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高年級英語的分層次教學實踐

學問君 人氣:1.61W

近兩年來學生的英語水平已經有很大的差別,同樣在課堂上學習牛津英語這本教材,很難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小學高年級英語的分層次教學實踐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高年級英語的分層次教學實踐

前言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小學生剛學英語時,興趣高,學得也順利。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知識難度的增大,部分學生開始走下坡路,特別在出現了英語考試之後,他們從原來樂於接受到被迫接受,甚至拒絕接受,成了英語學習中最大的障礙。而另外部分學生由於程度好,再加上教師的鼓勵和表揚,因此,興趣就保持了下去,從而使英語成績更加優秀。

現在的高年級的英語課堂已經出現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現象。近兩年來五六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現狀進行調查:全班48人,45人在課外上英語輔導班,其中學習新概念的35人,有三人已經學到新概念第二冊,還有部分學生上全外教口語訓練班,其餘同學學習同步英語輔導。學生的英語水平已經有很大的差別,同樣在課堂上學習牛津英語這本教材,很難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如果我們還繼續堅持現有的英語課堂教學,就會使這一現象更爲嚴重。在教學中逐漸探索,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才能逐漸縮小這種差距,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發展,爲每個學生創造適合的課堂。

一、分析這種現象的產生原因

1.小學英語教學在徐州開設已經有17年了,英語越來越受到家長的支援,現在少兒英語培訓班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新東方、宏博教育、韋伯英語、阿斯頓英語、昂立英語、英孚教育……他們教授着各種版本的英語教材,有些具有一定的難度。一些學優生在這些教學機構上課,學習到了課本以外的許多知識,英語學習上更是突飛猛進;一些學生在這些培訓機構上課,課堂上紀律要求比較寬鬆,尤其外教上課,他們會把一些壞習慣帶到日常的英語課堂上,影響正常的英語教學。

2.小學生剛學英語時熱情高、興趣濃,成績普遍較好。但是到了高年級,隨着內容的增多,難度加大,有部分學生就缺乏了學習的熱情,落後掉隊,甚至發展到放棄學習英語。成績好的學生上課積極性高,學習自覺性強,不滿足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總覺得太簡單,這就是“吃不飽”現象;成績差的學生不喜歡上英語,對英語消極對待,甚至對英語教師產生逃避和敵意的情緒,上課講解聽不懂,短文讀物看不明白,趣味索然,彷彿置身與另類世界,這就是“吃不了”現象。

3.接受能力快的學生在課堂上很快就接受了教師的新知。在鞏固練習階段常常會出現“走神”現象,因爲教師再講的內容對他已經沒有吸引力了;而那些基礎較差,接受能力慢的同學,對教師的講解不感興趣,有些甚至根本就聽不懂,他們就遊離在課堂之外,久而久之,造成惡性循環,英語課就像在聽天書。

二、解決這種現象的措施

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每個學生都是唯一、重要、發展,具有巨大潛能的、鮮活的、獨立的生命個體,新課程改革也強調教育必須“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在日常教學中做了以下的嘗試:對學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識與能力差異進行分析,學習成績好、學習興趣濃,學習主動、接受快或勤奮的學生屬於A組;接受能力一般、學習成績中等或學習情緒不夠穩定的屬於B組;能力較差、學習有困難,消極厭學或頑皮不學的學生屬於C組。每組選出一位學生做組長,每單元進行一次輪換。

1.在教授新知識階段,爲學生準備足夠的“飯”,讓每組的學生都“吃好”。學生的'認知存在不同的維度,由記憶到理解、運用、最終的創造,都是有梯度的。那麼,在我的英語教學中我也實行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着不同維度的目標要求。因此,目標的設立就顯得尤爲重要,對於A組和B組學生來說目標定得太低,學生會覺得毫無挑戰性,學得索然無味;對於C組學生來說,目標定得太高太遠,學生會覺得遙不可及,乾脆放棄。所以,在我的課堂上每個教學環節我都力求把目標定得適合三個小組的學生,使他們各得其所,“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比如在學習牛津英語5BTheEnglishClub有關國家的單詞是時,A組學生會讀單詞並能造句子I’akChinese.有些學生還說出新概念中學習的好多國家,並說出他們的首都。對於B組學生來說,能會讀會拼單詞並試着說句子,而對於C組學生來學會讀、可以記憶該詞已經非常不簡單了。

2.在對學生的評價上,準備數量不等的“星”,給學生的獎勵。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願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體驗成功的機會,尤其使後進學生透過體驗成功的快樂進而消除自卑感,不放棄學習,不自暴自棄,從而堅持自己的努力贏得別人的贊同,並逐步建立向更高層次邁進的信心。對於A組學生來說,他們想要的是同學們崇拜的眼神和教師發自內心的驚歎,他們得到的是五顆星;對於B組學生來說晉級A組或是在活動時和A組並駕齊驅是他們心中努力的方向和願望,如果做到了他們的心中恐怕比吃了蜜還甜呢,他們得到的是三顆星;而對於C組的學生來說要挑戰的是他們自己,無論是學習中的背誦環節還是表演環節,只要他們挑戰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就是成功!他們得到的是兩顆星。每單元學習結束後,每組的組長會計算得星的顆數,並評出本組的最佳貢獻獎,也就是得星多的那位學生。

學期結束時會評出每組進步最大的同學。

每組的學生在自己的那組得到了提高與進步,尤其是C組的學生,他們不用再跟班級中最好的同學比,他們跟自己比,跟小組裏的成員比,他們也有當組長的機會,對他們自信心的提升是最大的幫助。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吃得好”體現了“以學生爲本”“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的教學思想。學生在自己小組裏,學得自主、學得自信,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付裕東.落實因材施教原則的最佳途徑-分層次教學.中國教育品牌在線.

[2]段生軍.分層目標教學策略.

[3]馬愛貞,王兆紅.談英語中的分層教學.人教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