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農村學生實驗能力化學教學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7W

一、培養學生對常見儀器的正確使用和規範操作能力

農村學生實驗能力化學教學的論文

在實驗過程中,抓住培養操作能力這個關鍵,可以有效帶動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和處理實驗數據、實驗設計等其他各項實驗能力的提高。實驗操作雖然主要是手的動作,但離不開對實驗過程的觀察。因此在動手的同時要培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提高了,學生就能進一步設想實驗細節,進行實驗過程的設計。儘管學生進入敞亮的現代化實驗室表現得異常興奮,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及對新奇事物強烈的認知慾望。但在實驗室不知如何操作實驗儀器,畏首畏尾,丟三落四。常常不小心打翻實驗裝置或打碎實驗儀器,以致有時會傷到自己。這源於對實驗儀器的陌生和對基本操作的生疏,這可能會影響到實驗操作的成敗,以至於不想進實驗室,不敢動手操作。鑑於以上原因,故在高一新生的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回顧初中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認識實驗儀器,並耐心講解每一種儀器的基本操作和用途,同時做相應的演示操作。隨後讓學生親自動手練習儀器的使用方法,並熟練之。對儀器的使用要求不但要做到心中有數,更要達到手中熟練,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實驗儀器的操作能力。

二、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實驗目的不是僅僅對儀器熟練使用,而且是對某一客觀事實探究,故相對初中而言,難度有了很大提高。故在實驗前精通理論知識必不可少,弄清楚探究實驗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驟及相應步驟必不可少的儀器。特別要結合生活生產實際,借鑑儀器的'選用,操作的可行,方法的得當與否,始終要求從簡到繁的過程。當然理論的要求也應由易到難,否則學生對原理難以理解,那麼實驗過程不可能順暢。而探究的前提是對課本知識的熟練掌握,即理論知識的儲備要豐富。當然也不能僅僅停留在課本上,而應擴大知識面和聯繫相關知識,才能在實驗設計中不顧此失彼,儘管可能達不到十全十美,但我們要儘可能全面考慮對實驗的影響。同時在實驗設計過程中,由於多種因素干擾,難免在探究中存在缺陷,但我們更應注意數據分析。緊緊圍繞理論指導,熟練正確分析誤差大小。這樣才能在實驗操作中“錯誤而不糊塗”,清楚自己的失誤,在操作中儘量規避這一缺陷。探究實驗纔可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三、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

農村學生的管理是散養式的,比較自由開放。而這種行爲方式在實驗的整個過程中並不可取。自由散漫的行爲方式由於環境的影響,自我難以約束、監管。在生活習慣中,儘管在行爲方式上表現得並不文明或有禮貌,但並不會造成什麼危害。但在組織實驗的整個過程中,如果得不到監管,則將導致實驗的錯誤或探究的無效。化學實驗的過程就是解決化學實驗問題的過程,整個問題解決過程中都貫穿着自我監控。對學生來說,一旦意識到初始狀態不等於目標狀態,二者之間存在差距,自我監控就開始了。但對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學生自我監控能力不同。從多年教學看,自我監控水平與化學實驗總能力及各要素之間均存在顯著相關性,表明自我監控水平是影響化學實驗能力的重要因素。

另外,在對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個體觀察中,我們也發現自我監控無論是對實驗問題的確認、問題的解析,還是對實驗的設計、實驗的操作都有較大影響。由此可見,學生對化學實驗過程中即將出現的問題或已經出現的問題能否及時進行監控與調控,對化學實驗的成敗起到關鍵作用。它影響學生化學實驗問題解決的全過程,影響其問題解決的質量和效率。

同時,學生的化學實驗問題解決中的自我監控水平也透過實驗問題解決而得到提高。傳統實驗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即教師規定實驗的方方面面和涉及的試劑儀器,實際是對已知實驗的驗證,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不到發揮。爲提高自我實驗能力,必須在任何實驗過程中,監控自我操作與設計行爲,也就是要多疑。每一步的操作始終考慮有缺陷嗎?有錯誤嗎?可能的缺失在哪裏?在長時間的訓練中,養成自我監控的習慣。即提高了學生科學探索能力。教學的目的,不是強迫,不是被動,而是主動學習。摒棄自我惰性,時刻考慮自我行爲得失,對實驗以至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不僅可以培養自我實驗規範能力,科學的探索精神,而且對學生的成長有益。時刻反省自我。古人云:“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對描述自我實驗能力的監控行爲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自我監控可防範可能的錯誤。而在實際問題中,誤差的分析是問題的難點,而隨着自我監控能力的提高,誤差分析不再是難題。

四、結語

總之,受農村學生學習環境的影響,導致農村學生實驗能力比較差,而高考對實驗能力的要求逐年提高,事實上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培養良好的實驗動手與創新能力,只有在日常學習中,儘可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設計、自我監控等綜合學習能力,才能提高學生成績,提高自我學習能力,爲學生以後的主動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以至對個人以後的人生成長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