一種教學語言,教師的講是爲了學生的學,教師講課的字字句句都應該讓學生聽得清楚,吸收進去。如果語速過快,要麼使圖象重疊,造成混亂,什麼也沒有聽懂;要麼使人疲於理解,難以展開想象的翅膀,更談不上思維活動的伸展,教學的效果不能不受到損失。

教師講課不能濫用高音和強音。講課聲音太高,語音的刺激太強,會使學生很快由興奮狀態轉入抑制狀態,注意力不能持久,必然降低聽課的效果。有的教師整堂課都是高八度和驚歎號,也許他(她)以爲只有這樣才能“鎮”住學生。可悲的是,他那裏滿頭大汗,聲嘶力竭,可學生這裏卻只是替他吃力,笑他無能。相比之下,有的教師用低音、中音講課,慢慢地道來,緩緩地訴說,循循善誘,娓娓動聽,敘事說理猶如涓涓清泉在碎石上流淌,學生唯恐把老師的聲音滑了過去,聽得更加聚精會神了。

其實,一堂課45分鐘,教師的講課不能勻速前進。老和尚唸經,平平的缺乏變化的語調總是催人慾眠,容易使人感到睏倦。課堂語言的快慢、高低,都要根據內容不同而隨時調節,不斷變化,務使聲音跌宕起伏,疾徐有間,語調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當我們講聲勢浩大的羣衆運動、革命鬥爭,不妨激昂慷慨,鏗鏘有力;講奸佞當道,百姓受苦,可以音律低沉凝重,如聞唏噓之聲;敘述一段生動曲折的過程,要打出節拍來,重音符號、休止符號要巧作安排。至於重要的概念、千古警句的介紹,可以一個字一個字地吐給學生。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成爲扭轉時局的關鍵。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像“基本結束”、“初步形成”這樣的短語就要字字珠璣,一字不差地交待給學生。總之,教師的“講”是爲學生的“聽”服務的,教師的講必須和學生的聽協調一致,才能出現學生聽課的最佳狀態,才能觸動學生的思維,在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裏的歷史空間自由馳騁,才能收到教學語言的最佳效果。

教師的教學語言要適合學生的水平和興趣,不能晦澀艱深。用詞艱澀,學生不能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意思,食而不化,必然減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古代史課堂上引用的古文,世界史課堂上出現的外語,不宜長篇大論。必要引用時,要作解釋。教師語言也不能盡是大白話,或者過於庸俗,或者過於淺顯,低於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學生聽得乏味,令人掃興,必然要萎縮他們的求知慾,一樣會減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備課不但要吃透教材這一頭,而且要吃透學生這一頭,不但要備“書”,而且要備“人”,即要抓學生的思想狀況,瞭解學生的認識能力、知識水平。教師只有吃透了這兩頭,才能心中有數,纔能有的放矢,才能採用最適當的語速、音調和深度,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口語化,要把書面語言轉化爲口語。新教師和實習教師初上講臺,不注意這一點,往往給人一種背誦講稿的感覺。背誦講稿式的講課聽起來味同嚼蠟,沒有味道,而且會失去教師在學生面前的威信。學生聽講時,替教師擔憂,好心的學生懸着一顆心,唯恐老師背不下來,調皮的學生等着看笑話,至於教師究竟講了些什麼,反而被大家忽視了。

2 歷史課堂語言貴在一個“準”字

歷史課堂語言作爲一種教學語言,最要緊的是準確無誤,科學性是第一位的。我們必須力求做到語言確切,用詞嚴謹。秦滅六國之前,贏政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國君,你必須以“秦王”相稱,稱他爲“秦王贏政”;秦滅六國,全國統一,贏政稱帝,秦朝的歷史開始了,這樣,稱皇帝以後的贏政,你必須以“秦始皇”相稱。“秦王”和“秦始皇”、“秦國和秦朝”,一二字之差,如果顛倒了時序,前後亂用,或者模棱兩可,閃爍其詞,都是科學性的錯誤。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應該是: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制度”,或者“封建君主制度”。有的教師說成是:推翻了“封建統治”。我們知道,辛亥革命只是趕跑了一個皇帝,結束了君主制度,而我們的社會依然是封建社會,無論是袁世凱還是後來新老軍閥的統治,都沒有改變封建統治的本質。在這裏,“封建君主制度”和“封建統治”,文字上的差別無幾,而概念卻完全不同。

