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有關藝術理論對藝術創作的指導作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3W

一、藝術理論的產生及其重要性

有關藝術理論對藝術創作的指導作用論文

(一)藝術理論的產生

思想指導行動,同樣創作也是受一定思想所支配的,在特定哲學思想的影響下,以及特定時代、特定文化與社會條件下,必然會產生相應的藝術理論。藝術家在從事創作活動時,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特定藝術理論尤其是哲學思想的影響,並透過自己的作品表現出來。

數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便在石窟洞穴之內繪製飛禽走獸和狩獵場景,繪製這些內容除有祈求、敬畏、崇拜或是占卜等心理目的以外,最直接的效用就是傳授知識,這便是原始社會時期美術中的巖畫。這種巖畫與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息息相關,因爲當時文字尚未出現,所以巖畫表現的便是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但這種繪畫僅僅只是出於自發性的描繪,是談不上有理論進行指導的。

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分工越來越細化,社會上出現了靠繪畫爲生的藝人。最初藝人們主要是依靠師傅帶徒弟的模式來傳授手中所掌握的技藝,但隨着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從事繪畫的藝人越來越多,同時人們對繪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單純依靠師傅帶徒弟的這種模式,往往具有極大的隨意性和零散性,因此人們急需對繪畫經驗進行系統的總結。爲了更好地傳授繪畫經驗,西方出現了極具理性的繪畫書籍,於是藝術理論應運而生,藝術理論的產生對隨後的藝術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古希臘時期雕刻家波留克列特斯的理論着作《法則》便研究了理想的比例關係。藝術理論的發展在東方也毫不遜色,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現存最早的山水畫理論文章,如宗炳的《畫山水序》。其中有言“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至於山水,質有而趣靈”大致是說山水畫創作應當借物寓意寄託情感,筆墨與主觀感情應當緊密結合在一起。這些理論較好地闡述了繪畫的一般規律,可以讓初學者從中悟出繪畫的技法,從而掌握繪畫的技巧並少走彎路。

除了宗炳的《畫山水序》,同時期的藝術理論還有謝赫的《畫品》,王微的《敘畫》,蕭繹的《山水松石格》。這些書籍不單只是總結了前人的繪畫心得與體會,並且初步建立了繪畫品評標準,對繪畫的發展起到了探索與引導的作用。於是,藝術理論分別在東西方應運而生了,後人在吸取前人藝術理論養料的同時,也不斷擴充藝術理論的廣度與深度,促使了藝術理論向更高層次的邁進。

(二)藝術理論的重要性

藝術創作活動是人類特有的一種進階的、複雜的精神活動與實踐活動,是藝術家在創作慾望的推動下,運用一定的藝術語言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思想情感轉化爲具體的、生動的、可感的藝術形象,即實實在在的藝術作品p]。但一定的藝術創作必然受到思想意識的影響,而且藝術理論對藝術創作活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否則千百年來數以萬計的藝術家與藝術理論家們也不會一直樂此不彼地對藝術創作經驗進行總結。

同時藝術理論對繪畫創作的啓發和作品格調的提升,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縱觀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畫家的流芳百世的藝術作品,我們不難發現反映時代精神,把握時代命脈是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的前提和基礎。藝術作品表現出的是畫家的內在精神、文化修養以及對事物深邃的洞察與體會,對生活和社會的認知和感悟。這些世界大師的作品大多都和社會的轉折、革新、文化運動和思想革命有關,他們在世界的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除了具備高超的繪畫技藝之外,普遍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強烈的意識和人文情懷,而這種思想意識與情懷是以學術修養和理論思考爲雄厚基礎的。因此,掌握藝術理論,可以有效地加強畫家的藝術修養,增進畫家的學術思考,提升畫家的審美水平,進而將自己的藝術思想和人文情懷注入繪畫創作之中,最終提升其作品的品位。從根本上說,藝術作品是畫家的一面鏡子,它折射着畫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爲,從而揭示着藝術家內心世界的奧祕。

