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醫學影像學教學的現狀與改革

學問君 人氣:2.14W

【摘要】  目的 探討醫學影像學的現狀和教學改革措施。方法 分析現代醫學影像學的特徵和傳統醫學影像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的措施。 結果 透過修訂醫學影像學專業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加強醫學影像學學科建設與課程體系的改革,促使優化課程羣的形成。結論 形成以放射診斷學爲核心、以多媒體教學爲主要教學手段的醫學影像學課程體系,更有利於培養醫學影像學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醫學影像學教學的現狀與改革

【關鍵詞】  醫學影像學 教學 改革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medical?imageology teaching and ods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edical image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were analyzed, the modified measures were then ltsWith the amendment of the teaching plan and progra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course system reform, the optimized course group was lusionImproved course system of medical imageology,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diagnostic radiology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greatly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students major in medical imageology.

    [KEY WORDS]medical imageology; teaching; reform

    醫學影像學是一門以影像爲主的實踐性很強的醫學學科,是介於基礎醫學與臨牀醫學之間的橋樑學科,如何使學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的同時,提高對影像圖像的獨立分析與判斷能力,爲今後更好地勝任臨牀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近幾年來,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 醫學影像學成爲臨牀醫學中發展較快的一門學科,在臨牀工作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20年來從傳統X線診斷學到現代醫學影像診斷學經歷了巨大的發展和變化,該課程的教學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支筆就可以完成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21世紀教學的需要。因此,醫學影像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如何高質量地完成現代醫學影像學的教學成爲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鉅的任務。

    1  現代醫學影像學的特徵

    1.1  現代醫學影像學教學的內涵在不斷豐富

    自1895 年倫琴發現X線以來的百餘年間, 放射學經歷了巨大的變化, 隨着B超、CT、MRI、ECT 和 DSA 等技術的出現和介入放射學的興起, 放射學已發展爲診療兼備的現代醫學影像學。

    1.2  醫學影像學發展日趨強勁

    隨着計算機技術在醫學影像學中的廣泛應用,醫學影像診斷已從顯示宏觀結構發展到反應分子、生化水平的變化;從顯示形態改變到反映功能變化;從單純診斷向治療方面發展。尤其超聲醫學在現代醫學四大影像診斷技術(CT、MRI、同位素掃描和超聲醫學)中發展更爲迅速,在各種影像診斷學中,以其儀器體積小、便於移動、價格相對便宜、對人體無創傷以及可以重複檢查等優點,受到醫學界的高度重視。由於各種電子探頭相繼問世,計算機前處理和後處理能力不斷增強,以及數字化處理的實現,使圖像質量、儲存、編輯、轉錄的能力有了極大提高。現在超聲探查的途徑已從體外進入到腔內、血管內;超聲診斷儀已從超聲診斷室進入了手術室、監護室、急診室。目前,胎兒超聲、經顱超聲、血管內超聲、心腔內超聲、體內超聲、介入超聲、三維超聲已取得或正在取得驚人的進步。 隨着影像診斷技術不斷提高,目前醫學影像學在臨牀應用日趨廣泛,且臨牀地位日趨重要,專職從事醫學影像學診斷的醫務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隊伍也日益壯大。

    1.3  醫學影像學是一門涉及學科知識面廣的綜合學科

    醫學影像學從內容上涉及到了內、外、婦、兒等多門學科、多個專業,這就要求不論教師還是學生應有一定的廣度醫學知識面。①解剖是基礎:影像聲像圖實際上就是人體各組織聲阻抗的分佈圖,各種檢查方法都是以人體不同部位和斷面成像爲基礎的。因此, 只有熟知大體解剖,瞭解正常斷面解剖,樹立平面和立體觀念,才能正確認識正常組織的圖像和鑑別異常圖像,並能對病變做出準確定位。②病理是關鍵:各種疾病都有其病理與生理的改變,組織和臟器的不同病理生理變化決定了超聲波對其的不同反射,從而表現出不同特徵的聲像圖。因此,掌握病理學與生理學知識對疾病診斷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一些比較難鑑別的.病變,把聲像圖與其病理生理改變結合起來分析,往往能得出更加符合臨牀的正確結論。③臨牀是目的:影像診斷的目的是爲臨牀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然而影像診斷入門容易,精通難,一個好的影像診斷醫師必須熟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多方面的臨牀知識,瞭解各科有關疾病的臨牀表現、實驗室檢查,這樣纔有可能更全面地分析臨牀提出的主要診斷問題,從而避免出現漏診誤診。

    2  傳統醫學影像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2.1  教材、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目前的教學需要

    《醫學影像診斷學》是影像學專業與7年制臨牀醫學專業的主要課程,《醫學影像診斷學》授課一直使用吳恩惠教授、張雪林教授、汪紹訓教授、HOLGER  PETTERSSON教授等主編的教材。這些教材的特點是以疾病爲主線,深入介紹各系統中各個器官不同疾病的不同影像學(X線、CT、核磁共振和超聲醫學)表現。目的是使學生對一種疾病的影像診斷有一個全面、完整的認識,這似乎對於培養學生能全面而系統地掌握醫學影像診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綜合多種成像技術進行疾病診斷的能力有幫助。但是,醫學四大影像診斷技術多年來在國內外大中型規模的醫院,不論是在學科設定方面還是從事專業技術人員方面早已形成各自獨立的學科,如放射科、超聲科、核醫學科等。這不僅僅大大提高了這些學科的臨牀醫學診斷水平,也大大提高了這些影像診斷技術的臨牀地位,而且使得這些影像診斷技術在各自領域內發展異常迅猛。目前,核醫學教學不論是教材還是教學設定早已從醫學影像診斷學中獨立出來。而超聲醫學仍然與CT、核磁共振、X線在教材與教學設定上融合在一起。因此,我們認爲目前所沿用的《醫學影像診斷學》教材、教學模式既不適應各影像學科或從事這些學科的技術人員專業獨立性的特點,也無法滿足目前的教學需要,教學體制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