歷史教師不但要以準確的語言,用詞嚴謹地講清楚各個歷史事實和歷史概念,就是形容詞的用字遣詞也必須恰如其份,任何言過其實,誇大其詞都是在禁忌之列。歷史課堂語言有別於文學語言,文學語言可以無限誇大:“白髮三千丈”,“輕舟已過萬重山”,這些在文學園地裏千古傳頌的絕妙佳句,在歷史課堂上是不允許採用的。歷史課堂語言切不可美辭而害意,丟了一個“準”字。

3 歷史課堂語言要講究一個“精”字

歷史課堂語言要講究一個精字,說話務求明白、簡煉、乾淨。簡煉乾淨的語言使人神清氣爽;冗長而抓不住要害的話越講得多,聽的人越糊塗。教師從第一天走上課堂開始,就應該防止出現“官腔”、“訓話腔”。一句話一個“啊――,”兩句話一個“懂嗎?”,不斷的“這個、這個”,無數的“嗯、嗯”……這些官腔、訓話腔,會成爲一種疲勞因素,在你講話內容的外殼上蒙上一層塵霧,使本來豐富而有意義的內容失去它應有的光彩。

爲了使學生全部聽懂教師的講課內容,有一些好心的教師養成了重複的毛病。爲什麼要一句話重複幾遍呢?多遍重複,成爲蛇足。那麼,在特別重要的關鍵性的地方,或者估計學生有聽不清楚的地方,是不是要重複一下呢?爲使全體學生都沒有滑過你的話音,教師完全可以把已經說過的意思,換一個說法,從另一個角度再表達一次,當你介紹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荀子,說:“荀子和孟子是齊名的。”如果耽心學生沒有聽懂,或者聽不清楚,最好不去作一次簡單重複,你可以補充一句:“荀子和孟子在當時有着同樣崇高的社會地位。”

在這裏,還有一個課堂語言含金量多寡的問題。有的教師講課,知識量、資訊量豐富,語言表達又準確精當,邏輯性強,學生獲益非淺。而有的教師話語過剩而內容貧乏,廢話連篇,言不及義,或者雖然並未離題,但含金量太少。如吃橙汁,摻水太多,濃度不夠,醇度不到,淡而無味,吊不起人們的胃口。課堂語言含金量太低,必然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損於一堂課的質量。

至於有的教師在課堂裏信口開河,天花亂墜,甚至插科打諢,荒誕不稽,學生也許會捧腹大笑,叫好於一時,捫心自問,對得起學生嗎?

4 歷史課堂語言要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歷史課堂上應該聽得見幾千年前陳勝在大澤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振臂高呼,看得見萬里之外法國馬賽人民高唱着進行曲開赴前線的壯麗畫面。而這些聲音、這些畫面雖然有時候也可以藉助圖片、實物的應用,幻燈、音像設備的輔助,但主要靠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把他們再現在學生面前。歷史上一些優秀人物的嘉言懿行,革命志士的思想品德更需要透過教師富有感情的'語言來觸動心絃,感染學生。

歷史課堂語言要充分發揮出她的魅力,要富於文采,飽含感情,做到以言感人,以情動人。北京三中朱爾澄老師素以寓情於理見長。在中國古代史《明清文化》一課中,她在介紹了徐光啓的科技成就,憂國憂民思想,以及他最早接觸西方科技,最早察覺到中國科技落後於西方的歷史貢獻之後,添加了一個徐光啓之死的細節,她說徐光啓71歲死於大學士官位,“蓋棺之日,囊無餘資,據說只有白銀10兩。一品大學士,不置家產,多少年來爲後人欽佩。蓋棺之日,囊無餘資,閃耀着徐光啓金子般的品質。”啓發學生從優秀科學家身上學到人生的價值。朱老師強烈的愛憎分明的情感,滲透在她低沉而又堅定的話語之中,做到了以言感人,以情動人,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感染力。

我們歷史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從理智上,而且要從感情上分清敵與友、愛和憎,才能透過歷史課真正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所以教師語言的情感色彩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那麼,怎樣增強語言的情感色彩呢?這裏,我只想強調一點,就是,不要嬌柔造作,故作驚人之語;不要堆砌空泛的形容詞,不要爲增加情感色彩而添加情感色彩。“言爲心聲”,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在這裏,要求教師本人對歷史史實有一個公正的善惡是非觀,對歷史人物有一份真摯的愛憎感情,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語言的表情達意才能感人至深,教書育人的功能才能落到實處。

5 歷史課堂語言要富有時代氣息

歷史課堂語言要富有時代氣息。歷史課堂語言最犯忌的是,在講古人古事的時候,亂用現代名詞、現代術語。相反地,在歷史課上,倒是應當適當引用古人說過的原話,古籍上記述的原文。講岳飛抗金的歷史,一句“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可以把志在“還我河山”的岳飛,滿懷勝利信心準備乘勝追擊,直到完全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以及偃城大捷之後,岳家軍歡慶勝利,有說有笑的時代氣息,鮮明地擺到了學生面前。