二、藝術理論對創作的指導作用

印象派是法國19世紀下半期一個重要的藝術流派。19世紀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光學的迅猛發展,在光學原理和實踐的啓發下,印象派尤其注重研究外光對物體所產生的稍縱即逝的視覺效果。正是在這一藝術理論的指導下,印象派開創了藝術的先河,爲現代藝術的發展開啓了一扇新的天窗。因此,印象派的畫家在創作時更爲關心的是畫面的美感與物象在外光條件下的變換,他們的作品也大多醉心於色彩和光線,並以此來更好地表現其作品的色感和光感,正如莫奈所說“唯一的希望是和自然密切地結合”這種做法與以前西方繪畫理論中注重繪畫題材的說教性截然不同。我們不難看出藝術理論的重要性,創作理論決定了創作時的創作方向以及最後的作品表現,它不僅影響畫家的`個人創作,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將會影響整個時代藝術的發展走向。

藝術理論對創作的指導作用不僅表現在西方,東方同樣如此。我國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思想界就極爲活躍,科學文化及文學藝術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這一時期的藝術理論可謂“百家爭鳴”極爲豐富,特別是顧愷之對中國繪畫的發展產生過極爲深遠的影響。一千多年來,中國山水畫並未向兩個極端發展,它既不會像自然主義那樣照搬對象,也不會漫無目的地玩弄筆墨,而是自始至終沿着形神兼備的道路發展,這充分說明了藝術理論對藝術創作的指導作用。

由此可見,藝術理論可以指導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使他們少走彎路。日常創作中或許我們無法確切而精確地感受到理論對創作的指導作用,從而易單純地認爲創作僅僅是對視覺美感的一種描繪,其實不然,理論知識往往內在地支撐着創作者對美感的認識和感悟。藝術創作體現的就是藝術家全部的修養和智慧,藝術家往往是按照“學問要博,生活要廣,認識要深,情感要真,立意要新,想象要豐富銳敏,意象要飽含意蘊,形象要栩栩傳神”的審美要求和標準進行創作的。因此,藝術的永久生命力就在於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獨創性。

綜上所述,藝術理論對藝術創作的指導作用,可謂體現的淋漓盡致。藝術理論不斷的推陳出新引導藝術家創作出賦予時代特徵的藝術作品,同時在藝術理論的指導下,藝術家才能不斷地突破思維的禁錮和固守的疆域,從而創作出一件件精彩絕倫、流傳千古的藝術作品。

三、藝術理論對藝術創作的指導作用

(一)基礎理論知識對藝術創作的指導作用

早在幾千年前藝術的前行者便將發現的繪畫規律記錄在案,寶貴的基礎技術理論對我們進行藝術創作起到了基礎指導作用。每一次技術理論上的革新都會給藝術創作領域帶來一股變革之風。15世紀以揚?凡?艾克爲代表的尼德蘭畫家發現用油與顏料調和後,畫出來的作品色彩鮮豔而充滿光感。正是這一技術理論的推廣與革新,形成了現今油畫的基本雛形,油畫作品得以長時間的儲存,隨後的藝術家在創作中不斷探索油畫技法都與這一技術理論的推廣無法分離。

基礎理論知識不單對藝術家的創作有啓發指導作用,而且在更多的時候它是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時參照的基本規律,比如繪畫大師達芬奇的藝術創作之路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道理。對藝術與科學等多個門類都有深入研究的偉大人物達芬奇,不僅是一位跨時代的畫家,也是位傑出的藝術理論家,他的理論散見於他流傳下來的大量筆記與草圖中。這些繪畫經驗的總結與傳遞,對16世紀後期西方繪畫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即使是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這些理論知識對我們的藝術創作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我們在進行藝術創作時不能僅僅只注重畫面的形式與趣味,而忽視基本功的訓練和理論知識的學習,甚至對傳統繪畫持懷疑與否定的態度,認爲傳統的基礎理論禁錮了藝術家的創作思維。縱觀古今中外的美術史,我們不難發現畢加索、馬蒂斯、蒙克等多位西方現代主義大師,都有着紮實的繪畫功力,他們都是在充分掌握了繪畫的基礎技術理論後,再忠於自己的主觀意識然後進行藝術創作的。藝術創作如果離開了基礎技術理論的指導,那麼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之路終究會黔驢技窮。

