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在歷史教學中運用自主學習法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7W

面對新世紀的飛速發展的社會,傳統的教學模式早已跟不上新時代的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索和創新能力,已成爲學校教育的重大課題。爲此 ,在歷史教學中進行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的課堂教學嘗試很有必要。

試論在歷史教學中運用自主學習法論文

一、自主學習——特點

1學生自主學習爲主與教師講授爲輔。學生的自主學習並不排斥教師的精心講析,教師可以運用所有的教學方法來促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學生在認知活動中,由於缺乏背景知識或認知策略陷於困境時,教師就必須給以講解點撥。但教師的講解是爲了幫助學生能自主地開展學習活動,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爲中心,教師的講解對於學生學習知識來說只是起鋪墊導向的輔助作用。

2個人思考與同伴合作學習相結合。個人思考探索是開展同伴合作、小組討論的'基礎,開展合作學習的活動不僅僅是爲了認知,還爲了培養訓練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技能。

3學習資訊及時反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活動情況, 以便及時給予必要的輔導點撥。

4教師教案的導學性和開放性。傳統教案教學普遍存在兩種傾向:一是教學的單向性,即以老師和課本爲中心,而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閉性,即教案是老師自備、自用,沒讓學生參與,缺少公開性和透明度,學生在課前對老師的教學意圖無從瞭解,上課只能被動學習。爲此,我嘗試把傳統的“教案”改革爲逐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學教案”,用來溝通師生之間的教學關係,增強了教學的民主性和雙向交流性。具體做法是:根據學生現有知識,自學能力水平和教學、考試的要求,編制出指導學生每一課時導學方案,學生根據“導學教案”自主學習,初步掌握基礎知識、概念、理清知識線索,並嘗試用掌握的知識解答“導學教案”中的問題,進行自我能力訓練、史料收集或討論交流,學生能自主完成的內容,課堂上就少講、精講甚至不講,剩餘部分在課堂教學討論中解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導學教案”還鼓勵學生在自學中探索發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思考,又反過來促進老師的教學。

二、自主學習——程序

學生自主學習爲主的課堂教學的基本操作程序應是:

揭示教學目標、展示問題 ———— 學生帶着問題自學探究 ———— 小組討論、同伴合作 ———— 師生質疑、釋疑 ———— 檢測評價 ———— 總結概括、構建知識板塊。

以《歷史》七年級上冊第 18 課《昌盛的文化》一課教學爲例。匯入新課後 , 揭示教學目標 , 展示自學提綱,讓學生帶着問題看書 :

1 、介紹佛教,佛教文化對中國文化及對柳州有何影響?舉例說明;

2 、介紹道教,道教文化對中國文化有何影響?舉例說明;

3 、司馬遷是怎樣寫出《史記》的?

4 、秦始皇爲何要在其陵墓旁埋下巨大的軍陣?問題的設計統攬全節內容,既有對重要基礎知識的概括,又有分析評價的能力要求,難易適當,同時,結合地方史,歷史與現代社會相聯繫,因而能誘使學生認真閱讀教材 , 積極尋找問題的答案。導學提綱是大問題,帶有導學導讀性質,學生還可以根據大問題來提出小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 , 有利於學科能力的培養。

三、自主學習——注意

1 、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學生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活動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學生視爲自己朋友的那種教師。如此,就需要施行課堂教學民主化,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熱情愛護、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學生自始至終都充滿期望,要充分相信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對學習困難者則備加關心,適時加以啓發點撥,而不能損害其自信心和自尊心。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是完全平等的。

2 、注意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 暢所欲言。學生提出問題,開始往往是膚淺的,甚至幼稚可笑,這說明他們的思維還處於低級狀態,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在啓發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 , 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勇於提出不同觀點進行討論。如講“威武雄壯的地下軍陣”一節時,我提出:“秦始皇爲何要在其陵墓旁埋下巨大的軍陣?”引發了學生的一場小辯論,培養了學生歷史學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並深化了對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本質的認識。這樣做不僅對學生理解教材開拓了思路,而且爲學生明天走向社會,研究新情況,發現、解決新問題,開創新局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3 、要培養學生的自學方法和能力,這是學生實施自主學習的基礎。首先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主要是教會學生“粗讀、細讀、精讀”教材。所謂“粗讀”就是瀏覽教材,抓住章節子目,知其大意;所謂“細讀”,就是對教材要逐字逐句地讀,掌握時間、人物、地點等歷史基礎知識;所謂“精讀”就是對背景、影響等重點內容進行分析概括,歸納成要點。透過閱讀思考,將教材內容問題化,答案內容要點化,要點內容條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