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從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素質缺陷審視教師教育的問題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9W

論文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教師素質 教師教育

從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素質缺陷審視教師教育的問題論文

論文摘要:要培養出基礎教育需要的教師,必須弄清什麼樣素質的教師適合基礎教育,以此確定高校教師教育知識內容、技能培訓的重心。透過調查瞭解到重慶農村教師在學科知識、教學技能等傳統素質要求上體現出了較高的水準,而在新課程改革所強調的一些教師素質,如職業規劃,教育反思等方面則有所欠缺。教師教育中沒有處理好知識傳授與實踐探索的關係,沒有成爲教師工作所需知識和技能最重要的來源,教師教育應該將“最有價值的知識”真正納入課程體系,知識傳授與操作訓練並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

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教師。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只有透過教師的教育教學才能貫徹落實,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努力造就一大批學科結構合理、數量適當、富有活力,具有崇高奉獻犧牲精神的高素質、專業化的農村中小學教師,是提高農村地區教育質量,實現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均衡發展的根本保證。爲了進一步加強地方高師院校對農村中小學師資的素質要求的深入研究,弄清重慶市農村中小學到底需要什麼樣素質的教師,明確地方高校教師教育的知識傳授、技能培訓的重心,更好的爲農村中小學培養合格師資,我們對重慶市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素質與地方高師教師教育情況進行了綜合調查。

本次調查在樣本區內抽取了4所農村學校作爲樣本學校,再在樣本學校內抽取部分教師進行調查。調查以問卷調查爲主,輔之以訪談調查。共計發放調查問卷180份,回收有效問卷15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爲87.8%。本次調查的問卷由課題組自行預先設計。由以下幾個方面問題組成:個人基本情況、教師素質(包括職業規劃、愛崗意識、教育反思、知識及能力構成等)、教師教育情況(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機會提供等)等組成,問卷共計2O個題目,其中18個封閉式問題,2個開放式問題。課題組成員深入被調查學校發放問卷,讓教師當場填寫並回收問卷,並就有關問題訪談部分教師,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素質現狀以及所受師範教育情況進行了瞭解。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目前的素質缺陷

弄清農村中小學教師目前存在的素質缺陷,是明確高師院校知識傳授、技能培訓重心,提高教師教育針對性,爲農村中小學培養出合格師資的前提。我們從教師的職業規劃、愛崗敬業、教學反思、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方面瞭解了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素質狀況。總體來看,教師們在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等方面體現出了較高的水準,但在其他方面的素質上則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現在:

(一)職業規劃意識不強

研究表明,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與其職業興趣相吻合,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並能長時間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疲勞,反之就只能發揮全部才能的20%一30%,還容易感到厭倦和疲勞。-l因此,在選擇做教師職業以前,一定要慎重考慮所選的職業是否與自己的性格、職業興趣相符合,是否有利於今後的長遠發展。選擇做教師以後,也應該繼續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從而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能。透過合理的職業規劃,讓個人與職業高度契合,從而使自己在職業生涯中得到最大發展。但調查顯示,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教師對自己的職業具有規劃,其中有詳細規劃的教師僅佔1.9%,有大致規劃的教師爲27.2%。一半以上的教師思考過職業規劃問題,但沒有着手規劃,在問卷中選擇“考慮過但談不上規劃”這一選項的教師佔被調查教師總數的57.0%,完全沒有規劃和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的教師分別爲8.2%和5.7%。總體來看,教師們的職業規劃意識非常淡薄,絕大多數教師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這無疑會直接影響到教師們的專業發展水平,這是教師素質中的一個需要彌補的缺陷。

(二)職業反思能力不夠

反思是當今教師的一項必備素質,不會反思的教師,他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只能停留在經驗層次,不能成爲真正優秀的教師。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從每天都在進行着的習以爲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爲中發現自身的教學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調查中,教師們對這一點的認識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堅持天天寫反思日記的教師只有2.5%,多數時間寫的只有7.6%,比例都很小。教學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它具有研究性質,甚至要求一有所得就要及時記下,以寫促思、以思促教。而很多教師是有感悟才寫,或者是隻思考但不寫下來,二者分別佔28.5%和51.9%,這必然影響反思的效果,而有9.5%的教師甚至沒有考慮過教學反思這個問題,反映出教師們的反思能力和意識尚有不足,大多數人離成爲反思型教師還有相當距離。

