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校教師教學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6W

摘要:隨着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高校教師在思想領域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尤其是高校教師教學道德水平需要有一個大的提升,本文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闡述了當前我國高校教學道德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一系列對策。

高校教師教學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關鍵詞:高校教師 教學道德 問題 對策

高校教師,廣義地說,泛指把知識、技能、思想、品德傳授給教育對象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任何一個部門或專業的公職人員都必須具備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等。但對高等學校的教師而言,這方面的要求就更高。高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大學生產生影響。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必須自覺地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水平,爲學生樹立做人的榜樣。大學生對高校教師的尊重和敬仰,最主要的就是敬重教師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行爲習慣。每行每業都有職業道德,作爲教師職業道德,是職業道德的一種表現形式,在一般意義上講,是指高校教師從事高等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爲規範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係的行爲準則,是一定社會對教師職業行爲的基本要求。本文所探討的也是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問題,只不過是職業道德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即高校教師的教學道德問題。

一、高校教師教學道德的內涵

高校教師教學道德就是在高校教學領域裏,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基本道德規範。目的是使教學工作有秩序、高效率的運轉。對於這個定義的理解我認爲有以下幾點應該注意:

(一)良好的教學道德素養是高校教師應該具備的,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行爲規範,是職責所在。高校教師沒有任何理由降低自己的教學道德水平。如果降低教學道德標準或者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放鬆自己的教學道德要求,會引起學質量水平的.下降,學生學習興趣的降低,最終會影響整個教學工作的有效運轉。所以說,教學道德是保證教學順利開展和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

(二)教學道德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遵循的道德規範。教師精心備課、按時上課、認真設計課堂活動、仔細批改作業等,最終都要在教學實踐中完成。離不開學校這個特定場所、特定空間。

(三)教學道德在教師職業道德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於教學環節在高校各環節中最爲重要,透過教與學來體現高校的辦學質量。而作爲規範教師教學的行爲準則—教學道德,在高等教師職業道德體現中具有核心地位和主導作用。

二、目前高校教師教學道德存在的問題

我們大多數教師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範,尤其是高等教師教學道德規範,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有一些教師,不專心教書、對工作不負責任、不愛學生、也不愛學校,不關心學校的發展,沒有認真堅守教學道德,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沒有奉獻精神和高度的責任心,以及對學生的愛心不夠,存在教書不育人現象。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爲主要是一個責任心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按照教學規範要求認真組織好每一堂課的教學,要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要有奉獻精神。有的老師只授課不育人,不與學生交流和溝通,下課走人,這樣有很多問題學生無法解答,對課堂教學失去興趣,使教學工作無法取得高效。有些老師認爲只要把書本知識教了,就是完成了任務,就是育人了,;也有個別教師利用課堂或課後隨意發泄對現實、對學校的不滿,其結果,書也沒有教好,又嚴重影響了育人質量。

(二)不注重課堂教學藝術和技巧,不善於烘托課堂氣氛,教學方法簡單,不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大學教學不同於中學,大學生生理、心裏更接近成人,他們的自主性、獨立性增強,學習自覺性、創新意識明顯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教學思想陳舊,課堂缺乏生活意義,很難達到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要認真閱讀《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等課程,學習多種教學方法,要在教學中發揚民主,利用發現法原理啓發學生獨立思考,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在課堂上流露出消極心態和使用不正確的語言,都是違背教師教學道德的表現。高校是一個相對開放、寬鬆的環境,但我們的高等教育絕不是西方的高等教育,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進階專門人才是我們的教育目的。有些老師把外面過多的陰暗面呈現給學生,會讓學生對社會和人生產生消極看法,應該說教師這樣做違背了教學道德規範的具體要求。在教師組織教學中語言不規範,普通話不標準、語言不精練、太多口頭禪,不注重與學生溝通交流,不揣摩學生心理,在處理問題時不自控,嚴重傷害學生自尊心,對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障礙。因此進一步加強對教學道德的建設顯得尤爲必要。

三、針對高校教師教學道德存在的問題,應採取的應對措施:

(一)努力提高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道德水平

如何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首先,教師要有求真務實的學風和嚴謹治學的精神以及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其次,教師要不斷學習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積極跟蹤世界科技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對有關教學內容深入研究,形成具有探索性、啓發性和創新性的知識體系,將這些最新知識及時傳授給學生,並鼓勵他們思考,可以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最後,教師不僅有精湛的專業知識,還應該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和人格魅力,可以促使學生也加強文化品質的錘鍊,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可以有益推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早日形成和發展。師生之間關係的和諧互動,可以大大地促進教與學形成良性循環,對教師教學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加強自身教師責任感的培養,這是搞好教師教學道德建設的前題和必要條件。教師對學生如果有了責任心,就會認真備課、按時上課、認真批改每一本作業、認真設計每一堂課堂活動,教學工作水平纔會越來越提高。教師採用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來治學,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敬仰,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高校教師教學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迅速提升,也會大大提高高校的教育質量。

(三)將教師教學道德建設納入年度考覈內容,建立和健全教師教學道德建設常效工作機制。在學校的總體規劃中應將教師道德建設內容列入學校的總體發展規劃,以有效地推動高校教師師資隊伍建設,使學校真正高度重視教師的教學道德建設問題。結合學年度考覈,把教師職業道德基本規範以及教學道德規範,納入教師綜合考覈指標體系內,如對教師在教學中和課外輔導中對其政治導向、教學工作責任心及敬業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學改革中是否具有創新進取精神、教學效果、爲人師表,育人情況等透過自我總結、學生測評和組織考覈等方法進行綜合評價教師教學道德。

(四)關心高校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目前高校教師的經濟待遇雖然得到提高,但與其勞動價值仍然有差距,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教師的付出還不能完全得到及時有效的回報,這些都是現實情況,需要學校和全體社會共同努力,在整個社會營造出熱愛教師、關心教師、服務教師的社會氛圍,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爲廣大教師創造出有利於教學道德建設的物質基礎和物質條件。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保障他們的物質利益,改善教師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去,這樣才能形成有利於提升教師道德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教師教學道德問題存在是由一系列主客觀條件決定的,雖然只是高校教師隊伍當中一小部分教師存在的問題,但如果不加以高度重視,會進一步影響高校教育質量的提升,不利於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在新的時期下,努力探討加強高校教師教學道德建設的新經驗、新舉措,以推動我國高校建設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李太平《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修訂版)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5

[2]勞凱聲《高等教育法規概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3]李春秋《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