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交際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2W

[論文摘要]①目的探討交際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②方法根據交際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其優點及弊端。③結果交際教學法的三大特點及三大角色決定了它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④結論爲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使用交際教學法成爲一種必然。

關於交際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論文

[論文關鍵詞]英語教學;教育技術;交際法

交際法(communicativeapproach)是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的以語言功能項目爲綱,着重培養交際能力的教學方法。它的目的是提高語言學習者的交際能力,使語言學習中的四項技能:聽、說、讀、寫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培養學習者的實際語言交際能力,避免只記一些死的語法條條,注重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減少教師的控制程度,給學生以更大的自由度。

1交際法產生的語言學理論基礎

1957和1965年,喬姆斯基的《句法結構》和《句法理論問題》分別出版,標誌着轉換生成語法理論的形成。這種理論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語言能力是指人具有識別和理解句子的能力,而語言運用只不過是語言能力的實際表現。美國人類學家海姆斯(hymes)1972年發表了題爲“論交際能力”的文章,對喬氏理論加以駁斥。他認爲,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不僅僅只指他能否造出合乎語法規則的句子,而且包括恰當地、得體地使用語言的能力。於是,海姆斯提出“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這一概念,既包括語言能力,又包括語言運用。具體地講,“交際能力”包括四個社會文化特徵:①語法的正確性;②語言的可行性或可接受性;③語言的得體性;④知道某種語言形式出現的頻率,是常用的習語,還是罕見的個人習慣。

2交際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1交際法的三大特點

①交際法的大綱不以語法項目爲主線來安排教學內容和順序,而是以功能項目和意念爲基礎。當然,這不是說忽視教授系統的語法知識,而是把語法項目按功能和意念加以整理,讓語法形式服從於語言功能,有人稱之爲“交際教學語法”。②交際法強調教材內容必須是真實的、自然的語言,而不是爲體現某種語法現象而特意湊合語言。而且,真實、地道的語言材料要安排在合情合理、合乎社會交際情理的情景之中。有足夠情景的話語往往超出單句的範圍,而是一個語篇(discourse)。所以,交際法不鼓勵教授獨立的詞、詞組或句子,而是一段對話或一段文字(text)。它尤其反對脫離語境、脫離上下文的機械操練。③交際法強調以學生爲主,而不是以老師爲主。從學習者的需要出發,制訂教學內容。讓學習者接觸到儘可能多的地道的語言,而不是語法知識。學習者充分參與,不是教師們主宰課堂。教師的任務是給學生提供和創造真實的交際情景,使他們能主動地、自由地運用語言。這樣一來,教師努力使教學過程交際化,課堂上多采用語言遊戲、扮演角色、講故事、模擬情景、解決問題等形式。

2.2交際法中的三大角色

2.2.1教師的'角色教師在交際式教學中的地位是多樣的,比如組織者、參與者、評估者、引導者或者資料提供者等。這是因爲當學生們獲得比平時多的自由時,他們不論在心理上還是在知識方面都沒有充分的準備,他們也許會犯一些語法錯誤,甚至有時會情不自禁地用母語來交談。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應該就如何有效地組織課堂活動提供一些建議,儘量引導他們不要說漢語。作爲交際過程的促進者(嚮導和組織者),教師在課堂上不是“教”學生,不是強行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促進學生學習,即組織學生展開交際活動,包括指定交際活動計劃,指明活動的步驟、角色的分工,提供可供使用的學習資源,引導並確保交際過程協調發展。

2.2.2學生的角色學生獲得更大的自由度。他們對自己的語言行爲負責,自行設計、管理一些與此相關的語言活動,積極、主動地吸收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和資料。而具體上課時,他們被分成一組或幾組,進行對話或演講,相互陳述自己的觀點。交際法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爲本,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的需要纔是教學目標。學生們可以互相幫助。每個學生自己的學習期望、學習過程和學習目標都可能受到同學或老師的影響和引導,同時反過來也可能給別人以同樣的影響和引導。學生的一切努力或者付出,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無論是正確還是錯誤,都被看作是朝着學習的目標前進。

