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民辦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構想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3W

[論文摘要]文章主要從民辦高職院校數學教學的現狀出發,結合實踐,對民辦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改革進行了一些探討。

試論民辦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構想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民辦高職數學教學改革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高職院校的擴招,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成爲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民辦院校高職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情況有了很大變化,高等數學教學的基礎性和實用性也日漸融合。如何提高民辦高職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成爲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民辦高職數學教學現狀

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大多數專業必修的一門基礎課,它着力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知識和基本工具,更重要的是透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掌握數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但從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看,高等數學遠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於技能培訓的需要,基礎課給專業課、實踐培訓課讓路,高等數學總課時安排較少,造成高等數學教學容量大、進度快;同時,由於“兩高”擴招、生源競爭加劇,職業院校生源素質整體下降,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這些都最終導致學生對數學課望而生畏,甚至放棄學習數學。民辦高職數學教學怎樣才能走出困境,怎樣提高高等數學的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數學教師和相關研究人員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對民辦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構想

1 搞好教材建設,改革課程內容。

民辦大專院校,生源質量之差讓教師們從教時倍感心力交瘁。大部分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高等數學作爲一門傳統的基礎理論課程,即使在本科院校,都一直以理論深奧、晦澀難懂而“著稱”,對於高職高專類的學生,難度就更大了。那麼,高數究竟應以怎樣的難度、怎樣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呢?如何讓他們能在欣然接受的同時,又能構建必備的理論框架呢?因此非常有必要集教研室全體教師的力量,甚至是更大範圍內教師的力量,編寫一本更適合民辦高職高專類學生的高數教材。

2009年8月份,我院與東莞理工城市學院合作編寫並正式出版了《高等數學》教材。爲適應民辦高職數學教學的特點,該套教材進行了以下一些改革嘗試:

(1)由於學生基礎差,故本教材起點低,我們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專門對有關的初等數學的知識作了複習與回顧,並補充了一些相關知識,目的是使具有中學數學基礎的學生能逐步進入高等數學的學習範疇。

(2)由於學生不是專門搞數學的,因此我們本着“應用爲目的,夠用爲度”的原則,對內容的取捨和編排進行了必要的處理,淡化了某些理論的證明,充分利用圖形等直觀表現形式闡明數學概念和驗證定理。

(3)在高職高專的數學教學中開展分層次教學一直是我們的一個探討方向。本教材在教學內容的編排與取捨上和在例題、習題的安排上朝這個方向作了一些嘗試和有益的探討。我們認爲,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與其按統一的教學標準要求全體學生,導致一部分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放棄學習,還不如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管理,對基礎差的學生在教學要求上降一個臺階,讓他們也能上得去,有成功感,從而能學到一定的知識。於是把教學內容分爲基本內容、一般內容和提高內容三個層次,其中基本內容、一般內容放在一塊編排,而提高內容則打上星號作爲選學內容。課後練習也作了相應編排,分爲基本題、一般題和提高題三部分,基本題和一般題是要求大多數學生應該掌握的,提高題留給學習基礎比較好的學生。

(4)在教材的編寫過程當中,我們還廣泛徵求了專業課教師的意見,體現必需夠用和爲專業課服務的教學原則,對部分體現專業性的內容打上星號,供不同專業選擇。例如對“邊際和彈性”這一節內容打上星號,供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選學,而對於電子專業的學生就沒有必要選了。

2 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建立和諧課堂。

教學是一門藝術,與學生相處更是一門藝術。民辦高職院校錄取批次靠後,學生大部分都是高考落榜生,數學基礎比較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因爲學生基礎差而放棄他們,對調皮生和後進生蔑視甚至討厭,這樣,學生往往會對學習抱消極的態度,影響學習積極性。要使學生愛上數學,必須先讓學生愛上數學教師,那麼就需要教師放下架子走近學生,和學生成爲朋友。我們數學教研室一直都很重視和學生的溝通,透過座談會、問卷調查、qq、手機等渠道,瞭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開學初就設定了一份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你喜歡什麼樣的數學教師。透過這樣的問題就可大概瞭解學生對數學教師的要求,按照要求我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及和學生相處的方式。學期中期,我們又召開了學生座談會,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對教師的意見或者建議。對他們提出的意見或者建議,表示出高度的重視,及時拿出改進措施並反饋給學生。平時還充分利用網絡優勢,積極加入學生班級qq羣,讓學生有問題能及時與教師聯繫,教師有問題能及時找到學生。我們所做的.這一切逐步贏得了學生的信賴與好感,教師對他們的期望也容易轉化爲他們學習的動力。

3 嚴格執行平時分制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爲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我們從以往的“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爲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標準,逐步過渡到“平時表現+期末考試成績作爲學生學期綜合成績”。把平時成績佔總評成績的30%調整爲40%。那麼,什麼樣的平時分制度,既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又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呢?本學期,我們做了以下嘗試:把課堂練習作爲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並進行量化處理。每次課堂上都鼓勵大家積極上黑板做課堂練習,並適當加一點平時分,下課後,立即要求學生上交課堂練習讓教師批改,每次批改後都讓課代表登記分數,這些分數總和就是本學期平時成績的主要部分。如此一來,學生在課堂上有了檢驗自己學習效果的最直接方法:做課堂練習。數學基礎比較好的同學爭先恐後地上黑板做題,基礎一般的同學在下面也積極做課堂練習,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在教師講解後也基本上能完成課堂練習,形成了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都有所收穫的局面。尤其是學生以搶答的方式積極上黑板做題,活躍了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當然,除了課堂練習,平時表現還包括出勤率、課後作業、課堂筆記等方面。有些學生雖然數學基礎不好,但學習態度認真,從不遲到、曠課,課堂上認真做課堂筆記,課後認真做作業,我們也可適當給他加平時分,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 適當開設選修課,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不少高職學生有“專升本”的願望,他們都渴望能夠完整、系統地學習數學,以利於將來的發展;還有一些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比較感興趣,希望獲取一些數學建模方面的知識。我們努力爲對數學有興趣、有要求的學生提供條件,適當開設選修課,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上個學期,開設了“專升本”選修課,雖然課時不多,但對於即將參加專升本考試的同學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本學期,首次開設了“數學建模”選修課,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

5 改革傳統的考覈模式,綜合考查學生的數學能力。

長期以來,我們的數學考覈模式是比較單一的閉卷考試,考試內容基本是例題的變形,這並不能全面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因此,有必要對傳統的考覈模式進行改革。數學考試改革應從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兩方面人手。考試形式可分爲開卷和閉卷兩部分,各佔一定的比例。閉卷形式可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的運算能力。開卷形式可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比如,爲了讓學生區別解線性方程組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分別用克萊姆法則、逆陣、初等行變換法三種方法解線性方程組。

三、結語

以上是筆者結合自己的民辦院校從教經驗,在不斷地摸索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對民辦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構想。當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說開卷考試題目的設定還存在很多困難等。民辦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這些都有待我們進一步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