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利用網絡教學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探討

學問君 人氣:2.71W

論文摘要:如何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現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和發展使得大學英語教育逐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教師與學生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教學與自主學習,成爲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就近年來國內外在學習者自主這一領域所做研究基礎上對網絡教學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給予了肯定,並對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探討。

關於利用網絡教學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探討

一、引言

現代資訊技術使教育從觀念、模式、方法上產生一系列轉變。我國教育部提出要推進資訊化教育:以計算機多媒體爲核心的教育技術在學校的普及與應用;組織學校上網,利用網上資源;開辦遠程教育,提供廣泛的學習資源,不斷滿足社會成員接受終身教育的需求。顧日國教授曾以“從課堂教學到遠距離教學、再到網絡教學”爲題,比較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與利用遠距離傳播手段及網絡手段的教學模式,認爲現代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對現代英語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創造了積極的條件。香港大學應用語言學教授DavidNtam也指出,現代科技,特別是因特網的發展將外語教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的反映,不同的教育觀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受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原則影響,一直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講”這種英語教學模式爲主,其結構是“講—聽—讀—記—練”。其特點是對課文進行分析講解,向學生輸人某種語言形式,然後讓學生反覆操練,教師耗費大量時間進行分析研究而透過黑板等傳統教學工具傳達的資訊量有限,學生更沒有時間和語言環境把所學內容付諸實踐,他們雖然透過教師的分析講解掌握了大量的語法知識卻不能將之轉化爲語言交際能力。另外,由於條件的限制教師的教學是在同水平的模式下進行無法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樣成績優秀的學生感到教學的不足,而成績較差的學生感到力不從心,這樣的教學必定影響教學效果,不利於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語言學習的主體應該是學生,“以教師爲中心”忽視了學生獨立思考獲取知識的能力,忽視了對其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壓抑了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思維。

二、網絡技術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的新模式

對大學英語教師而言,最主要的任務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使我們的大學生畢業後能夠掌握社會所需要的語言能力,只有不斷變革才能適應這一需要。教育部頒佈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了對當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師應要大量使用先進的資訊技術,積極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推進計算機及網絡英語教學,使課堂設定體現個性化,自主化,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這對英語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極大地挑戰;要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也不能放棄自己的協作地位(胡壯麟,2004)。

1.網絡環境下的課堂英語教學的新模式

網絡教學的理論基礎是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形成的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環境刺激,自我發現,與原有知識相互作用,重新構建知識等主要環節。建構主義理論完善了早期的認知理論,它既強調學生是意義的主動構建者,是核心,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培養語言綜合技能的輸出環境,在此環境下教師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互動,既要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所以我們仍然要強化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教師的備課尤其是電子教案的準備尤爲重要,如何設計、編排,如何利用網上資源使教學內容更豐富,使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各項技能都能得到訓練和運用,這都要求任課教師的備課比以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要求更高。教案內容包括課文的背景知識,教材的重點、難點,詞彙和短語的解釋,相關的討論題,課後的練習以及大量的補充材料,如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相關文化風俗的知識介紹,英文歌曲,英語幽默故事,電影剪輯等視聽材料。其包含的資訊量是傳統教學模式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