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資訊化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4W

摘要:在新下, 以機技術爲基礎的電算化系統已經開始不能滿足的要求,會計資訊化正取代會計電算化成爲會計的發展方向, 是會計發展過程中一次質的飛躍。

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資訊化論文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變革 發展 會計資訊化

一、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歷程的簡單回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會計電算化保持了一種高速發展的態勢具體地說,我國的會計電算化發展主要分爲以下幾個階段: 1.起步階段(1982年以前):我國第一臺計算機誕生於1958年,從那時起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主要是用於技術工作。在這一階段中,主要是進行一些探索和試驗。 2.推廣階段(1983年到1988年):從20世紀80年代起,由於微型計算機的出現,使計算機技術得以普及。據財政部對全國3萬多家單位的調查表明,至1988年3月,已有14%的單位開展了會計電算化工作。 3.普及提高階段(1988年到現在):一些行業主管部門透過組織開發通用會計軟件,減少了開發費用,同時也加快了會計電算化的進程。與此同時,一些商品化會計軟件公司也紛紛建立,逐步形成了商品化會計軟件市場。

二、會計電算化面臨的

會計電算化雖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也存在着以下許多問題:

1.覆蓋範圍太小。透過對會計電算化的可以看出,會計電算化主要是在會計工作中使用計算機技術,即會計數據的計算機化。其處理的對象是會計數據,其處理的範圍基本上侷限於會計部門內部。而財務資訊遍佈整個,涉及企業中許多相關部門,如採購部門、人力資源部門、銷售部門、生產部門、運輸部門等。正是這些部門,構成了企業財務資訊的產生、傳遞和變化的過程。會計部門只是財務資訊的最後處理者,會計電算化也只是對已經形成的財務資訊進行計算機處理,滿足企業對財務資訊的需求。

2.會計電算化容易成爲資訊孤島。財務軟件只侷限於財務部門使用,其他部門如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要看財務報告、財務報表,還需要財務軟件打印出來。另外,很多業務如生產、採購、庫存、銷售、人力資源等等都與會計資訊緊緊聯繫在一起,有業務的發生就有會計資訊的產生。但過去的財務軟件沒有與業務系統很好連接。所有的商務交易還是要透過手工方式先開據紙張單據,然後再輸入電腦。許多企業實施會計電算化後,企業資訊化工作就處於停頓狀態,沒有及時開展其他系統的建設,造成各個系統與會計電算化系統之間數據格式不統一和不一致,使會計電算化必須採用手工輔助的辦法與外界交流,其資訊化的作用也大大降低。

3、會計電算化系統是人工會計的模擬系統。以前儘管財務軟件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會計資訊的質量,但會計處理程序和基本上是把手工的一套移到電腦上去,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還要求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憑證和手工的一模一樣,其實這種要求是不合理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到今天是以更大簡化爲目的,不斷增大含量,內在越複雜,外在越簡單,這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 4、傳統會計資訊系統滯後於資訊技術的發展。現在INTERNET- INTRANET技術的發展已經到了我們無法想象的階段,如果我們還在用孤立的PC處理個案,那麼企業的管理決策、預算、投資、生產決策就會因資訊量不足而出現失誤。“會計資訊化”的提法是把會計的服務管理職能放在現在和未來的資訊大環境中考慮的,是觀念上的轉變,我們變革的目的是爲了謀求發展。

三、會計電算化的未來——會計資訊化

會計資訊化是採用現代資訊技術,對傳統的會計模型進行重整,並在重整的現代會計基礎上,建立資訊技術與會計學科高度融合的、充分開放的現代會計資訊系統。這種會計資訊系統將全面運用現代資訊技術,透過系統,使業務處理高度自動化,資訊高度共享,能夠進行主動和實時報告會計資訊。它不僅僅是資訊技術運用於會計上的變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種與現代資訊技術環境相適應的新的會計思想。在人類進入到21世紀之際,由現代資訊技術引發的全球資訊化浪潮衝擊着傳統社會生活的每一角落,資訊化已成爲這個時代的主要旋律。會計資訊化已成爲我國會計事業發展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會計電算化與會計資訊化的區別 會計電算化與會計資訊化都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處理會計業務,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但兩者的內涵決不相同,其主要區別如下:

