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析微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進

學問君 人氣:2.71W
試析微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進


  論文摘要:微博滲透着意識形態,深刻影響着大學生的價值觀,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與挑戰。本文結合微博的特點,探討了科學應對微博,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舉措。即轉變觀念,重視意識形態安全,勇於接受批評;加強溝通對話,推行實名制;既秉承“學生路線”,又加強意見領袖的管理。

  論文關鍵詞:微博;意識形態;謠言;思想政治教育
  
  在2011年12月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副主任錢小芊表示,目前我國微博用戶數量已超3億人。以微博爲代表的民意表達,對整個社會乃至政治生活正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2011年發生的幾個大事件幾乎都與微博有着緊密的關聯。難怪有人說:一張照片、三言兩語、幾秒之間,我們就可以圍觀中國。微博時代的到來,悄悄改變着大學的學習與生活方式,深刻影響着大學生的思想觀念。
  微博給學校搭建了一個快捷、方便、零成本的宣傳平臺,能較好地體現教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性、交互性。微博可以用來蒐集大學生熱門的輿情資訊,可以藉助微博連接學生的閒暇生活,可以基於微博構築同學間、師生間的交流平臺,透過微博關懷學生的心靈世界。

  一、微博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新挑戰

  (一)增加學生思政引導的難度
  衆所周知,微博有140個字的表達限制,這決定了微博表達的碎片化。很多大學生使用微博的'目的在於表達主觀感受,而非客觀、理性地陳述事實。在這種碎片化、情緒化資訊主導的環境中,大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對事物全面、客觀、理性、深入的判斷。微博已成爲許多大學生的主要上網方式,成爲一種生活習慣,大學生對其產生過度的依賴和迷戀,成爲所謂的“微博控”。造成大學生人際關係冷漠,生活和學習隨意性大。與此同時,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種矛盾和利益問題都集中呈現在微博這個“擬態社會”中。於是在微博上利用謠言攻擊別人、侵犯個人隱私、宣泄情緒乃至謀取利益的行爲就變得比較普遍。甚至國外一些反華勢力也藉助微博開展反華活動。比如2011年2月“美國之音”宣佈停止對華廣播,將這部分人員、資金等資源都投入到以微博和社交網絡爲“主陣地”的對華網絡新媒體傳播攻勢中。
  (二)挑戰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微博”的便捷、實時在線、即時互動等特點助長了一種快速消費、快速遺忘,速生速死的快餐式文化。大學生越來越講究生活效率,也越來越缺乏耐心,尤其缺乏對傳統觀念、傳統生活方式的耐心。這使得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到很大沖擊,如學生越來越沒有耐心參加重大會議、聽學術報告和講座等;面對面的師生個別談話方式也會受到學生的無聲反抗,使教育者無言以對。部分偏好形式主義的教育者組織的活動在大學生中沒有市場。可以說,在新媒體時代,教師的權威在逐漸消解,師道尊嚴也逐漸失落。
  (三)“微博時代”也是“謠言時代”
  微博上人人都能“發佈新聞”,微博屬於低成本的傳播形態,造謠成本幾乎爲零。目前微博實名認證尚未普遍推行,匿名且不負責任的“微傳播”,給各種錯誤思想的擴散創造了機會。這使得微博成爲謠言的溫牀和源頭,微博上謠言層出不窮。如“東華大學食堂風扇削死學生事件”、“金庸去世事件”等等。有些大學生在明知是謠言的情況下還保持沉默,甚至樂此不彼地去轉發傳謠。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它涉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自身辨別力等問題。

  二、微博語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進

  (一)轉變思想觀念,重視而不漠視微博
  1、重視新媒體時代的意識形態安全。微博不僅是微博,也存在意識形態問題。高校思政工作者應高度重視新媒體時代的意識形態安全。在新媒體時代,意識形態的表現方式無所不在,一條微博、一個小遊戲、一篇跟帖、一張圖片,都可能暗含意識形態。當前一些大學生對我們國家自己的主流意識形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全無概念,所以迫切需要重視新媒體時代的意識形態安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意識形態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