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異研究論文範文

學問君 人氣:1.73W

[摘要] 城市是人類在一定地域範圍內營造的一個生存空間,城市文化作爲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是隨着城市的產生、發展形成起來的,具有鮮明的城市特徵,其中地域性是城市文化最典型的特徵。本文透過解釋城市文化、分析城市文化的特徵指出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異特徵,進而對產生地域性差異的原因做出簡要分析說明。

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異研究論文範文

[關鍵詞] 城市文化 地域性 差異

城市作爲人類適應環境的一種特殊方式,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特的文化現象,反映着它所處的時代、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生活方式、人際關係、倫理道德及宗教信仰等。城市在不斷地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產生了各種不同地域及不同時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爲模式與建築形式,亦即產生了城市文化。

一、城市文化

對於城市文化這一概念,至今沒有統一的說法,各個領域都從其專業角度出發進行界定。但從整體上來看,城市文化涉及三個要點:一是城市文化是一種大文化的視角;一是城市文化是一種綜合認識的結果。即主體對某特定城市客體的總印象;二是城市文化的構成要素包括城市建築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與城市精神文化等。由此可見,城市文化處在整個社會前沿最能體現時代特徵。

二、城市文化的特徵

1.聚集性

城市以其獨有的向心力使人類的財富、資訊、權力乃至全部生活方式都以城市爲中心進行彙集。這個集中過程使城市文化更具社會化,它的涵蓋面越來越大、凝聚力越來越強,這必然帶來文化在城市的聚集和繁榮,進而逐步形成多民族文化特色。人類創造了城市。也創造了城市文化。正如劉易斯·芒福德所說,“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人類文化的薈萃之地。在城市積聚的文化有來自不同時代的文化(古代文化與當代文化)和來自不同方向的文化(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這些文化不僅在城市積留,而且在城市融合、滲透和創新。

2.層次性

城市文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類成果的總和。城市是由衆多子系統複雜地結合在一起的巨型多面體,城市文化也必然呈現出多層次的特點。由城市的各類房屋建築,各項基礎設施,市場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樹、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環境所構成的城市物質文化的“表層”;由從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活動的城市居民在這些活動中創造的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淺層”;由城市的上層建築所構成的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層”;由城市居民的行爲方式和指導、影響、支配行爲的一整套規範、準則,以及他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爲心理等構成的城市精神文化是“深層”。

3.多元差異性

工業化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洗禮、資訊化的來臨,這些衝擊和影響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加之城市生活的高度差異性,使人的生存含義發生了變化。在商品生產和消費爲主的生活中,城市人彼此作爲高度分化的角色相遇。多元差異性的城市文化環境爲每個市民提供了多種選擇的可能,“個人同其同類相分離的可能性不斷髮展,並且不斷強化着個人共性中的個性差別”。城市從來就是各民族、各種文化相互混合、相互作用的`大熔爐,新的種族、新的文化、新的風俗與新的社會形態就從這些相互作用中產生出來。城市文化的這種多元差異性,極大地激發了城市的內在活力增加了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吸引力。

4.地域性

城市是經歷了漫長的歲月逐步發展而成的,由於地理位置、生產生活方式等的差異,歷史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域文化又有着不同的特色。另外,自然環境的影響,也使每一個城市都存在着深層次的文化差異。自然的影響愈是多樣化,城市的整體特性就愈複雜、愈有個性。作爲地域的中心,城市承載着其所在區域歷史文化傳統的積澱,這是城市文化產生認同感、歸宿感的基礎,也是城市個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異是城市應儲存的有價值的文化內涵,是城市市民對本民族與本地區和本城市的歷史、傳統、宗教信仰及其載體的一種成熟的認同了的看法及行爲表現。城市文化是城市得以延續的重要內容。一座城市能夠延續下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城市文化的延續。一座城市,其過去的文化和現在的文化都是它的價值所在。若拋開長期積澱下來的城市文化,則該城市的知名度、凝聚力和輻射力就會減去大半。雖然現代化的傳播手段使當代生活具有更多的共性和世界性色彩,但這並不能完全取消各個地區的獨特文化,相反還刺激了各地區的城市文化向更具有地域性的現代化方向發展。

總的看來,以上四個特點最終的落腳點仍然是地域性,亦即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異是最突出的特點,而前三個特點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地域性差異的引申。

三、我國城市文化地域性差異的表徵

我國的城市文化是具有鮮明地域性特徵的文化。城市文化的鮮明地域性,主要從城市市民的趨尚、行爲習慣、審美趣味、處事態度、爲人原則等方面體現出來。如北京人的好禮,武漢人的重商,重慶人的熱情豪爽,成都人的閒適從容,上海人的精於計算,溫州人的善於經營等等,不一而足。中國城市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特有的地域神韻,趨時求異的創新精神,具有歷史感、共同性、地域性。下面我們以南北方城市的文化差異爲例來簡要說明其差異表徵。

我國南北方城市文化顯著的地域性差異的表現很多,如“北方出當官的,南方出經商的”、“南方路邊多廣告,北方街頭多口號”、“北京講主義,廣州講生意;北京出決議,廣州出效益”等順口溜,都反映了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不同的文化品位和社會心態。

這種地域性差異往往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乘坐公共汽車來說,北京的做法是一哄而上,然後由售票員在車上大聲嚷嚷:“哪位乘客給這位大爺讓個座兒!同志們,一個人做點兒好事並不難,只要站起來就行了。”有沒有用呢?全靠自覺了。上海的做法則是在起點站設“坐隊”和“站隊”,請退休工人當糾察隊員,誰坐誰站,全憑先來後到,一視同仁,個別需要重點照顧的殘疾人和老年人則安排到“坐隊”的前面。顯然,作爲政治中心北京的做法靠道德,而經濟中心上海的做法靠科學。前者基於人情禮教,後者基於理性精神。

再以南北方的城市服務業爲例,在北京豪華型消費場所不少,而普通老百姓的消費場所比較少,北京的商業服務顯然不是主要面向白領爲主的中產階層,而是老外和富豪們大手筆消費的場所。上海、廣東就不同了,各種價格適中的消費場所隨處可見,而且服務水準和經營功夫用在細微之處。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都是我國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異的表現。

四、我國城市地域性差異成因

中國城市文化的個性差異,既是中國城市的迷人的魅力,也是中國城市地域經濟發展的特殊的推動力。那麼,中國的城市爲什麼會有這種個性鮮明的文化特徵呢?

社會歷史原因

中國的現代城市與農業文明、農耕文化有着悠久的密切關係。我國的城市一般都有比較悠久的歷史,尤其是古都西安、洛陽、杭州、南京等等,都是有上千年曆史的城市。這些城市與建立在農業文明基礎上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中國的古代城市由於規模較小,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一貫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所以中國古代城市的商業經濟很不發達,基本上屬於半自然經濟與半小商品經濟相結合的經濟形態。中國的古代城市的城市功能在汪洋大海般的封建自然經濟中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漫長,中國的城市遲遲未能發展到它應有的成熟階段,始終被強大的農耕文化影響着。這樣在農耕文化的影響作用下,中國古代的城市文化始終沒能擺脫中國農業文明的印記。城市文化的這種鮮明的鄉土性,在中國的城市文化中既具有極大的普遍性,同時也具有突出的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