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藝術類大學生班級化感恩教育論文範文

學問君 人氣:7.25K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藝術類大學生班級化感恩教育論文範文

  心理學研究認爲,個體感恩意識不僅是道德層面的內容,其深層次的影響因素在於“感戴”這一個體心理加工過程,即個體傾向於以感恩情緒來回應他人幫助的一種穩定、跨情境的特質性情感。感戴水平高的個體傾向於將積極結果歸因於“許多人的努力”,更能夠領悟到他人的幫助與支援,也會有更多的感戴情緒,對社會有更加積極正向的認知。相反,感戴水平低的個體傾向於將積極結果歸因於自身,對於社會支援的體認與感戴情緒就會較少。國內感恩教育的相關研究多以綜合類大學生爲對象,研究方向多從感恩教育環境、感恩文化建設、感恩教育載體等理論角度出發,對於感恩教育實操性工作模式的研究鮮有涉及,以藝術類大學生爲對象的感恩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藝術類大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藝術創作工作,影響的是社會羣體的精神層面,如果創作者本身不具備感恩品質,其作品也只能是冷漠理念的傳遞。目前,大學感恩教育尚未課程化,因此班級就成了此項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而班級因對學生具有特殊意義,也有着開展感恩教育工作的優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探索藝術類大學班級化感恩教育的模式是必要、可行且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對於大學感恩教育的研究也是一項重要補充。本研究選用國外相關研究中較爲成熟的感戴問卷,選擇性別、生源、民族、年級、專業、是否獨生子女、是否單親家庭、是否學生幹部、是否參加過志願服務等多個背景變量,以浙江某藝術高校學生爲樣本,考察大學生在各個背景變量上呈現的感戴特點,在調研數據的基礎上,結合感戴心理加工過程的特點,從提升個體感戴水平的角度來探索班級化感恩教育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採用整體隨機抽樣方法,分別從造型學院、設計學院、傳媒動畫學院、建築學院等四個二級分院抽取被試,共獲得有效被試652名,其中男生204名,女生448名;大一學生182名,大二學生219名,大三學生150名,大四學生101名;造型專業學生220名,設計專業學生232名,建築專業學生168名,傳媒專業學生32名;漢族學生626名,少數民族學生26名;城鎮學生496名,農村學生156名;獨生子女416名,非獨生子女236名;學生爲單親家庭的有43名,爲非單親家庭的有603名;學生幹部188名,非學生幹部464名;曾參加過志願服務的學生423名,未參加過志願者服務的學生229名。

  (二)測量工具

  測量工具爲感戴量表(GratitudeQuestionnaire)。感戴問卷共6個題項,經本研究翻譯、試測、修改後修訂成的5個題項的中文版。每題項採用“1.極不同意”至“7.極同意”的形式分級計分,第3題反向計分,總分越高,感戴狀況越好。經翻譯修訂後,本次測量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爲0.76。

  (三)測評程序與數據處理

  本研究採用以班級爲單位的團體測試,對回答問卷的要求進行了測前說明,以保證大學生的積極配合,被試約在10分鐘內完成問卷,對全部數據使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管理和處理。

  三、研究結果

  經統計,大學生感戴得分的均數爲34.36。經差異檢驗發現:在性別、年級、是否單親家庭、是否學生幹部、是否曾參加過志願服務等幾個背景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專業、民族、生源、是否獨生子女等四個背景變量上,感戴得分沒有顯著差異;女生的感戴得分顯著高於男生;來自完整家庭學生感戴得分顯著高於單親家庭學生;擔任過或正在擔任的學生幹部得分顯著高於未擔任過的學生;參加過志願服務的學生得分顯著高於未參加過的學生;不同年級學生間差異顯著,大一、大二、大三感戴得分呈逐漸上升趨勢,均高於大四學生。

  四、班級化感恩教育模式探索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發現,藝術類大學生感戴現狀具有這樣的特點:獲得社會支援多的(女生、雙親家庭學生)、有較豐富社會實踐經驗的(學生幹部、高年級學生)、有助人體驗的(志願者)羣體,他們的感戴水平較高,而“班級”正是個體獲得社會支援、提升社會實踐能力、服務他人最直接、最容易的途徑。數據結果進一步證明了進行班級化感恩教育途徑研究的科學性與可行性。根據感戴的心理影響機制來看,感戴水平高的個體能夠對現實做出更加客觀的評價,能夠看到個人的“積極結果”來自許多人的努力,而這些正向積極的認知讓個體產生更多的感恩情緒和行爲。所以如何透過環境去影響個體的認知,成爲班級化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的落腳點。結合藝術類大學生感戴現狀的調研數據,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班級支援系統

