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天津與京冀製造業協同發展對策研究

學問君 人氣:9.14K

近年來,天津製造業整體規模和水平都有了較大提升,在全面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天津如何加強與北京、河北在製造業領域的合作,積極探索完善區域製造業產業鏈,形成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思路,更好地服務和引領區域經濟發展,是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

天津與京冀製造業協同發展對策研究

一、京津冀三地製造業發展對比分析

(1)三地製造業發展階段判斷

從製造業總體發展階段來看,京津冀三地存在明顯不同,北京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經達到了76.5%,形成以服務經濟爲主的產業結構,已進入後工業發展階段。天津2012年人均GDP雖然達到14760美元,略高於北京,但綜合二三產比重、一產就業人員比重等指標來看,天津仍然處於工業化發展中期,進入了進階階段。河北不管從人均GDP水平、三產比重還是城鎮化發展水平等指標來看,與京津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總體上處於工業化發展中期的中級階段。

(2)三地製造業結構分析

一是京津冀三地製造業產業梯度明顯。北京已經率先實現了由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型升級,其產業結構正在加快走“服務主導、科技主導”的高端化道路,製造業與服務業進一步融合發展。天津已初步構建起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爲引領、優勢支柱產業爲支撐的現代工業體系,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集聚優勢,進入由規模集聚向質效提升轉型階段,製造業結構高度化趨勢明顯。河北製造業主要以冶金、石油加工、農副食品加工業和化學纖維製造業等資源加工型爲主,表現出明顯的高加工度特徵,處於工業化中期的第二階段,集聚發展水平和轉型發展能力與京津還有一定差距。

二是京津冀製造業產業同構問題仍然存在。經過多年發展,三地製造業得到快速發展,但透過對比天津和京冀兩地製造業主導產業變化情況,可以看出2012年天津製造業產值前十名產業中分別有5項與北京和河北重合,其中,天津和北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產值比重均超過10%,分別列第二和第三位,天津和河北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值比重均超過15%,均爲製造業產值第一大產業。

三是天津支柱產業優勢並不突出。2012年天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和醫藥製造業5個行業區位商均大於1,但與北京相比,均低於北京同行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區位商低於河北,表明天津八大優勢支柱產業中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以及石油化工等產業優勢在京津冀內部並不具有明顯突出優勢。

二、面臨形勢及問題

(1)製造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一方面,發達國家提出“再工業化”戰略,透過發展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以及數字化製造等技術,謀求在技術、產業方面的領先優勢,搶佔製造業高端。另一方面,印度、越南、印尼等發展中國家則以更低的勞動力成本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搶佔製造業的中低端。此外,隨着我國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導致京津冀地區製造業對外資吸引力減弱。

(2)區域產業鏈條不完善

近年來,京津冀製造業產業合作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然存在產業分工水平低,產業配套不完善等問題,以區域整體產業鏈爲基礎的產業配套體系尚未形成,更多核心企業以單點形式存在,爲高端製造環節提供配套的企業聚集度低,很多企業捨近求遠,到南方尋求配套,導致中心城市產業輻射作用難以發揮,區域製造業一體化水平不高。

(3)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

2012年,京津冀三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爲1.1%,低於長三角1.87%和珠三角地區1.89%,更低於世界500強企業5%-10%的水平,導致企業技術開發能力薄弱,缺少總部型研發中心以及像華爲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主體,尤其是在大數據、智能製造等對未來發展具有關鍵、顛覆性影響的重大技術創新上,與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差距明顯。

(4)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還不強

整體而言,京津冀地區製造業大多數行業在國際分工中仍然處於產業鏈末端,部分企業以組裝加工、貼牌生產爲主,處於產業價值鏈的低端環節,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不夠,缺乏自主品牌,導致製造業企業盈利能力低,關鍵和核心的技術及部件依賴進口,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薄弱。

三、對策建議

(1)明確功能定位,實現錯位發展

北京作爲首都,是我國的文化、科技中心,具備豐富的科技資源、知識創新資源、市場資源和人才資源,土地、水等自然資源和能源、生態環境約束趨緊,應大力發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資源節約、環保、產業關聯度高和帶動效應強的製造業,加快建設區域製造業研發與創新中心、技術擴散中心和營銷服務中心。天津、河北應該依託自身製造業基礎優勢,建設區域先進製造業基地,積極承接區域製造業產業轉移,大力發展電子資訊、裝備製造、汽車、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新能源及環保設備等先進製造業,此外天津還應充分發揮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優勢,加快建設區域製造業成果轉化基地、融資服務中心、技術交易中心。

(2)推動製造業結構升級,提升發展能級

一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培育壯大航空航天、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儘快壯大產業規模,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打造新增長點和發展優勢,成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領航區和示範區。二是鞏固壯大優勢產業。鞏固八大優勢支柱產業地位,在重點領域加強與京冀兩地合作,優化產業功能佈局,將個體優勢打造爲區域整體優勢。三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結構調整,推進“兩化”深度融合,進一步提高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構築綠色、循環、低碳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3)發揮比較優勢,增強服務能力

一是爲首都產業轉移提供載體平臺。發揮京津同城化效應和天津綜合商務成本低廉優勢,進一步完善配套環境,吸引北京科研機構、企業研發中心和營銷中心等落戶天津或設立分支機構,促進北京生產性服務業、科技研發與天津河北製造業融合對接。利用濱海新區大量土地資源,建設一批承接平臺,吸引北京企業更多地將生產基地設在天津。二是發揮產業帶動作用。在電子資訊、汽車及裝備製造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能源工業等產業鏈條長、分工合作潛力大的產業,向河北具有條件的城市轉移、延伸,促進區域內大中小城市在不同產業鏈環節獲得各自經濟利益,同時,天津要加快向河北輻射、擴散資金、技術和人才要素,帶動周邊城市和地區產業集聚、產業連結、產業升級。

(4)深化改革創新,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一是提高製造業對外開放水平。發揮天津自貿區改革創新優勢,擴大高端製造業對外開放領域,大力吸引國際高端製造業項目落戶,加快實現濱海新區建立高水平製造業研發轉化基地功能定位,將天津自貿區和濱海新區改革創新優勢延伸到京冀,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新模式,爲帶動區域製造業發展提供示範。二是建立區域自主創新體系。圍繞重點領域,加強與京冀在基礎研究、產業技術研發等各維度資源的整合,共同挖掘區域製造業技術進步潛力、打造區域先進製造業技術創新平臺,增強創新能力,加快培育一批以規模經濟和自主創新爲依託的世界知名製造品牌。

(5)加快完善市場體系,促進要素共享

一是建立區域製造業融資服務中心。發揮天津金融改革創新和金融要素資源集聚優勢,大力發展租賃業等新型金融業態,發揮金融業“接二連三”作用,增強天津對區域製造業企業的融資服務水平。二是加快建立製造業技術交易平臺。依託天津各類交易市場發展基礎,探索建立區域製造業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加強與京冀知識產權的交流與合作,建設開放型國際化的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將天津建設成爲區域製造業技術交易中心。三是增強人才支撐能力。依託北京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資源,加強專業技術教育,培養一批進階管理、研發人才,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建立由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的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爲區域先進製造業發展輸送優秀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