(三)知識結構中實踐操作性知識欠缺

調查中,透過讓被調查的教師自由選擇最想學習、彌補的知識來考察教師們的知識結構。從調查結果來看,教師們最想進修學習的知識是具體教學技能知識,有46.8%的人選擇,比例最高;其次人際公關知識和新課程改革知識也分別有40人次選擇,均佔25.3%,選擇學習文學藝術知識、專業知識、教育學知識、職業規劃知識的比例分別爲18.4%、17.1%、12.7%、6.3%。老師們的選擇從側面反映出,在知識結構中,一般情況下人們最看重的專業知識、教育學知識並不是老師們感覺最欠缺或最需要的知識。這一點從教師最主要的“工作憑藉”調查中也得到了印證,在被調查的全部158位教師中,主要憑藉專業知識豐富開展工作的教師,只有23人,佔14.6%,僅七分之一;主要憑藉教育學理論功底深厚開展工作的只有4人,只佔2.5%:主要憑藉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強開展工作的教師有61人,佔38.6%,達三分之一強。調查表明,教師們最需要的或者說最欠缺的知識是具體操作性的知識,屬於實踐性的知識,這類知識既需要師範院校提供更多的實踐體驗機會,也需要教師個人在實踐中摸索積累。

(四)能力結構中教育設計及科研能力需要彌補

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們最想彌補的能力各不相同,差異較大。其中有29.7%的教師選擇要對教育科研能力進行彌補,在教師們最想提高的能力中所佔比例最大;隨後教師們分別選擇了想彌補教學設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協調能力、調動學生的能力、課堂掌控能力,比例依次爲25.3%、24.1%、23.4%、20.9%、18.4%,各種能力之間比例總體差異不大。這表明,從教師羣體來看,教師的智能體現出了多元化,特別欠缺的能力在不同教師身上表現不同,沒有整個羣體都一致缺乏的能力。這說明教師羣體的能力結構相對均衡,但同時也爲教師培訓帶來了挑戰,這勢必導致難以對教師進行某一種能力的集中培訓。

二、教師教育在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形成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育對教師素質形成的整體影響仍需擴大

作爲一名教師,在師範院校階段所受的教育對其職業生涯影響深遠。但在調查中,相當部分教師認爲大學階段所受教育不能適應工作需要。認爲完全適應的只有2.5%,能適應的只有25.9%,二者合計僅爲28.4%,而認爲不好說的有40.6%,不能適應和完全不適應的分別爲22.2%和8.8%三者合計爲71.6%。與此同時,在對師範學習時專業知識掌握的好壞與幹好工作的關係的認識上,有22.8%的人認爲關係不大,有2.5%的人認爲完全沒有關係,而認爲有很大關係和關係較大的分別只有10.8%和16.5%,表明教師的職前教育總體上還不適應教師工作的需要。 (二)教師教育在教師成長中沒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途徑多種多樣,但調查的結果表明,教師們運用最多的那部分知識並不是來源於職前所受的師範教育,而是職後的工作積累,選擇工作積累的教師有69.6%,遠高於其它途徑,佔第二位的是同事的交流,有29.7%,然後是業餘學習,佔22.2%,接下來是培訓進修和大學學習,均爲13.9%。技能獲取的途徑也類似,認爲教學技能主要是自己在工作中摸索的教師有62.O%,認爲是透過聽課觀摩向同事學習的有54.4%,認爲是工作後參加培訓獲得的有22.2%,認爲是讀師範的時候學校教的有13.9%,還有1.3%的人認爲教學技能沒法學習很大程度上靠天分。可見,師範院校在培養教師中發揮的作用還很有限,可以說教師教育在教師成長中還沒有發揮主導作用,沒有佔據主導地位。