(二)跨學科理論對藝術創作的指導作用

藝術創作活動是一種極爲自覺的實踐行爲,藝術創作者的理論修養水平,直接影響着藝術品的創作質量。藝術理論以探究藝術本質、藝術創作規律等藝術學“元”問題爲使命,它旨在打通各門藝術之間的壁壘,並透過各門類藝術之間的關聯,對藝術的精神實質予以理性的考察,對於形成藝術創作風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畢加索、馬蒂斯、蒙克等西方現代主義大師的作品之所以可以流芳百世,不單單因爲他們具有深厚的繪畫功力以及豐富的內心情感,同時還有更深層次的藝術理論指導他們的藝術創作。我們試想一下具有紮實繪畫功力的人不佔少數,可爲什麼藝術大師卻是屈指可數的呢?因爲紮實的繪畫功力是藝術家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但並不是說掌握了基本技法就能成爲藝術大師。藝術的基本理論相當於藝術家在創作時要遵守的規則,但藝術創造並非藝術家爲遵守規則而遵守規則,藝術家不是遵循了某些規則而成就了藝術,實際上只是爲了某種藝術創造纔去遵守這樣或那樣的規則。心靈對技巧的創造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一個長時間的培養過程。在各類理論的灌溉與薰陶下,藝術家們在創作實踐中要積極地將頭腦中的意象轉化爲實體的作品。這就需要手、目艮、腦之間高度的配合,如果說基礎藝術理論是指導藝術家如何提高動手的能力,那麼觀摩各大師的藝術作品則是提高眼界的有效途徑。隨之我們的問題也就來了,繪畫手法的提升與眼界的培養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是要提高繪畫的思維能力即提高腦與手、眼間的配合,又需要透過怎樣的途徑呢?當然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歷代大師的生平與各流派的藝術理論中追尋到蛛絲馬跡。

20世紀初現代繪畫的興起,超現實主義在西方繪畫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對現代包裝、建築、設計等多個門類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超現實主義顯示出不同於以往的繪畫本質的語言特徵和藝術技巧。這種創作方法是對以往以理性、現實爲特徵的現實主義繪畫的反動。引發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進行大膽革新的依據,源於同時代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超現實主義畫家將精神分析學家的理論作爲自己流派的理論指導思想,對他們的視覺圖像進行分析。其代表畫家有米羅、達利、恩斯特等人,該流派在創作中嘗試各種表現手法來表現藝術家的內心想法。在弗洛依德潛意識學說的影響下,他們將現實與夢境交織在一起給觀者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視覺體驗。創作思維打破傳統,畫面靈動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精神分析學理論給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另一塊廣闊的天地。

跨學科的理論對藝術創作的推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在思維上提升藝術家的修爲與認知深度,深化藝術創造者的心靈世界,達到手、眼、腦間的高度配合。我們在創作實踐中要積極的將腦中的意象具象化與圖像化,使之真實的傳達出藝術家要表達的內心想法。

(三)藝術創作對藝術理論的推動作用

藝術理論來自實踐並指導着實踐,藝術創作的過程實則就是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但這並不等於說藝術創作是單純地受到理論機械的指導,因爲整個創作過程還融入了藝術家的情感、想法與激情,同時在藝術創作中藝術家還會遇到前人理論中未提及的難題,正是這樣不斷的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藝術創作之路才得以常青。

喬託是文藝復興的藝術先驅,他的藝術作品是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分水嶺。爲了表現真實的生活場景,他積極地探索寫實技巧,竭力在二維的平面中表現出三維的立體效果。雖說喬託並未掌握科學的透視原理,但他在創作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正是隨後幾代藝術家們創作中所要解決的問題。如人物與背景間的關係、物體的體積感以及畫面的空間層次,正是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疑問,才引導着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不斷的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再次的解決問題,如此呈螺旋狀的循環前進着。

藝術家藉助藝術作品構建起與欣賞者之間的橋樑,藝術理論指導着藝術家進行創作的同時,創作實踐也推動着藝術理論不斷的更新與發展。成功的藝術作品作爲畫家意識的表現形式,生動的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或無法言語的內心世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既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又能促進藝術的發展。藝術理論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會不斷的發展,理論不斷的完善,對創作的指導作用也越顯兒易見,我們只有不斷更新我們的理論思想,積極輸出自己的文化,輸出屬於自己理論體系的藝術作品。使藝術理論無限的接近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大環境,讓作品更好的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