1、目標的區別。會計電算化是實現覈算會計業務的計算機處理,會計資訊化是實現會計業務全面資訊化,充分發揮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與企業管理和人類社會構成一個有機的資訊系統。

2、技術手段的區別。過去的電算化以計算機爲主。現在的資訊化以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等現代技術爲主。在78、79年提電算化時,還沒有互聯網,只有局部網絡,局部網絡不是真正的互聯網,它還是一個侷限性的範圍,還是把自己的系統與外界進行分離。

3、功能範圍的區別。會計電算化以實現業務覈算爲主,會計資訊化不光是進行業務覈算,還有會計資訊管理和決策分析,並根據資訊管理的原理和資訊技術重整會計流程。

4、系統地位的區別。電算化是財務部門的事務處理,按機的概念來說,是一個部門級的概念。那麼會計資訊化的地位是業務處理及管理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5、資訊輸入輸出的區別。會計電算化強調財務部自己輸入,而會計資訊化,大量的數據從企業內外其他系統直接獲取,會計電算化資訊輸送模式,過去是財務部打印輸出,並且報送其他機構。而會計資訊化是企業內外的各個機構、部門,根據授權直接從系統當中,從Intermt上直接獲取。

6、系統層次的區別。過去是以事務處理爲主,現在還包括資訊管理層、決策支援和決策層。

7、基礎的區別。會計電算化是以傳統會計理論和計算機技術爲基礎的,但是會計資訊化的理論基礎還包含資訊技術系統論和資訊化論等思想。

會計電算化與會計資訊化雖有上述區別和差異,但兩者存在着密切的聯繫。隨着資訊化的,企業在實現會計覈算的計算機處理之後,必然要求對會計業務進行系統化的計算機管理。由此可見,電算化是資訊化的基礎階段,資訊化是電算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四、發展會計資訊化要解決的

(一)深入現代資訊技術對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的衝擊。

知識藉助於資訊技術,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因此必須加強經濟學領域的研究,掌握資訊經濟的經濟特徵,爲會計理論研究提供理論基礎。資訊技術對會計計量模式提出了挑戰。因此必須加強對人力資源、環境保護、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研究,解決對這些無形資產的確認和計量的問題,全方位提供經濟組織的經濟資訊。資訊技術給會計實務提供了機遇,企業可以透過內部局域網聯接財務和各職能管理系統,做到數據共享、資訊互用,使會計電算化向會計資訊化過渡,並將作爲經濟組織管理資訊系統的組成部分,納入組織資訊化建設的整體規劃。必須充分利用資訊技術爲會計實務提供的巨大機遇,充分發揮會計的職能,實現會計從覈算向管理的過渡,提高經濟組織的經濟效益。

(二)加快企業全面資訊化建設的進程。

一是加強企業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資訊資源的開發是企業資訊化建設和管理的核心,資訊資源的利用是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是企業生產活動實現價值增值的有機鏈條。二是加強企業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企業資訊化基礎設施包括計算機系統、數據庫系統、系統、資訊系統等,它們是企業資訊化執行的物質基礎。三是選擇重點行業和重點骨幹企業,重點推進企業資訊化,進而帶動中小企業的資訊化。

3、加快社會經濟資訊化的發展。

,資訊技術和資訊產業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各類資訊服務和產品,包括互聯網、電腦、數字家電產品等,已進入千家萬戶,成爲改善社會資訊服務、提高人民羣衆生活質量的重要方面。在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進程中,資訊產業部門提供了先進的技術裝備和優質的網絡服務,發揮了主導和骨幹作用。目前,國家公用數據與多媒體網、互聯網已通達全國,分組交換網、數字數據網和寬帶業務網的網絡容量及互聯網國際出入口總帶寬明顯提升,網絡平臺資源進一步擴大,帶寬對網絡發展的“瓶頸”制約得到有效緩解。資訊產業部門積極爲各個部門、行業及企業提供高效可靠的資訊傳輸通道,開展專線上網、虛擬主機、主機託管、系統集成、網絡建設等多樣化的服務,促進了政務、電子商務、遠程、遠程醫療和企業管理資訊化的發展,對以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全社會資訊應用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1] 彭煥文.企業實行會計資訊化勢在必行 會計之友,2004,(03) [2] 任曉紅.試論會計資訊化 太原大學學報,2005,(02)

[3] 萬瑾.淺談會計資訊化 商業會計,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