(三)教師教育中沒有處理好知識傳授與實踐探索的關係

教師本身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職業,高師院校在培養準教師的時候,在傳授必要的學科和教育專業知識基礎上,必須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強實踐教學,創造機會讓學生儘可能觀摩實踐。而調查發現,師範院校仍然沒有處理好知識傳授和學生實踐探索的'關係,被調查教師普遍反應在接受教學技能訓練的時候,觀摩實習的機會太少,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認爲觀摩實習機會不夠。除此以外,相對於課堂講授過多,很多人還認爲教育技術運用訓練不夠以及社團活動太少,比例分別爲32.3%和31.0%。

三、教師教育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的應對策略

根據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中存在的缺陷,教師教育應改善課程設定,將“最有價值的知識”真正納入課程體系和培養環節,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解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適應性問題。

(一)完善課程設定,將對教師“最有價值的知識”納入教學體系

透過調查,有58.9%的人認爲對教師們最有幫助的知識是具體的教育教學方法方面的知識,遠遠超越學科專業知識的23.4%、教育學理論知識的18.4%、一般科學文化知識的12.0%,人際公關知識的8.2%。在自己需要拓展的知識方面,選擇應該開設社交禮儀方面的課程的教師最多,有44.3%;其次是認爲應該開設人文社會學科,有42.4%,認爲應該開設自然科學基礎的有32.9%,另有13.3%的教師認爲應該少開課程,多些自由支配時間,還有8.2%的教師選擇開設其它課程。而我們目前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各部分的權重並沒有完全體現這一點,導致教師教育在教師素質形成中的作用沒能充分發揮。教師教育應該瞭解對教師最有幫助的知識,並據此提高教師教育的針對性。人類積累的知識無邊無涯,進入課程的知識必須是對培養所需人才最有幫助的那一部分,教師教育應該將對未來教師“最有價值的知識”作爲重點納入課程體系之中,讓教師教育成爲教師工作所需知識來源的最重要途徑。

(二)改善培養方式,知識傳授與實踐訓練並舉,提升學生的臨牀實戰能力

教師職業是一項臨牀操作性很強的職業,從業者既要有豐厚的知識儲備,也要有高超的操作技能,教師教育必須改變長期以來注重知識傳授忽視臨牀技能訓練的傾向,加強實踐教學。在調查中,有70.9%的教師認爲要當好教師,大學階段最主要的準備應該是鍛鍊個人的組織表達等綜合能力,認爲要認真對待實習演練和上好教師技能課的教師均爲28.5%,23.4%的教師認爲要擴大眼界,有3.8%的教師認爲當好教師不需要特別準備,關鍵靠天分。在提高教育教學技能方面,51.3%的教師認爲要多提供機會觀摩優質課,44.3%的教師認爲應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40.5%的教師認爲應開展小型教學實戰演練,34.8%的教師認爲應進行教學案例分析,21.5%的教師認爲要分析中小學教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後,中小學課程教育教學情況發生了很多變化,現在很多教師不適應新課程改革,是否需要在教師職前教育中予以應對,調查結果顯示,有32.9%,即接近三分之一的教師認爲非常有必要在師範院校開設新課程改革方面的課程,有19.3%的教師認爲有較大必要,有26.6%的教師認爲有必要,三者合計,傾向於開設新課程改革課程的教師佔78.5%。

(三)明確教師職業的核心要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

師範院校應該弄清當教師最主要的條件是什麼,據此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在對教師最有幫助的能力方面,調查顯示有32.9%的教師認爲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能力,比例最大,其次是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掌控能力,分別有29.1%和28.5%,接下來是語言表達能力27.2%,人際協調能力16.5%。同時教師是一種專業,培養教師專業意識是做好教師的一項重要準備,調查中,相當部分的被調查者認爲師範院校對專業意識的培養不夠,由於長期以來,教師的專業性一種受到懷疑,學生專業意識也一直沒有被重視,在教師工作專業性要求日益提高的情況下,教師的專業意識培養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專業意識應該成爲師範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師範院校通常更注重學科專業知識訓練,這顯然是不夠的,我們的教師教育培養體系應該進行大力改革,使之真正成爲教師工作本領的最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