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現狀與改革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2.14W

實踐教學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崗位操作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實踐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透過分析目前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實踐教學意識淡薄、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考覈方式不科學、優秀師資匱乏和基地落後等,提出了管理會計實踐教學改進的具體措施,即:強化實踐教學意識、豐富實踐教學內容、運用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方法、建立多元的實踐教學考覈方式、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踐基地建設。

《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現狀與改革探討論文

《管理會計》是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該課程實踐教學是透過一定的教學方式方法,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管理會計實踐活動,使學生從中接受教育、培養直觀經驗認知,促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融通,強化管理會計應用技能,提高會計業務綜合素質的一種教學活動[1]。透過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學生能夠親身體會管理會計理論在企業工作中的實際應用與實務操作,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管理會計應用技能、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爲社會培養應用型管理會計人才。然而,目前我國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環節還較爲薄弱[2],在實踐教學意識、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問題,必須進行改革和完善。

一、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現狀

1.實踐教學意識淡薄。專業教師對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不夠重視,實踐教學意識淡薄,在教學中主要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計劃中,雖然安排了一定課時的實踐教學,但多數教師不夠重視,把實踐教學當作課堂教學的一個輔助環節而輕視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在該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做一些練習題。

2.實踐教學內容陳舊。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一般是進行案例分析。爲了與理論教學內容相匹配,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所採用的案例通常是針對理論教學的知識點而安排設計的。當前,管理會計理論教學主要講授成本性態、本量利、經營決策、長期投資決策等傳統管理會計知識。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些傳統知識無法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

3.實踐教學方法單一。管理會計實踐指導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主要是以講授式和灌輸式教學方法爲主[3],很少以學生爲中心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在實踐教學中,一般採用課內實訓,要求學生根據給定的案例資料進行分析討論,並提交實訓報告。課內實訓能夠強化和鞏固學生所學過的管理會計理論知識,但由於實訓資料和企業實際情況存在差距,難以模擬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真實情境。同時,在這種實踐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被動學習,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依據教師的講授進行實務操作,遇到問題就求助教師,不善於自己思考,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實踐教學考覈方式不科學。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考覈方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對課程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的考覈評價一般是根據學生提交的實踐報告,由任課教師自行組織和評定,缺少具體明確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同時,考覈內容仍側重於課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少對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進行考覈,這也導致學生對課程實踐教學環節不重視。另外,學生的實踐成績多以平時成績方式計入課程總成績,且佔比很小,對學生的課程總成績不構成實質性影響,無法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

5.實踐教學優秀師資匱乏。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是組織管理會計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實務操作的主體。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實踐經驗直接關係到學生對實踐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把握,是影響實踐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應配備專業會計理論基礎紮實、實務操作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但是,多數教師是應屆畢業後直接到高校任教,其本身對管理會計崗位技能接觸就少,對企業崗位工作中的管理會計問題認識不足,缺乏將管理會計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的經驗和能力,導致無法爲學生提供切實有效的課程實踐指導,不利於該課程實踐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6.實踐教學基地落後。實踐教學基地是進行實踐教學活動、訓練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包括校內和校外兩類。校內實訓基地主要是依託學院專業學科所建立的實驗教學中心,主要有會計手工、會計資訊系統、會計電算化等校內實驗、實訓室,爲管理會計課程的實踐教學活動提供了硬件條件。但是,這些實驗、實訓室配備的主要是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的實驗教學軟件,缺乏管理會計課程的實驗教學軟件。校外實踐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規模且相對穩定的可供學生參加校外實踐教學活動的場所。限於多種因素,學校很少或很難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學生主要是透過個人或家庭關係聯繫實踐基地。

二、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改進及實現路徑

1.強化實踐教學意識。管理會計課程的實踐教學是鞏固管理會計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應用型管理會計人才的重要環節,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務操作能力。

安排科學合理的課程實踐教學課時是保障實踐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時間前提。學院和系部應高度重視管理會計課程的實踐教學,根據會計學或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和適當增加課程實踐教學課時。

管理會計實踐教學是整個課程教學過程的重要一環,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理論聯繫實踐、培養學生實務操作能力的重要平臺。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應強化實踐教學意識,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也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

2.豐富實踐教學內容。隨着管理科學理論的不斷髮展,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形成了許多新的管理會計理論,如戰略管理會計、作業成本法、環境管理會計等。應根據管理會計理論的最新發展動態,安排和豐富實踐教學內容。

同時,要及時更新管理會計課程的實踐教材。實踐教材是實踐教學內容的物質載體,直接關係到實踐教學質量、實踐教學效果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應按照人才市場對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特點、管理會計崗位的工作要求,及時篩選、補充和更新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

3.運用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方法。在管理會計骨幹課的實踐教學中,指導教師要打破傳統的以講授爲主的教學方式,運用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方法,包括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實地考察法等,並以學生爲中心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指導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網絡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向學生演示企業管理會計的實際工作情況,或者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實地考察,深入瞭解管理會計實踐活動。

同時,指導老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發現實踐過程中的問題。針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指導老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並結合所學的相關理論知識,主動收集相關資料分析、解決問題。透過學生的主動探究,激發學習興趣,促使學習方法的轉變,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

4.建立多元的實踐教學考覈方式。實踐教學的考覈評價是檢驗實踐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手段。應用型管理會計人才的實踐教學考覈不僅僅考覈學生對管理會計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要考查學生在管理會計崗位上的實務操作技能、應用能力等。

實踐教學考覈可採用現場操作、口試答辯、考試、實踐報告評閱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着重考覈實務操作技能和實踐報告的撰寫能力。實踐教學指導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態度、參與實踐活動的情況、實踐報告的完成情況等方面,及時做好實踐現場記錄,並認真批改實踐報告,進行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成績的評定。同時,要提高實踐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所佔的比重,激發學生參與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的熱情。

5.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可以從三方面着手。

一是按照實踐教學的目標制定具體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用政策規定來鼓勵教師自覺深入到企業一線熟悉具體的管理會計崗位工作,進行實踐技能操作,提高理論教師的實踐能力。

二是加強校企合作,根據企業管理會計實務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企業和教師共同擬定研究課題,以教師爲主導開展課題研究。透過課題研究,能夠提高教師將管理會計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的意識和能力。

三是應加大對實踐教師的培養和引進力度。比如,可以邀請在管理會計崗位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工作人員,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或者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管理會計人士直接擔任實踐教學老師,具體指導學生的實務操作技能等。

6.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是供學生參加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重要平臺,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爲發揮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促進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應加強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

應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和實驗、實訓室的建設。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引進先進的實驗設備、實踐教學輔助設備和管理會計教學軟件等,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共同建設校內實踐教學實驗室。

要加強校企合作,在校內外共建實驗室和實訓室。應與當地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讓企業成爲高校的實踐教學基地,培養學生的管理會計綜合應用能力和職業崗位能力,同時也爲企業輸送優秀人才,共創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