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需求觀念促進科技發展

學問君 人氣:2.6W
論需求觀念促進科技發展

  論文關鍵詞:科技發展;需求觀念;
  
  論文摘要:
需求觀念促進科技發展。首先,人類的基本需求促進科技發展。其次,我國古代道家需求促進科技發展. 

  需求觀念是科技發展的根據,由較低層次的社會需求向較高層次的社會需求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以人類社會的基本需求爲例,衣、食、住,行四個方面都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其次,我國古代道家在滿足自身長生不老,羽化成仙的特殊需求過程中的不斷探索和發明,對促進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也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人類基本需求觀念促進科技發展
  
  (一)食物需求促進科技發展
  民以食爲天。這是人的基本需求當中最基本的一項。當原始的靠採集的方式果腹充飢不能滿足人類需要的時候,人們爲了生存和繁衍所面臨的最重要問題莫過於如何取得食物。當人們從對野火的恐懼中鎮定下來,第一次有目的地從自然之火中去探取火種,留爲己用時,這時候的人,就早已走上科學性人羣的道路上了。“正如工具是科學和科學的基礎,火也就是化學科學的基礎。最先出現的是十分簡單而基本屬於化學實踐的烹煮法。從這個看來幾乎是偶然的用火法,首先才引出須要更特定地可控制的科學的燒窯法,以及此後的煉製金屬法。在枯枝上烤肉,或甚至用灰燼燜植物根莖,都無大困難,但煮沸就給人一個現實難題。由於此問題的解決,就註定跟來幾次大進步。最早的聰明立意是用革制的桶,或不漏水的筐,盛水於內,再投入燒熱的石塊,來燙熱水。在史前時代野宿地點周圍曾發見因驟冷驟熱而破裂的這類石塊。可見關鍵性的發見乃是在筐外塗上厚泥層可以放在火上烤,……人類上一項偉大的創造——陶器,就是這麼產生的。
  人們爲了採集植物和漁獵可食動物,在觀察和行動中獲得的有關植物的狀態和動物的習性的知識,就成爲現代生物科學的起源和基礎。在獵獲動物前後的巫術儀式上在地上和牆上繪的獸畫,後來又出現的雕塑和雕刻中不僅有動物的外型,還有骨骼、心臟等器官。這意味着解剖學的誕生。“我們確實依靠原始生活中生物學方面t纔有用圖達意的一些技術。這不但是視覺的源泉,也是圖形符號、和書契的源泉。後三項具備,才使唯理科學成爲可能。”
  
  (二)服飾需求促進科技發展
  在“衣”方面,聖經裏說亞當和夏娃是因爲偷吃了“禁果”知道了羞恥而穿了樹葉遮體,雖然這只是神話傳說,但也有其現實的基礎。衣服,哪怕最初簡陋到僅僅是樹葉和獸皮,也是因爲人類遮體和禦寒的需要而應運而生的。然而,在現代社會,這兩個需要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開始側重於自身的需要,衣服就開始更多地擔當起人們裝飾自身的功能。人們拒絕單一的樣式和色彩,不斷變換服飾風格。首先從衣着結構上來看,由過去一衣多季講究耐穿的單一型,轉向了追求新穎、高檔、美觀的'多樣型;由簡單型、單層次、一衣多季,向複雜型、多層次、一季多農的方向發展。其次就服裝的式樣和型號來說,也由單一化轉向多樣化:由封閉式、色彩單一、男女不分的情況向開放式、豐富多彩的時裝發展。
  不僅如此,當代人們對服飾還有安全的需要。因爲服裝中如果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有害的重金屬元素及熒光增白劑超標,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人們越來越傾向於用純棉布料取代化學纖維,對於人造絲、彈性纖維、人造纖維等非自然材質則強烈牴觸。純棉製品於是大行其道。新科技甚至發明了“彩棉”服飾來滿足人們對於安全的需要。
  除此之外,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崇尚品牌、追求時尚、注重品位就成爲其內心的需要。家凡勃倫的消費理論認爲,服裝檔次的高低是一個人修養、氣質、風度的重要體現,關係到社會和周圍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在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崇尚品牌、追求時尚、注重品位就成爲人們的內心需要。現在人們的品牌意識較強,服裝消費檔次提高,各類服裝佔有率出現向少數品牌集中趨勢。
  
