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1.46W

以下是關於四年級數學《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反思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反思一: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第四單元中“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這一內容,既是前面知識的延伸,也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要求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繫,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是本節課應達到的知識教學目標。

第一次執教《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後,自我感覺還是挺不錯的。從瞭解小數的產生到探究小數的意義最後到綜合練習,學生的學習過程挺順利的。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小插曲:我說在超市爲了方便,電腦上通常會以元做單位統計,也就會用到小數了。本以爲我可以按照預設進入正題了,這時有個學生說“既然有電腦用角分也很方便的呀!爲什麼一定要用小數?”由於我沒有預設到這個問題,霎時我呆了,最後決定告訴學生把這個問題先放一放,等會兒再解決。在以後教學中,對於課堂出現的“小意外”,要靈活地處理,切不可死板地按自己想法進行解決。

在正方形紙上畫出0.1這個小數時,大多數同學都是塗最旁邊的一格,我也就是想當然的按照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正當我爲解決這個問題高興時,有個學生突然地說“一定要這一格嗎?中間的一格可以的吧!”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但我當時沒有抓住這個教學契機,只是一帶而過。備課時,預設不夠充分,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我們都知道“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一份,就是1/10,也就是0.1。”這裏的“其中一份”是指十份當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單指這一份。我想當時我把這個學生提的問題再深入地分析一下,產生的課堂效果肯定會不同,學生也會更爲深刻地理解0.1的產生及意義。由此,我想到了以後備課時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備課時要深入理解教材,想一想每個知識點應該要落實到哪一個程度;第二,問題設計時要有針對性,多思考提這個問題要解決的什麼;第三,除了備教材外,更要備好學生,對於學生在課堂會出現地種種問題進行全面周到地預設;第四,還要備好各種教學資料,如課件、練習題、學具等等,這樣就能更好地爲課堂教學服務。

教和學是一個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學生應該處於主體地位,教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但這個主導作用的發揮必須圍繞着學生這個主體得到發展爲中心。只要是有利於學生主體發展需要的,就應該是我們教學需要努力的。我們教學所要追求是:把學生放在心中,讓學生在“教”與“學”中得到充分主動發展。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反思二: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這一內容,既是前面知識的延伸,也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要求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繫,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是本節課應達到的知識教學目標。對比教學設計和上課的實際效果我有如下想法。

1、猜數匯入,將學生注意力引向課堂。

課始以猜測老師的身高和講桌的長度激發學生興趣,進而動手測量講桌的長度,提問兩個問題:這個長度能不能用整米數表示?並出示算式3÷2= 透過計算,能得到整數的結果嗎?由問題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就此很順利的引入了小數課題。這個環節也表明:興趣是最活躍的心理成分。當學生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們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着地探索。

2.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小數的意義。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教學重點。數學思想方法是高一級的知識,是對知識的一種本質揭示,是數學知識結構的靈魂。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本節課中,在教學1分米= 1/10米=0.1米時,滲透等量替換思想,並以此爲基點展開,先讓學生初步感悟十進制分數與一位小數之間的聯繫,進而鼓勵學生由此及彼、遷移類推得到許多一位小數,再讓學生比較這些小數的共同點,歸納出一位小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遷移、類比認識二、三位小數。歸納小數意義時,滲透抽象化方法,在學生多層面、多角度豐富感知的基礎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數量、單位名稱,最後抽象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二位小數……,使學生順利地從直觀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

3、不足或困惑

小數意義這一課屬於概念教學,如何讓學生建立準確的概念,尤其是在探索小數的意義這一環,本來用熟悉的米尺讓孩子去直觀認識,應該爲學生實實在在的創設一片自主探究的天地,而我是一路“扶”着孩子走過來的,沒有把學習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因爲自己最怕上的就是要帶着學具,希望學生能夠小組合作進行操作探究的課,學生一操作,就要花費很多時間,這樣練習時間往往不夠。如何引導全體學生自主探究,並且能夠在操作中領悟到一些什麼,而且還有一些練習的時間,就更好了。

另外,課堂上的教育機智不夠,對學生出現的語言上的錯誤,沒能及時作出處理或處理不當引導不妥。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反思三:

新課程理念下,在概念的教學中,教師要防止重結論、輕過程的做法,積極組織有效的數學活動,確立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去體驗、去思考、去構建數學概念。小數的意義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本案例中,教者引導學生在測量、觀察等操作的基礎上,從直觀的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到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意義的形成;從把1米的尺子看成一條線段,到學生感悟這條線段可以表示很多事物,步步清晰,層層深入。學生始終參與到概念的探究過程中,透過比較、歸納、分析和綜合,最後抽象、概括出小數的意義。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很順利地從直觀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並逐步形成小數的意義這一概念。

概念是思維的出發點,學生對數學概念掌握得是否準確、完整,將直接影響到各種性質、法則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影響着各種數學技能的形成與提高,同時也影響着學生思維的發展。《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進行實際測量,貼近學生的生活,簡捷有效地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使學生藉助動作思維,加深對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的認識。由此學生對小數的意義產生神祕感,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

新課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學,應該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實現師生互動、共同探討的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米尺,獲得分母是10的分數與一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與兩位

小數等等一一對應的關係,從而引導學生理解並概括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意義,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知識概念的形成過程中來,在這個基礎上,理解並概括小數的意義就水道渠成了。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的靈魂,是最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因此,數學課堂既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本案例中,如1分米 =1/10 米 = 0.1米,滲透等量代換思想,並以此爲基點展開,鼓勵學生遷移類推得到許多一位小數;在概括出一位小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遷移類比,理解兩位小數的意義,並對三位小數的意義進行大膽猜測,仔細驗證。歸納小數的意義時,先將1米抽象成一條線段,去掉單位名稱,由這條線段聯想到可以表示很多的事物,最後抽象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從而有效地滲透數學抽象化方法,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是既重概念形成結果,又重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我們有理由相信,只有這樣的概念教學,纔是有價值的,才能促進學生又好又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