2.2.3指導教材的角色爲了使用交際法教學,人們使用了一系列範圍的材料,他們可以影響課堂內的互動和語言使用的質量。第一種教材爲課本型教材,其目錄包括語言實踐活動的分級和排序。典型的此類文章一般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接下來進行分析,實際場景描述等。第二種爲任務型教材,其中一系列的遊戲節目,角色扮演,模擬活動和任務型活動都可以納入交際語言教學活動中。第三種是向學生展示活生生的實物,例如照片、圖片、雜誌、報紙等,都可用來幫助完成不同的活動。

2.3交際法在課堂教學中的實現

2.3.1精讀課中的應用在學生學課文之前,教師應該引導他們對主題的興趣。一旦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他們就會懷着極大的好奇心去閱讀文章。教師在這一階段應爲學生提供多種課堂活動,自由討論(brainstorm)、小組討論(groupdiscussion)、問答練習(question—answer)等。學生們透過參加課堂活動達到自我滿足和自我實現。課上,首先教師要求學生知道每段文章的主題句(topicsentences),篇章的主題(themainideaofthetext)。這樣做不僅使學生有明確的閱讀目的,而且也訓練了他們的skim—ming和scanning等閱讀技能。然後全班進行討論,包括讓學生做關於課文材料的演說(speech),比如作者的態度、文章的發展趨勢等,然後進行辯論,即將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討論最後由老師做總結性發言。總結出每段的中心思想(mainidea)、語言要點和語法語言特點,建議學生模仿。這樣,學生透過自己的演說、辯論,可直接感受到文章的構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生成結構,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口語能力,對寫作教學也有好處]。

2.3.2聽力課中的應用聽力課中的各項活動包括:對課文進行評述(summaryanddiscussion)、聽對話(understandingaconversation)、複述小故事(retellingastory)、做筆記(note-taking)等。每一項活動又包括多種不同的訓練方式:填空、真假判斷、回答問題以及分角色表演等。教師把這些有意義的、有趣味的任務佈置給學生以後,學生是主要角色,是活動的中心,教師只是監控者(themonitor)。另外,在學生的語言活動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教師應以流利表達爲重,儘量不要爲糾正學生的錯誤而打斷他們的對話。

3交際教學法面臨的難題

①編寫交際法時最大的困難是如何使題材、功能和語法融爲一體。爲了表達語言的功能,應付各種交際場合,就不可避免地遇到難易程度不同的語言形式和結構。這些形式和結構如何安排得既有系統性又照顧到循序漸進,就是十分困難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顧了功能,丟了語法,或顧了語法又丟了功能,都達不到交際法的本來目的。②理想的教學效果是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齊頭並進。但是,兼顧兩者並不容易。努力使課堂教學交際化的同時,往往會忽視語言的準確性。另外,在目前各高校擴大招生的情況下,每個教學班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多,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這很不利於“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法的實施。③把課堂過程交際化是個理想,實現起來並不容易。尤其是非本族語教師,自己的交際能力還有待提高,很難脫離教案,更不用說隨時用地道的外語來應付各種情況。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關係必須是友好、融洽的。教師要有感染力,要有好心情,要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學生。如果整個班級學生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和要求無動於衷或有牴觸情緒,教學就無法進行下去了。

4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必須明確認識到語言交際能力培養與外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不盡相同的兩個概念。前者指的是學習母語或第二語言習得,學習者是在一種自然的語言環境中學習;後者指的是把某種語言當作國際交流語言,即外國語來學,學習者是在非自然語言環境中學習。因此,二者所需要的方法、步驟和取得的結果是不同的。②教材編寫與課程設定要本着先打語言基礎,再培養語言應用能力,最後過渡到培養外語交際能力三步走的原則。課堂教學要將傳統的機械操練和大量的語言基礎練習與文化背景知識、交際規則的學習相結合,再利用現有的語言視聽設備和條件培養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譯的五種技能。③外語考試要進行適當調整。除了要堅持目前的聽力、語法結構、閱讀理解、寫作外,還要加大翻譯試題的量度和增加口語考試,以此來促使學生加強筆頭和口頭交際能力的訓練。④給學生多創造一些外語交際的環境,如開辦英語角,與外籍教師開展課外活動,到外資企業實習等。把課堂中學習模仿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與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