  數據顯示,女生及來自非單親家庭的學生,其感戴水平顯著高於男生及單親家庭的學生。女性在社會羣體中相對弱勢,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他人的幫助也會相對多於男性。而雙親家庭在物質與精神上所給予個體的支援也會比單親家庭多,兩個羣體具備一個共性,即更多的社會支援。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應該成爲班級成員獲得社會支援的重要途徑。班級支援可以從這兩個角度進行:針對經濟困難,學業困難等羣體的幫助型支援;針對有特定需求的服務型支援。針對不同羣體特點,成立由教師、班委、學生組成的各類“支援小組”,獨立開展工作,具體分類爲:班級經濟困難生支援小組,可以由班主任、生活委員、困難生代表、普通學生等幾類人組成,可提供的支援有:掌握班級困難生的家庭情況,關注他們日常生活,爲學生提供資助資訊並協助申請,審批班級困難生資格申請及資助額度審定等。班級學業支援小組,由專業教師、學習委員、成績優秀學生組成,可提供的支援有:組織班級學習經驗交流;邀請教師或研究生舉辦讀書會;針對特定課程舉辦師生溝通會;掌握班級後進生的情況,幫助他們分析學業落後的原因,提供一對一的幫扶等。服務型支援小組如:班級就業與實習資訊小組,由輔導員、班委、感興趣的學生組成,可提供的支援有:就業資訊發佈;實習崗位推薦;就業政策諮詢等。班級文娛小組,由班級文體委員、特長生、有興趣的學生組成,可提供的支援有:各類文娛活動的組織策劃;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成立不同的興趣小組;豐富班級課餘生活等。以上是對部分“支援小組”的例舉,班級可以視自身的情況來設立,鼓勵班級成員根據自己某一方面所長或興趣爲大家提供支援,同時也可以得到大家爲他提供的資源,形成“助人自助”的班級支援系統,讓每一個成員在需要時首先可以從班級——這個離自己最近的“家”裏獲得支援。

  (二)建立“人人蔘與”的班級管理體系

  本研究中,大一、大二、大三學生的感戴得分呈逐漸上升趨勢,大三學生得分顯著高於大一學生(p=0.007<0.01),而大四學生的得分出現明顯下降。與此同時,學生幹部的感戴得分也顯著高於非學生幹部(p=0.002<0.01),這個結果提示我們,社會活動的增加能提升個體的感戴水平。隨着年級的遞增,社會化活動逐漸增多,從社團活動到校園文化,從行業競賽到實習就業,學生在這些社會行爲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社交自尊,學習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因此,也能更多體認到他人給與的幫助。而對於大四學生的感戴得分顯著低於其他三個年級學生的結果,本研究分析,這和大四學生面臨畢業、就業雙重壓力有關:每一個人都希望爲自己大學生涯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傾盡全力投入畢業創作,學生之間競爭氛圍濃郁;同時,畢業生需要獨立面對畢業後去向、就業單位、就業地域等人生重要選擇,個體的自身價值凸顯,對外界的關注力相對減弱,從而影響其感戴得分,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社會活動對於個體感戴水平的影響。參與班級管理工作是學生體驗人際互動、提升社會活動能力的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班級是組成大學校園的獨立細胞,每一項學校的舉措都會折射到班級,其既要適應大環境的循環,也有完成自身的代謝,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傳統的班級管理一般由輔導員、班主任、班委(3-5人)來完成,容易出現大量工作積壓在少數人身上、管理權利過於集中等問題。如果將班級工作分成不同的各個板塊,對應每個板塊成立負責小組,每個班委負責督導1-2個小組的工作,班主任督導班委的工作。班級成員根據自身情況來申報不同的小組,雙向選擇,最後將每一個成員都納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建立一個“人人蔘與”的班級管理體系,鼓勵班級成員共同管理。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個體的社會活動,提升感戴水平,又有益於形成一個民主、透明的班級氛圍。

