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英語教學中學生情商培養的幾點思考

學問君 人氣:7.33K

摘要:情商是心理素質教育的核心部分。有意識地培養、訓練、提高學生的情商已成爲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全新課題。本文探討了情商的內涵以及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商。

對英語教學中學生情商培養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商;培養


  一、提出問題
  隨着社會生活資訊化和經濟全球化,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促進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是21世紀教育的主要任務,而發展學生美好、積極的情感,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則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情感教育”已倍受社會廣泛關注,與此相對應,情感智商,即“情商”的研究引起了教育界和心理學界的極大興趣。情商是心理素質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生存、競爭、發展的重要能力。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提高其智力水平的同時,有意識地培養、訓練、提高學生的情商,也就成了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全新課題。
  二、情商的基本內涵
  情商(Emotion Quotient縮寫爲EQ),也叫情感知商,它是相對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縮寫爲IQ)而言的心理學概念。它反應的是一個人把握和控制自己情緒,對他人情緒的揣摩和駕駛,承受外界壓力的能力,不斷激勵自己和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屬於人的非智力因素的範疇。1990年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得·薩絡維(Peter Salvoey)和新罕布什爾大學的約翰·梅耶(JohnD·Mayer)教授首先提出“情感智商”這一概念。1995年,美國心理學博士戈爾曼(Daniel Coleman)繼承了薩洛維和梅耶的觀點,把情感概括爲五方面的能力:認識自我情緒的能力;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情緒的能力;瞭解他人情緒的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現代教育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與否,20%取決於智商,而80%取決於情商。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具有較高的智商外,其所擁有的樂觀積極的人生觀,堅忍不拔的毅力,良好的壓力調適技巧和人際關係,以及是否有進取心、自信心、恆心等良好的意志、性格和心理品質都是不可缺乏的成功要素。而這些成功的要素基本上都屬於情商的範疇。戈曼教授提出這樣的結論:“平庸之輩往往由於人格的缺陷,而非智力平庸”。上述對情商概念的分析和介紹,使我們對情商與智商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首先,智商不能代替情商。當代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視孩子智力的投資與開發,甚至認爲智力發展水平決定了孩子的一切,把智商看作孩子成才的唯一條件,過分關注孩子的智力開發,往往忽視了孩子的“信心”、“樂觀”、“毅力”、“興趣”、“與人合作”等非智力範疇的情商對孩子學習的巨大影響。大量事實表明:智商高只能爲學習提供良好的智力條件、並不等於能學好知識,智商是一種潛在的能力,這種潛能發揮得如何還要看他的情商能力,許多孩子在孩提時代被認爲智商的“神童”,長大後並不一定成才。同樣道理,許多顯赫的大科學家,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等,他們的智商也只不過是中等水平。所以,人的自然智力很難改變,但人的情商可以透過在漫長的生活學習歲月中得到培養和造就,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不斷得以提高。
  其次,情商是學生適應社會生存、競爭、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質,是學生獲得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在學校中學習成績平平,但在各項活動中比較活躍的一些學習,走向社會後往往出類拔萃,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情商高於一等。
  再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智商與情商之關並不是互相矛盾、互相對立的,是人的智能的兩個側面。只有兩者有機結合、協調發展,才能使一個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最終走向成功的人生。
  目前,情商的教育和訓練已作爲一項全新的任務,擺在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在現實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情商的培養和訓練,是提高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一條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