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師專教師倫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8W

[摘要]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師倫理存在的問題表現爲教師愛崗敬業意識淡薄、關愛學生力度不夠、嚴謹治學精神欠缺、忽視課堂教學、自律意識亟待提高等。教師職業信念不堅定,情感投入不到位,忽視專業素養的提升,產生職業倦怠是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有:突出師範特色的專業信念教育與管理,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搭建師生互動平臺,增強“師愛”意識,密切師生情感關係;樹立課程改革意識併合理規劃發展階段,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強化“兩代師表”意識,不斷尋求工作興奮點,克服教師職業倦怠。

師專教師倫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關鍵詞]師範院校;教師倫理;教師專業化

隨着教師專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教師倫理狀況日益受到各方關注。倫理本義是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教師倫理則是在學校教育職業活動中,教師調節與他人和社會集體相互關係的行爲準則。教師倫理主要體現在師生關係中,反映了教育教學利益關係,是教師能夠承擔社會職責完成職業使命的依據和保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師專”)的主要任務是爲義務教育學校培養師資,教師倫理水平直接影響其從教後的觀念和行爲以及道德品質,直接影響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水平。

一、存在的問題

(一)愛崗敬業意識淡薄,注重個人功利

愛崗敬業是教師倫理的基本要求。教師只有立志獻身教育事業,甘做人才成長階梯,才能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繁雜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教育事業充滿高度的責任感,完成“百年樹人”的重任。筆者調查發現,部分師專教師愛崗敬業意識淡薄。同時,一些教師功利觀念過強,過分看重能給自己帶來名利的行爲,而對需要奉獻的日常工作則不以爲然,社會責任感降低。部分師專學生反映“老師上完課就走,不願意在教室停留”“老師不太愛管事,對一些學生的違紀行爲裝作看不見”“學生評價老師如果得分比較低,老師就生氣”。由此可見,一些教師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不負責任。

(二)關愛學生力度不夠,師生關係疏遠

關愛學生是教師倫理的核心內容,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情感基礎,也是獲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本前提。關愛學生能夠密切師生關係,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形成融洽和諧的教育氣氛,甚至還可以彌補教師自身才能的一些不足。筆者調查發現,當前師專教師倫理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缺失,師生關係比較疏遠。學生普遍反映,多數教師對學生缺乏真誠的關心和幫助,學生缺少與老師溝通的機會。一些學生指出教師存在“記不住學生的名字,上課提問喊學號”“冷漠,躲着學生,不願意和學生做朋友”等不良表現。一些學生形容自己對老師是“單相思”。部分教師對學生漠不關心,沒有給學生積極的引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學生對老師比較生疏,與老師的情感關係和心理距離較遠,對教師的要求和行爲必然缺乏認同和接納。

(三)嚴謹治學精神欠缺,忽視課堂教學

嚴謹治學是教師倫理的根本要素,是指教師研究學問應保持嚴肅謹慎和求真務實的態度。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尊重科學、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而部分師專教師滿足現狀,認爲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知識結構完全能夠勝任工作,因而不注重充實和更新知識結構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缺乏積極進取和潛心鑽研的精神。還有一些教師沒有把教學作爲中心工作,課堂知識講授缺乏獨立見解,照本宣科,機械重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再加上對學生的學業要求不嚴,學生逃課及上課睡覺現象常有發生。

(四)爲人師表作用不明顯,自律意識亟待提高

爲人師表是教師倫理區別於其他職業倫理的重要標誌,是指教師的品德和人格應對學生起到榜樣示範作用。教師是最直接的最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師專教師是“師表之師表”,因而對其品行的要求更高。部分教師不能嚴格要求自己,違反職業紀律:有的上課接打手機,隨意中斷課堂教學;有的打亂課程計劃安排,隨意調課;有的因爲其他事務誤課,隨意縮短教學時間;有的對學生態度強硬,高高在上。這些行爲降低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削弱了教師爲人師表的示範作用。

