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企業會計資訊化的研究特徵

學問君 人氣:5.5K

2011年2月23日,財政部副部長、中注協行業資訊化委員會主任委員王軍在中注協行業資訊化委員會上指出,資訊化已經作爲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綜合實力和經濟是否發達的新標準,是產業優化升級和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關鍵環節,是推動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綜合國力的強大動力。

淺談企業會計資訊化的研究特徵

企業的會計資訊化是財務管理資訊化中重要的一類,它不僅可以進行會計覈算,還可以用作財務監督、財務預測和財務分析,爲形成真實、完整的其他經濟資訊奠定堅實的基礎。

企業會計資訊化的特徵

作爲社會發展提供主動力的企業,會計資訊化建設更是勢在必行。目前大多數企業的會計資訊化的流程如圖1所示。財務部門所從事的工作只是把手工會計轉變成由計算機會計,利用相關財務軟件對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進行簡便處理,本質上與傳統的手工會計覈算無差別,遠不及真正意義上的會計資訊化,不能滿足企業會計資訊使用者的要求。

所以企業的會計資訊化仍需不斷完善。下面將總結出會計資訊化在發展進程中需要滿足的特徵,企業財務部門可將其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改變以往會計工作中資訊不集中、閒置等問題,加強與各部門間的協作,提高工作效率。

財務資訊多元性

隨着時代的發展,許多非財務資訊與決策更加緊密,企業在做財務管理預測時,需要全面掌握企業的情況。會計資訊只能反映出部分財務狀況,雖然財務資訊在決策中佔首要地位,但並非是惟一指標。企業不僅僅需要了解其經濟實力,也需要諸如軟硬件實力、職工素質、科研實力等表現企業競爭力等指標來代表一所企業未來的發展能力。企業可以透過各種技術和方法,加入效用價值、無形資產評估、時間價值等形式,衡量知識資本、人力資源等非財務資訊,將財務資訊向多元化資訊轉變,以全面反映整個企業的狀況。

財務目標針對性

企業的會計工作主要是對預算管理、撥款管理、工資管理、科研費用管理等經濟業務進行加工、整理形成綜合性資訊,具有簡單、概括的特點。但是其綜合性卻無法體現個別重要的經濟業務或交易,而且企業的管理者、投資者和債權人等不同人士對資訊的需求不同。因此,企業各部門在保證會計指標的口徑一致,處理方法一致的情況下,應對不同資訊使用者和特殊覈算業務針對性的提供會計資訊,提高資訊的利用率、有效性。

財務機制創新性

當前會計資訊化在企業的建立和發展,雖然達到了取代傳統手工會計資訊系統的目標,但是並未實現會計資訊系統的創新和改進,距離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還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創新財務機制,才能避免企業會計資訊系統混亂,出現例如企業會計資訊系統獨立於企業其他管理資訊系統之外的'情形。

企業財務資訊編碼規範化是企業已實現的創新機制之一。資訊編碼規範化將企業的經濟活動及財務數據一次性地輸入網絡財務系統,不僅減少了數據的輸入量,避免多次輸入出錯,而且對實現資訊的分析和共享都有積極的作用。

財務人才複合性

會計資訊化建設需要複合型會計人才來實踐會計資訊的傳遞與處理。企業會計資訊化的管理活動要求會計人員除了具備紮實的會計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外,還應具備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避免發生因缺乏系統的計算機網絡知識,而出現的數據丟失等現象。另外還需大力加強審計隊伍建設。企業審計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水準,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分析評價方法,將資訊技術靈活運用到審計工作中,從過去的查錯型轉變爲管理服務型,逐步實現會計資訊化審計、網絡技術審計,爲高層管理人員提出有用的建議或評價,使企業審計向更高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