  (三)居住需求促進科技發展
  在“住”的方面,現在人在居住方面已經遠遠不滿足於傳統上遮風避雨,安魂入夢的需要,人們的注意力也由傳統的臥室,廚房轉向起居室,廚衛的設計和設備,房子也由傳統的一廳轉爲兩廳,一衛轉爲雙衛。在現在建築中,擴大起居室,採用地熱技術,選地在山水間,都是爲了迎合人們對於住的更寬敞,更舒適,更多陽光,更美景緻的需要。建築現多傾向於低能耗,綠色環保,也是爲了滿足人們對於健康安全的需要。
  
  (四)出行需求促進科技發展
  在“行”的方面,人類根據的需要,透過科技發展,創造了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火車、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問世,使千山萬水的距離大打“縮短”,電報、電話的發明使用,使全世界的人能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二、道家自身需求觀念促進科技發展
  
  (一)煉丹觀念促進了化學科學的發展
  中國古代化學產生於煉丹的過程。煉製外丹是道家求長生的主要方法,它是用爐鼎燒煉鉛、汞等礦石物或草木藥,以製成供服食的仙丹。煉製外丹的過程就是各種無機化合物之間重新組合、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道士們鍊金燒丹的同時也在從事着化學工作,在大量的實驗中,他們逐步積累了對物質的化學性質的認識,成爲實驗化學的先驅。煉丹術不僅爲中國古代化學的發展積累大量經驗,更總要的是,它還發明瞭火藥。
  
  (二)長生不老觀念促進古代科學學的發展
  衆所周知,道士煉丹是爲了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但往往服食丹丸後會發生中毒事件。古代很多人都是因此中毒而死。不得已,煉丹家開始在丹藥中加入草木植物,也因此發現了新的藥物以及藥物的新藥性,豐富了的內容。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他們正在開闢一個新的重要科學領域——製藥學。
  
  (三)煉丹觀念促進古代礦物科學發展
  爲了成仙,就需煉丹,煉丹就需採集、認識各類礦物質,硫、汞、鉛、砷等等。在煉燒過程中更認識到這些礦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例如汞易昇華,硫易氧化。爲了煉丹還需製備良好的工具,如鼎、爐,二者皆需耐高溫。道教徒在煉丹過程中爲了防止鼎內的一些氣體跑出以影響丹藥之仙效,或爲了阻止外部的空氣進入,與鼎內的丹砂發生氧化反應等,遂想到用一種物質來密封鼎器之口,以達到上述目的。他們發明的這種密封物質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水泥——六一泥。它的主要原料有:含硅、硅酸鋁及氧化鐵、錳、鈣的赤石脂礦石,含硝酸鹽、氧化鋁、氧化鎳等的滑石,含碳酸鈣、磷酸鈣和硫酸鈣等的牡蝠,還有含硫酸鋁等的礬石等等。從六一泥的原料配製可以看出,道士們已經瞭解到某些礦石的性質,並開始利用它發明製造其他物質。總之,煉丹者在煉丹過程中逐漸認識了更多的礦物質,掌握了它們的各種性質。這就爲中國古代礦物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所以,李約瑟在研究中國古代有沒有科技的過程中,曾對道教在中國古代科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加推崇。甚至將“道”與古希臘家赫拉克利特所說的“邏各斯”相提並論,認爲它們都是事物的規律。他認爲,道教的“無爲”並不是要人們無所作爲,而是要人們“不做違反自然的活動”。道家對道的把握,要求減少運用通常的知識到極點,達到無爲的地步,方能獲得大道,這似乎有點要求超出平常的創造性思維的意思。道教依靠對這種思想和追求的把握,透過煉丹發展了中國古代的科技。
  
  結語
  

  綜上所述,需求觀念是科技發展的巨大推動力。無論是人類的基本需求觀念,甚至人類某方面的特殊需求觀念,如道家需求,對科技發展都自覺或不自覺地起着某些促進作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