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臨牀醫學專業醫學影像學教學體會

學問君 人氣:2.99W

摘要:對於臨牀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影像學學習時間較短,加之不是自己的專業課,如何達到影像學的最佳學習效果,一直是臨牀教學中較爲關注的問題。針對臨牀醫學專業學生的特點及影像學教學的特殊性,透過多種教學方法的探討,旨在提高醫學影像學的教學質量。

臨牀醫學專業醫學影像學教學體會

關鍵詞:臨牀醫學專業;醫學影像學;教學方法

醫學影像學是透過各種成像技術,反映人體解剖、病理與生理的一門醫學橋樑科學。隨着技術進步,教學方法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學方法也由原來的板書、膠片發展到以多媒體教學爲主。這些變化,推動了影像學教學方法的改進。但對於臨牀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影像學基礎相對薄弱,影像學學習時間較短,加之不是自己的專業課,如何達到影像學的最佳學習效果,尚需要進一步探討。結合教學實踐,有如下體會。

1、從思想源頭抓起,向學生闡明醫學影像學在臨牀診斷中的重要作用

部分臨牀醫學專業的學生認爲自己將來不會從事影像診斷工作,把醫學影像學當作是一門輔助課程,從思想上對影像課程不夠重視。因此,在開始講授醫學影像學課程時,首先就要向學生講明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結合臨牀相關案例,讓學生知道醫學影像學在臨牀診療過程中發揮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現代醫學對疾病的診斷越來越多地依靠影像學檢查手段;要告知學生醫學影像學涉及到所有的臨牀專業,它不僅能提供診斷資訊,還是選擇合理治療方法、評價治療效果、預測患者預後的重要依據,從而使學生在思想上提高對醫學影像學學習的重視。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

2.1 正常影像解剖是教學的基礎醫學影像學是研究活體組織器官形態功能的臨牀醫學,各種醫學影像檢查都是以人體不同部位和器官的大體解剖及斷層解剖作爲基礎。只有掌握瞭解剖學知識,纔有可能鑑別正常、異常或變異,纔有可能確定病變的部位及病變累及的範圍,協助臨牀診斷和治療。在講解疾病之前應首先複習解剖基礎。對於臨牀學生來說,大體解剖相對熟悉,而對於斷層解剖及影像解剖相對陌生,所以,在教學中,大體解剖大體講解一下,這是普通放射學的基礎,應在斷層解剖及影像解剖之前講解。授課重點應集中在斷層解剖和影像解剖,這是CT、MRI的基礎,結合影像圖片,培養學生的影像概念,對影像產生感性認識。

2.2 病理特點是教學的重點病理改變是疾病發生的.基礎。醫學影像成像是透過器官組織的密度、回聲及信號的改變等來反映病變的存在,而這些改變正是反映了疾病的病理過程及程度,因此熟練掌握病理學改變對徵象分析、疾病診斷和鑑別診斷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中,將病理基礎與影像學徵象聯繫起來將有助於學生對所見徵象的理解和掌握,繼而對疾病做出初步診斷。

2.3 突出重點、難點及常見病、多發病講解對於教學內容,應提前做好計劃。針對臨牀醫學專業的特點,應當做到“有的放矢”。講課內容應當有所側重,對什麼內容重點講、詳細講,什麼內容簡單介紹,哪些內容讓學生自學,做到胸中有數。每個章節、每個系統都有常見病及多發病,對於住院醫師來說,能夠對多發病、常見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就可以基本完成臨牀工作。所以,對於臨牀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講,教學重點也應放在常見病、多發病講解上,這樣不但有利於學生的理解掌握,而且明確了學習重點,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他內容可以讓學生根據工作需要進一步學習。

2.4 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醫學影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講授影像診斷學的基本原則和診斷步驟時,儘量採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採用問題式(PBL)、啓發式(案例引導,Case—base learning)、討論式(分組討論,Workshop)等教學方式相結合,力求做到深入淺出、由點到面,循序漸進,先分散後集中,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與靈活多樣的方式讓學生加深理解,逐漸學習掌握 。結合解剖學、病理學、內科及外科學等相關知識,對疾病的影像學徵象、產生原理、臨牀表現,甚至治療加以講述,使學生掌握疾病的影像學診斷,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熱情,加深對影像的認識。透過開展臨牀教學和問題啓發式教學與討論式相結合,儘可能爲學生提供真實基礎的學習環境,使其瞭解自己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助於培養學生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的能力,從而提高影像教學的效果。另外,下課前強調當天的重點教學內容,適當佈置課後作業,下次講課時對上次重點內容進行回顧,並請學生作答,也能進一步強化學習效果。

2.5 注重教學實用價值,提高教學質量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在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同時,也能有效提高臨牀專業學生學習醫學影像學的實用價值,讓學生學有所用。對於臨牀專業學生來說,學習合理選擇與臨牀患者相關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也是實習課的重點。透過對不同設備及檢查手段適應症的講述,讓學生掌握合理運用適應症與醫學經濟學相結合的原理,針對不同疾病設計相應合理的檢查流程。能夠在填寫檢查申請單時依據檢查目的選擇合理的檢查部位及檢查手段。

2.6 徵求學生意見,適當採取學生能夠消化理解的教學模式 、由於臨牀學生影像基礎相對薄弱,採取學生能夠消化吸收的教學模式相對比較重要,因此,可以徵求學生意見及建議,採取適合學生的靈活教學方法,將會事半功倍。例如,有的學生喜歡多看圖像,在上理論課時就可以拿出較多教學片講解,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然後經過課後進一步的複習理解,實習課時學生接受會更加容易。

3、選擇合理的考覈方法

醫學影像學考覈的形式比較單一,多是限時筆試,閱片考覈也僅限於給出圖片寫出診斷及診斷依據。針對臨牀專業的學生,考試的連貫性不強,容易造成考前死記硬背就能輕鬆過關,但對於醫學影像學內容的理解不深。所以,考試成績要以期末閉卷考試成績爲主,並結合平日實習課中的表現,將實習課中學生的表現打分並計人最終學科成績中。這樣,在綜合評價學生能力的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對臨牀醫學生的教學中,首先回憶解剖學基礎,然後對疾病的病理改變做出闡述,在此基礎上,透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講解病變的影像學徵象,幫助學生吸收理解。結合合理的考覈方法,提高學生學習醫學影像學的積極性,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這也是醫學影像學教學不斷追求的最大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春,徐凱.醫學影像學教學體會[J].醫學教育探索,2008,7(5):505—506.

[2]林麗.新時期精品課程背景下臨牀技能學教學改革的思路[JI.現代醫藥衛生,2008,24(3):467—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