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從春哥到著姐性別異化現象的文化解讀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9W

摘要:近年來,性別異化不僅在大衆媒體上受到熱捧,而且滲透到了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的產生,既是社會轉型期的一種反應,也是消費社會的催生以及審美趣味異化的表現。性別異化現象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以盈利爲目的的大衆文化產品的風靡,對青少年性格養成及社會角色塑造的負面影響。

從春哥到著姐性別異化現象的文化解讀論文

關鍵詞:性別異化 後現代性 消費社會 大衆文化

性別異化現象掃描

在2010年湖南衛視舉辦的“快樂男聲”海選中,四川音樂學院2009級男生劉著以長頭髮、花裙子、高跟鞋、煙燻妝的十足女性裝扮,亮相男性選秀舞臺並一夜躥紅。被網民稱爲“著姐”的他迅速成爲百度等網站的熱門搜尋人物,並很快有了大把粉絲。

“僞娘”劉著的出現,將近年來在我國青少年中出現的性別異化現象推向了極致。早在2004年湖南衛視舉辦的“超級女聲”選秀節目中,李宇春便以一頭短髮、一身T恤牛仔、一副中性化的嗓音及一種接近男性的氣質橫空出世,傾倒了億萬粉絲,從而贏得了當年的“超級女聲”總冠軍,並被冠以“春哥”的名號。在2009年的“快樂女聲”選秀中,曾軼可同樣以接近男性的裝扮與氣質一炮走紅,被網民稱爲“曾哥”。

如今,這種性別異化現象絕不僅僅停留在大衆媒體上,而且滲透到了現實生活中。女人不穿裙裝、不留長髮的帥氣打扮已成爲一種潮流。而男人化粉妝、穿絲襪、留長髮也漸成時尚。不僅裝扮陰差陽錯,連性格都乾坤顛倒。

性別異化現象的原因分析

社會轉型期的必然反應。目前,中國正處在一個空前的社會轉型期。在這一轉型過程中,中國傳統社會中強調集體主義、服從的人格特徵逐漸被強調個人主義、獨立的人格特徵所取代。人們的價值觀日益趨向多元化,人人都能接受的標準成爲明日黃花。特別是在新的社會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少年,蔑視權威,反對一元、穩定和刻板,提倡多元、變化和隨意,顛覆傳統、標新立異成爲他們的追求。

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人文精神的“空場”。延續幾千年的傳統意識形態飽受質疑,新時期倡導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又不到位;傳統的權威與秩序正在被解構,新的價值觀又沒有深入人心,致使很多青少年陷入了信仰危機。失去了信仰的引領與安頓,很多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就像沒有根的浮萍一樣,隨波逐流。他們不關心終極的人生意義與社會價值,只滿足於當下的快樂與一時的成功,而追奇逐怪則成爲他們填補精神真空的一種捷徑。

正當中國本土的意識形態式微之際,以後現代性爲特徵的西方意識形態卻對中國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形成合圍之勢。後現代性的基本特徵是不確定性,它用多極化主體取代單一主體,強調去中心性,主張消解意義,削平價值,填平一切深度,致力於謀求感性慾望與世俗性、當下性,宣揚非理性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等。在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人們的思維和行爲方式日趨多元化,就連表達性別的方式也不再僅僅侷限於一維對立的兩極,同樣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

消費社會的催生。隨着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國的很多地方也追隨西方社會的步伐,開始進入消費時代。在消費時代,消費的目的不是爲了實際需要的滿足,而是不斷追求被製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慾望的滿足。“其本質是一種知性上的反理性主義、道德上的犬儒主義和感性上的快樂主義”①,充滿了後現代色彩。

在消費時代,盈利原則在文化生產者心中佔據了至上地位,他們最爲關心的是票房、收視率、發行量等經濟指標,而忽視了必須肩負的社會責任。在消費時代,享樂主義在文化消費者心中佔據了主導位置,他們滿足於一時的、純粹的感性慾望,而很少考慮更深層次的精神獲得。這樣,文化生產者與消費者互相投其所好,把大衆文化物化成了一切皆爲消費的普通商品。