二、問題的歸因

(一)職業信念不堅定,成就需要缺乏,教師快樂體驗不足

愛崗敬業是對教師工作態度的要求。師專一些教師工作態度不端正,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從客觀上說,一方面社會環境是制約教師倫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部分師專教師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滋生和蔓延,忽視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另一方面師專不注重對教師進行專業思想教育,也不能充分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主觀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教師缺乏職業理想和信念。其次是教師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情感得到滿足而獲得快樂體驗是教師努力工作的不竭動力。同其他高校相比,師專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學術水平較低,成就感和自尊感較爲缺乏,這使得一些教師僅僅把教育工作當作謀生的手段,而不是作爲事業執着追求。

(二)不瞭解學生心理需求,師愛意識偏差,教師情感投入不到位

教師倫理重點體現在師生關係中,強調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在師專中,一些教師對學生冷漠,尤其對學生缺乏瞭解,同其自身對師愛認識不足密切相關。一方面,師專學生對教師的情感需求強烈而且容易滿足。由於大部分學生住校獨立生活缺乏親人的關懷和家庭的溫暖,非常渴望教師代替父母的角色,成爲自己學習和生活中最親近的成年人。學生“願意和老師在一起聊天說話”,但又不敢主動接近老師,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關注的眼神都能使他們獲得不同層次的快樂和滿足。部分教師不瞭解學生的特殊心理需求,沒有給學生必要的關心和愛護,致使學生情感缺失得不到彌補,對老師產生畏懼甚至不滿心理。另一方面,一些老師對師愛的認識不到位。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發自內心的無私的愛。教師對待學生應以心換心、以愛生愛、以情移情,不能只注重教師的權力和威嚴。用嚴格要求代替關心愛護,用師道尊嚴強制遵守服從,其結果必然導致師生關係緊張。

(三)教學模式單一,發展目標不明確,教師忽視專業素養的提升

嚴謹治學是倫理規範對教師業務素質的要求。部分師專教師治學態度欠佳,一是由於社會上急功近利的不良風氣的消極影響;二是學校評價機制在操作過程中存在問題。師專對教師的評價涉及思想態度、教學水平、科研成果和工作成績等諸多方面,由於教師學識水平和治學態度不易進行量性分析。評價過程中難度較大,因而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學歷、資歷、科研成果等容易量化的指標上,導致很多教師在工作中只追求顯效性的成績,忽視教學質量和知識積累等內在素質的提高;三是固定化的教學模式使教師產生思維定勢。突破原有教學模式的束縛比較困難,教師創新精神和鑽研能力越來越弱,教學在低水平徘徊。另外,由於師專沒有升學任務,學校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果的監控力度不強,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識水平沒有較高的要求,導致教師對自身的專業素養的提升缺乏長遠打算,沒有明確的計劃和目標,發展動力不足,鑽研精神欠缺。

(四)品格修養欠缺,學生消極厭學,教師產生職業倦怠

師表意識是教師倫理的基本特徵。部分師專教師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自律意識較差主要歸因於:一是個人修養存在問題,如傲慢、勢利、自以爲是等,嚴重影響教師形象;二是長期T作消耗與學生厭學情緒的影響。師專由於在社會影響力、專業、學歷、就業等方面處於劣勢,招收的學生整體素質較低。反映在學習方面,大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缺乏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面對學生的消極態度和厭學情緒,加上不善於自我調節,逐漸產生了職業倦怠,表現爲:對工作缺乏熱情,教學態度懶散,降低對自身的要求,自我約束意識減弱等。