原話和原文不能用得太多,使學生難以接受。那麼,什麼地方引用原話、原文爲宜?根據我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第一,要害的地方,或者能夠用原話一語道破的地方。如,林則徐禁菸,他一到廣州,對各國在華商人表了一個態:“若雅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一句話,把林則徐這位愛國的大臣、這位民族英雄堅決禁菸的態度,他的性格和風範,充分地表達出來了。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法西斯德國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如果引一句希特勒原話:“把捷克斯洛伐克從地圖上抹掉,是我不可動搖的意志。”法西斯德國瘋狂侵略的囂張氣焰便暴露無遺!

第二要短而精,淺而顯。如漢景帝時,晁錯建議削藩,他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這短短兩句話把削藩的必要性闡述得既深且透,而文字淺顯易懂,用字僅22個。如果引用的原話、原文內容雖屬要害,而文字艱澀,寓意費解,就不宜採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的一套歷史教材(現行教材)在課文旁邊常常專闢方框,恰當地引用古人的原話或古籍上的原文,這是對舊課本的一大改進。

有的教師擔心增加原話、原文會增加難度,學生不容易接受,其實,有時候補充古人說過的一句原話,古籍上一句原文,看似增加了難度,實則加濃了時代氣息,簡化或者概括了教材內容,更加便於學生記憶鞏固。如講漢武帝反擊匈奴戰爭的結果時,教師在講漢軍打敗匈奴以後,如果補充一句“從此漠南無王庭”,可以喚起學生一串聯想:漢軍打敗匈奴取得了重大勝利,長時間裏,匈奴貴族不敢再帶兵到蒙古大沙漠以南騷擾,從此大漠以南再無匈奴單于的王庭,西漢北部邊郡得到了安定。一句原話,一段原文,一個成語,可以形成一個概念,聯想一串現象,概括一個時代的面貌。這樣做,能把時代氣息染得濃濃的,把學生歷史的興趣鼓得高高的,學生的求知慾得到更大程度的滿足,學生自學歷史的能力也將在其中得到相應的提高。

6 歷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準確而生動的語言使人產生美感,它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火種,絮絮叨叨車軲轆轉的羅嗦使人厭煩,它是吹滅學生興趣的冷風。要使學生學好並且喜歡你教的那門課,語言這個基本功不能不予重視。

歷史教師課堂語言的表達技能和表達藝術是可以透過自我訓練來提高的。自我訓練的方法,我總結了這麼幾條:第一,要充分掌握史料,不斷加深功底。史料是內容,語言是形式。教師功底深厚,掌握的史料豐富了,反映史料內容的語言也就豐富了。語言的準、精和美,要以教師掌握的豐富史料爲基礎,教師只有掌握了較爲豐富的史料,才能判辨真僞,用詞精當,恰如其份;才能形象生動,具有文采而又感人心絃;也才能選用恰當的原文原話。

第二,要認真備課,吃透教材。我們聽有經驗的優秀的教師講課,語言乾淨、洗煉,用語確切、肯定,概念交待得清楚、着實,課堂效果好。這裏,往往不僅僅是由於教師在口齒、口才等技巧性問題上有過得硬的功夫,它首先是教師吃透了教材,對所講的問題掌握得準確,理解得清楚,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表現出課堂語言方面的各種優勢。反之,有時候我們的課上得不成功,例如用詞不當,似是而非或者廢話連篇,或者語無倫次,羅哩羅嗦的說不清道不白,或者是顛三倒四,條理不清,層次不明……這些在語言上表現出來的毛病,其根源也往往是由於教師對教材內容還沒有充分掌握,沒有認真備課,教材還沒有吃透。

第三,要提高文學修養,掌握較爲豐富的語彙。例如,多讀一點原始資料,翻一翻歷史小說以及各種文藝作品,是大有裨益的。第四,要在表達的技術上下點功夫。譬如什麼地方用快速而又輕鬆的語調大珠小珠落玉盤地敘述;什麼地方要放慢語速做到一字一句都落到學生耳朵裏;什麼情況用反問句;什麼情況“暫停”,以便醞釀氣氛,培養感情,或者留下一個細嚼緩咽的時間以使學生舒展開他想象的翅膀……凡此種種,都需要我們平時進行一些自我訓練,功夫到家了,語言表達能力就能逐漸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