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研究分析

學問君 人氣:3.22W
談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研究分析
【摘 要】:閱讀教學要讓學生藉助文字,理解和體驗文字的價值;藉助文字的閱讀,積累語文知識,訓練語文技能,提升人文素養。即:學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的發展是衡量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標準。確定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目標;重視學生在課堂上多種形式的閱讀;加強對學生的有效閱讀指導。
【關鍵詞】:語文課堂 閱讀教學 有效性研究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儘管新課標給我們指明瞭方向,但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現狀依舊堪憂,其效果多數時候任屬無效或低效。閱讀活動現已成爲人們獲取資訊的主渠道,這不能不引起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的深思:面對紛繁複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應該如何引導、幫助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篩選資訊,促其身心健康成長?這是當代老師不容推卸的責任。其實,這已不再僅僅是語文老師的責任,而是任何一位爲師者的義務。
        一、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1.以“教”代“讀”。教師在課堂上的閱讀教學觀念陳舊落後,教師以教材爲中心,教學的目的和過程是學一篇解析一篇。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爲完成教學任務,只看重問題的探究、知識的拓展,輕視學生的當堂閱讀,時常只是讓學生粗略地“掃描”一下,便急匆匆地去提問、去分析、去歸納,最後給學生幾條規律,讓學生背背,老師“教”的太多,學生閱讀時間太少,很少真正走進文字。課堂因而造成學生的文化積澱太淺,缺乏語文功底。
        2.以“考”代“讀”。爲應對各次考試,教師將所要教學的課文,按照考試閱讀模式訓練學生,要求學生熟記難寫的字詞,背誦有關的文學常識及名言佳句,作一點理解性的歸納。把語文當做訓練,後果嚴重:敗壞學生的口味,將學生逼向“地下”,喪失思考,缺乏個性:爲結論而教,學生語文感覺已經鈍化,閱讀已成爲枯燥乏味的技藝,一種望而生畏、做而生厭的訓練。這種閱讀教學的八股使學生缺乏閱讀興趣,難以和文字對話及情感交流,缺少思維碰撞和審美情趣。不能讓那些充滿人性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閱讀成爲學生的渴求,成爲學生的精神享受。
        3.重“義”輕“文”。在指導學生閱讀中,大多數教師憑自己的教學經驗,習慣於扎進文意的海洋裏,看重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看重的是對文章內在含義、主旨的體會,忽視了對文章語言表達的體悟和認識,僅有的涉及更多的也只是停留在詞句“好不好”“爲什麼好”這個層面上。學生缺乏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難以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文以載道”是中國的文化傳統,於文中“尋道”“取義”是語文教學的傳統,語文教學重“義”輕“文”由來已久,語文課程改革以來在這方面一直試圖“糾偏”,但效果不佳。
        4.課外閱讀量少。初中生(尤其是農村中學)除閱讀課本外,很少接觸到課外閱讀,即使有閱讀的,也只是瀏覽故事情節,自發式的、漫無目的的閱讀,很少有同學認真細讀精品,《中學生必讀名著篇目》形同虛設。它不僅忽視了文學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質量低下,也使學生逐漸失去閱讀的機會和興趣。
        以上種種都違背了人的認知規律,與新課改理念相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語文閱讀現狀。
        二、閱讀的數量和閱讀的內容影響着學生的人格成長
        作爲教師應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給他們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思維空間,給他們創造一個張揚個性的環境,語文老師手中最好的武器就是閱讀。教會學生細心閱讀,獨立思考,在閱讀和思考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文化品位是這次研究的目的。我在教學中開展閱讀指導訓練,研究學生的閱讀興趣、速度、能力、效果。從研究的計劃制定、內容篩選、方法指導、結果測試等方面進行三個階段的訓練。效果顯著,學生的閱讀容量、速度、能力都有進一步提升。現選擇幾則學生日記作爲訓練結果彙報,聽聽學生的聲音,或許能得到一些啓示。
        第一:我喜歡語文,癡迷語文最初完全是出於老師要求積累文句的需要,還要感謝老師安排的閱讀課,讓我有機會大量瀏覽、閱讀書籍。我也由被動完成老師的作業,慢慢發展到我對作家的敬仰和對文學的熱愛。一年下來,我讀了《冰心傳記》、《朱自清散文集》、《三國演義》的大部、《山海經》的全部,瞭解了牛漢的經歷,知道了韓寒的作品……掩卷回思,我由一個怕寫作文,經常抱着名著睡覺的小女孩變成了寫作高手……
        第二:今天我真的很高興,我寫的'《悼古風》被老師當範文在班中念給同學聽,當時,我的心都要跳出來了,同學們的眼光投向我時,我不敢擡頭,我想當時我的臉一定很紅。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聽着老師激情的朗讀,覺得比我當時寫作時還激動,我真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不會忘記三閭大夫懷沙投水,淚浸密羅情景,我依然感受那世人皆醉唯我獨醒的萬古悲風,也不會忘記文天祥高歌信念與追求,走過伶仃洋時的悽愴,再次吟起‘留取丹心照汗青’,原來死與生一樣偉大,同樣不敢忘記,譚嗣同用滾燙的鮮血祭奠‘百日維新’的失敗,‘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沖天豪氣……老師說要把它當作範文收錄在學校的優秀文庫中,還要發佈在老師的博客上讓同學們傳看……文學是一種美,文學是一種精神,她的美因其精神而有神韻,她的精神因爲美而有品位,令我醉心其中,難以自拔……”
        我愛他,是因爲他的文學帶有宗教性的真誠與崇敬,他的作品幾乎是生活的翻版,他是一位充滿創作熱情的作家,連他自己都說“一個人的生活是蒼白的,是缺乏力量的,我迷戀的不僅是文字表達,更迷戀擴充自我方式”。我也產生了同樣的感受,我認爲平日的自己很平庸,寫作時,我卻變得很偉大,寫作過程是孤獨的,但,寫作結果不再孤獨,猶如空谷傳音,我常用他的文字表達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