三、解決的策略

(一)突出師範特色的專業信念教育與管理,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師專對教師進行專業倫理教育可以採用“回爐式教育”與“跟進式教育”的方式。“回爐式教育”主要指師專教師工作一段時間後,與學生一道重溫職業規範,接受職業理想信念再教育。“回爐式教育”是終身教育思想在教師倫理方面的充分體現,有利於教師倫理持續保持較高的水平。“跟進式教育”主要指教師應跟上學生的教育專業實踐活動,分期分批參與到中小學教育觀摩和教育見習等活動中。“跟進式教育”也是一種體驗教育,有利於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促使其感受和思考現實中的各種教育問題,形成教師職業良心。上述兩種教育方式中,教師既是教育主體,也是教育客體,在主客體轉換過程中教師倫理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學校應注重實施情感管理,體現人文關懷,如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增強教師對工作的滿意度;爲教師提供參與學校決策的機會,提高教師的責任感;爲教師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滿足教師的成就感。這些情感的滿足能夠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從而激發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和崗位。

(二)搭建師生互動平臺,增強“師愛”意識,密切師生情感關係

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和情感可以說是教師倫理水平高低的直接體現。這既取決於師生雙方交往的頻率和深度,也取決於教師的師愛意識。師專應積極爲師生交往搭建平臺,如組建學科興趣小組和學生社團組織、組織教師對學生進行各項教學基本技能訓練、舉辦各種讀書學習及娛樂活動等,拓寬師生交往渠道,加深師生交流,密切師生情感關係。教師是塑造人和培養人的工作,沒有深厚情感做基礎的教育很難取得良好效果。教師應用愛和感情對待學生,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教師對學生應多從生活上關懷和體貼,拉近和學生的心理距離,給學生足夠的信任與尊重,尊重學生內心真實的體驗和情感以及由此而做出的行爲選擇,努力成爲學生的知心朋友。同時,教師對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充滿期待,充分發揮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效應。

(三)樹立課程改革意識,合理規劃發展階段,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倫理強調教師研究學問應持嚴肅謹慎、求真務實的態度。師專對教師鑽研精神的培養必須緊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步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中小學教師帶來的一場新的革命,中小學教師在教育理念、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實現了全方位變革。師專作爲中小學教師的培養機構,仍然沿襲多年以來固有的教育理念、教材內容和教學模式,嚴重滯後於中小學課程改革現實,不可能培養和造就新形勢下具有時代精神的教師。因此,師專應開展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相配套的課程改革,動員全體教師積極鑽研基礎教育課改理論,重新整合課程資源,編寫教材和講義,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師專課程改革有利於推動教師思考和研究問題,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關注課堂教學效果,重視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與此同時,師專教師應對自身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包括對自己合理定位,確定發展方向;瞭解學校,明確發展空間和資源條件;確定發展目標,充分發揮長遠目標和具體目標的引領和激勵作用;積極採取行動,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

(四)強化“兩代師表”意識,不斷尋求工作興奮點,克服教師職業倦怠

教師倫理要求教師注重言傳身教成爲學生的典範,增強“教師意識”是首先應重點思考的問題。教師意識指教師對自己的身份以及對自身的言行舉止在學生中產生的影響的認識。 “我是教師”意識的增強,能夠激勵教師加強個人修養和完善自身形象,以高尚的人格爲學生提供一種道德楷模。

師專教師和學生是教師與準教師的關係,二者都應樹立教師意識即“兩代師表”意識,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完善自身形象。教師可以以生爲鑑,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同時學生應以師爲鏡,經常檢查和分析自己的所作所爲。如果教師和學生能成爲兩面鏡子,互相映照對方真實的自我以及期待的自我,就能夠實現教師倫理意義上的“教學相長”。另外,師專應積極營造教師倫理建設氛圍,如懸掛教育家和優秀教師像、教育名言警句,經常舉辦優秀教師報告會、增強教師意識座談會,提高師生自省意識,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另一方面,師專教師應善於尋求新的工作興奮點,努力克服職業倦怠。師專教師要善於思考和研究,注重開發自身的創造潛能,突破機械重複和單調的課堂教學模式。師專學生的個性特徵、成長經歷、興趣愛好、學習態度、道德品質等各不相同,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爲表現千差萬別,教師要善於在這些複雜的情況中尋找新的興奮點,在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進發自身的激情,煥發青春和活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履行自身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