性別異化現象正是消費社會催生出的一個怪胎。當消費不再是人們生存的必需時,生產者只能極盡所能刺激消費、拉動消費、製造消費,如何調動消費者的消費慾望是他們魂牽夢縈的主題。爲了消費與盈利的目的,大衆文化的生產者一如工業品的生產者,使出渾身解數,不斷翻新花樣取悅人們日漸挑剔的眼球。當正面的形象不再吸引人時,怪異的形象便破殼而出;當帥男靚女的定勢不能招來歡呼時,帥女靚男的反串便應運而生。

審美趣味的異化。在經典美學中,審美客體主要是文學藝術。但在消費社會中,審美客體範圍不斷擴大,從傳統的藝術種類到電影、電視、網絡、廣告等無所不包,甚至連日常生活本身也被納入審美客體範疇。在審美客體由簡單趨向繁雜的同時,人們的審美趣味也從單一趨向泛化。過去那種非美即醜的二元對立審美觀念正在被一種模糊的、曖昧的多元化審美觀念所取代,固定的評判與標準的共識正在失去市場。

於是,在社會上出現了這樣一些常見的情況:一個羣體認爲很美的東西,另一個羣體卻覺得很醜;一個羣體認爲很出位的現象,另一個羣體卻覺得很正常。這就爲一部分人特別是思想活躍的青少年追奇逐怪提供了理論依據。而最爲此感到欣喜的是審美客體的推銷者。他們針對不同的羣體推出不同的新奇玩意兒,美其名曰“時尚”,並大肆宣揚:只要是時尚的就是美的。

生活在消費社會中的大衆的審美旨趣就這樣從“陽春白雪”的高雅境界沉降到“下里巴人”的世俗境界,支配其中的觀念也由獨立的理性審視變爲從衆的感性判斷。而商業邏輯和盈利原則就像一隻無形的巨手,不斷挑逗着人們的審美神經。當傳統的審美影像無法吸引人們的眼球時,一定會有新的形象打着時尚的旗號及時出現。“消費慾望的無節制和人類物質享受的無窮盡,最終導致了過度的身體消費,身體美學也逐漸走上了它的異化道路,性別錯位就是這種過度消費異化的結果。”②

性別異化現象的文化隱憂

性別異化現象既是消費社會過度消費的產物,又是大衆文化降服大衆的結果。它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以盈利爲終極目的的大衆文化產品的風靡,對青少年性格的養成及社會角色塑造的負面影響。

導致青少年盲目趨附潮流。法蘭克福學派認爲,高雅文化具有美的形式而隱含着解放的潛能,它是一種培養個性的文化;而大衆文化是一種單向度的肯定性文化,作爲統治與宣傳的工具,具有實用主義、行爲主義的特徵。同時,作爲一種商品性、娛樂性、標準化、快餐式的世俗文化,大衆文化與工業經濟融爲一體,爲人們提供了一種機械化的反應方式,它瓦解着人們的判斷力和想象力,成爲一種桎梏意識的手段。

大衆文化按照普通商品的運作規律生產與銷售,迎合着大衆平均化的精神欲求和審美趣味,並沒有真正考慮作爲大衆的每一分子的個體需求,更忽視了引領高雅趣味、提升精神境界的社會職責。由此,人們的慾望在一個平均層面得到滿足的同時,其文化獲取也被定格在了一個普通的層面,失去了昇華與超越的機會,直至徹底迷失了真實的文化需要。

處在這樣一個整體文化氛圍中的青少年,原本以標榜個性爲原則,卻在不知不覺中泯滅了真正的個性,淪爲大衆文化的`奴僕。一如追求性別異化的少男少女們,他們的初衷是想讓自己更富有個性,更具吸引力,但由於缺乏獨立表達個性的文化認知,只能循着大衆文化的誘導陷入模仿的怪圈。