  (三)營造班級志願服務氛圍

  本研究中,曾參與志願服務的學生感戴得分顯著高於未參與過的學生(p=0.000<0.001)。這一結果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感戴特質分高的個體有更多親社會行爲;第二,助人行爲、體驗他人對自己的感激之情等可以提升個體的感戴水平。筆者認爲,感戴特質的確存在個體差異,但公益、助人等親社會行爲也會進一步強化這種特質。大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服務社會的熱情,自從共青團十三屆二中全會上首次提出“青年志願者”稱號以來,大學生公益組織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個高校內蓬勃發展,逐漸成爲社會公益的重要羣體。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班級的志願服務氛圍就有了生長的.土壤。而“氛圍”的營造還需要一個長期的“存在形式”,即引導有興趣的學生搭建班級志願者活動平臺,以此作爲學生參與志願服務、展現志願者風采、營造班級志願服務氛圍的載體。一個平臺的生存有賴於四個重要因素,即項目、團隊、宣傳與發展方向。首先是項目。不同於社會公益組織,大學生公益平臺輸出的資源主要是專業,因此結合自身專業特長是重點。同時,學校要向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志願服務崗位。如果是長期項目,那麼在項目策劃時,首先考慮能發揮學生自身專業特長的長期項目,如針對特殊羣體的藝術類支教服務、針對普通羣體的藝術推廣普及活動等。其次,團隊是平臺生存發展的保證。引導有志願服務意向的學生成立核心團隊並明確分工,制訂科學、合理的志願者管理制度,同時對志願者進行一定的培訓,比如支教類項目需要的教學經驗、義賣類活動需要的市場活動經驗等,可以透過教案展示、經驗交流、資深成員帶新成員等多種方式豐富學生的實戰經驗。再次,有了好的項目與團隊,就需要提升這個平臺在班級中的知名度。志願團隊氛圍的營造與宣傳密不可分。面對資訊時代的大學生,平臺可以選擇QQ羣、微博、微信平臺等網絡載體,發佈志願崗位資訊,招募志願者,及時跟進最新的志願活動動態以及展現志願者的風采,讓志願服務資訊成爲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最後是發展方向。班級志願服務可以有兩個維度,對內以服務學生爲方向,逐漸成長爲“班級互助平臺”,實現公益生活化;對外則以公益創業爲目標,面向社會需求,尋找公益創業品牌,向公益專業化發展。

  (四)開好“班會”

  研究結果顯示,來自完整家庭學生感戴得分顯著高於單親家庭學生(p=0.000<0.001),這說明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所得到的關愛、支援與溫暖也是影響其感戴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大學生正處於價值觀、人生觀的逐漸成型期,而在此過程中,其所得到的引導、關愛、支援和溫暖很大程度上來自班級。對於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而言,班級就是他們大學生涯中的“家庭”,同學就是“兄弟姐妹”,在其成長的過程中,班級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班級是一個“大家庭”,那麼班會就是重要的“家庭聚會”,其既是班級教育特有的形式,也是體現班級“家氛圍”的重要載體。就像每個家庭在一年中特定的時期都會有特定家庭日一樣,班會也可以結合特定節日來開展,具體分爲:家庭日班會:家庭透過家庭會議來制定重大決策、舉行慶祝活動。班級在重要事務決策(班委選舉、活動策劃、班費使用等)以及班級重大榮譽獲得時,都可以透過班會讓每位“家庭成員”參與進來,提高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與責任感。感恩主題的班會:結合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重陽節、感恩節等節日,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行動向父母、教師、長輩表達感激之情:如畫一幅全家福,或是製作一張賀卡;或是一通問候的電話,在此過程中學習怎樣表達對他人的感恩之情。溫暖主題的班會:一年中總有一些節日是要和家人一起度過的。每逢佳節倍思親,身在他鄉的學子到了此時,總是格外思念家人。此時的班會要以溫暖爲主旋律,可選擇踏青、燒烤、燭火晚會、廚藝大賽等輕鬆的形式,全班一起過節,讓學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特殊時期班會:班級中偶爾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如學生罹患重病;家中遭受重大變故;學生髮生意外等。此時,正是體現班級大家庭溫暖的時候,學生要承擔起“家庭成員”的責任,透過班會,羣策羣力,爲幫助他人渡過難關貢獻一份力量。所謂“實踐出真知”,每一個“認知”的產生必然要經過一定的心理加工過程。沒有身體力行的實踐,任何形式的灌輸都難以真正成爲個體的“認知”。因此,在對班級化感恩教育模式的探索中,本文始終立足於對實踐形式的思考,以期透過不同的實踐活動改變個體的認知,從而提升感戴水平,爲感恩教育研究提供操作性建議。而針對不同年級羣體的特點形成完整的感恩教育體系、量化感恩教育的實效等,都可成爲今後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