導致青少年內心世界萎縮。大衆文化的主要存在形式就是影像,視覺取代語言成了文化的中心。與以抽象的思維即概念、語言、文字作爲中介的印刷文化相比,視覺化的影像文化大都是形象大於思想,甚至是隻有形象,沒有思想。法蘭克福學派認爲,在以電視和廣播爲主要傳媒的時代,大衆媒介的中心化促成了文化生產的齊一性,大衆媒介的電子化促成了文化接受的被動性。文化工業剝奪了受衆自主思考的空間,人的真正本質和他們所消費的東西一樣,變得微不足道。

更有批評者認爲,接受大衆文化的過程,只不過是“一種可以把思維關掉的娛樂過程”;在大衆文化薰染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成爲只能“用眼睛思維的一代人”。他們表面上標新立異,個性十足,實則內心世界萎縮,精神生活空虛。隨着心靈的枯萎,個人作決斷的樂趣、文化發展的樂趣、自由想象的樂趣,也一同消逝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性別異化現象正是一些青少年內心世界萎縮的具體表現。在缺少思想內涵的影像文化引領下,他們的思維過程由活躍趨向怠惰,由立體趨向平面。他們懶於反省人生,追問心靈,關注社會,只是無力又無助地龜縮於平白而狹小的自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所欲、所求是什麼,好笑、好玩是他們唯一的精神作料。看着媒體上女人扮男人、男人扮女人,好笑,他們就喜歡;看着生活中也有女人扮男人、男人扮女人,好玩,他們就模仿。笑了,玩了,就夠了,從不問爲什麼。

導致青少年道德路徑模糊。在共享的文化空間裏,大衆文化致力於讓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人們用同樣的方式去看、去聽、去想,將他們的思想、情緒、慾望統統納入同樣的模式中。這就造成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不再向垂直方向深入,只是在水平方向滑動。使他們只注重當下的感受和快樂,而放棄了對人生意義的追問和思考,消融了面向未來的道德追求,最終將其道德人格引向麻木化、低幼化。

大衆媒體漸漸代替了人們的自主思維,一切皆娛樂的喧鬧氛圍,往往掩蓋了某些社會矛盾,掩蓋了一些弱勢羣體生存的艱辛,也掩蓋了個體生命的價值和悲歡。“笑聲已經代替了思考,在娛樂的狂歡中,青少年漸漸失去了反省精神,以至於難以辨明幽默和滑稽、高尚和低俗。”③

結語

無論“春哥”也好,“著姐”也罷,性別異化現象的個別存在,既是社會轉型期的一種必然反應,也是社會寬容度提高的一種可喜展現,我們本來無可厚非。然而,當這種現象由個別的“另類”發展爲流行的“時尚”時,我們便不得不深刻反思這一現象的推波助瀾者——大衆傳媒。

在“萬般皆商品”的時代,大衆傳媒追逐高收視率與經濟效益,本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它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把盈利視爲其唯一目的,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應忘記自身還擔負着另一重職責——啓迪大衆心靈,引領高尚生活。

在“一切皆娛樂”的時代,大衆傳媒不斷推出通俗化、快餐式的文化娛樂產品,也是迎合了一種普遍的社會需求。但通俗不等於低俗,更不等於譁衆取寵。大衆傳媒應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與文化品格,不能拋棄對真善美的追求,不能放棄對道德理性的弘揚。利用特殊人羣的特殊癖好來吸引眼球,將病態審美視爲時尚代碼,將傳播庸俗文化視爲社會寬容,這顯然曲解了自由與開放的本意。

在新現代性中,道德自律、自我完善和理性認知並沒有失去理由。大衆文化的審美娛樂雖然離不開感性層面的愉悅,但更應注重理性層面的訴求。大衆傳媒應引導當代人在健康的審美軌道上走進心靈的幸福,獲得深層的感悟,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高尚的道德水準,向着自由、全面、深刻、大寫的人發展。

註釋:

①沈語冰:《20世紀藝術批評》,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頁。

②丁明擁:《身體美學視域下的性別異化》,《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0(1),第63頁。

③丁純:《當代文化的娛樂化與大衆文化的困境》,《江西社會科學》,2009(10),第2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