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建構科學的高校網絡教育資源的評價體系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1W

隨着教育資訊化的飛速發展,高校在培養創新性人才、建構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方面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揮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網絡教育資源作爲高校教育資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和教師的知識建構、提升實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發展進階思維能力等方面,重要性日益顯現。科學的資源評價體系的建構是提高高校網絡教育資源的質量和服務的重要保障。如何建構科學的高校網絡教育資源評價體系,是當前教育技術研究者面臨的重大課題,需要我們積極主動地探索和研究。

如何建構科學的高校網絡教育資源的評價體系論文

一、研究綜述

筆者對中國學術期刊網中的關於網絡教育資源評價相關的論文進行檢索,輸入關鍵字“教育資源”和“評價”,從期刊全文數據庫共查找到論文58篇,從優秀碩士

試論情感語言節目主持人萬峯、鍾曉的語言特點基於園本課程開發背景下研究教師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護理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試析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學生價值觀的引導試論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改革爭議試論中職《外科護理學》的情境式教學試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研究經濟學和經濟法基礎課程融通教學小針刀治療頸椎病療效觀察手術側臥位適宜度的研究

第三方物流合同中物流運營商的法律條款的問題基於RFID的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系統設計應航運企業第三方物流躺供應鏈實施現狀與策第三方物流企業項目管理成熟度概念模型初探AHP在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選擇中的應用談數據挖掘技術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應用產業集羣中的第三方物流及其特徵探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誠信管理建設探討基於Web第三方物流管理資訊系統設計第三方物流的價值探析

全文數據庫共查找到論文0篇;輸入關鍵字“教育”資源”評價”和“高校”,從期刊全文數據庫共查找到論文7篇僅有7篇;輸入關鍵字“教育”資源”評價”和“高等”,從期刊全文數據庫共查找到論文20篇;輸入關鍵字“教育”、“資源”、“評價高校”和“網絡”,從期刊全文數據庫共查找到論文1篇;輸入關鍵字“教育”資源”評價”、“高等”和“網絡”,從期刊全文數據庫共查找到論文1篇(以上數據截止2011年5月底)。

從查找的結果看,國內“高校網絡教育資源評價”方面的論文並不多見,關於“高校網絡教育資源評價”的方面的研究有待進一步加強。在查找到的相關論文中,有涉及高校教育資源管理績效評價的,也有涉及高校教育資源利用率評價的,有涉及基於某種方法和模型的高校教育資源評價的,有涉及教育資源庫評價的,也有設計高校教育資源評價的,等等。既有理論性研究論文,又有實證性的研究論文。

但是,上述論文均僅從教育資源評價的某一側面和某一角度對評價進行了論述,未能全面深入對教育資源評價進行研究和探索;缺乏應有的廣度、深度和系統性,未能爲教育資源開發設計提供科學有效地標準和依據。因此,爲給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提供更好地方法和思路,有必要對高校網絡教育資源評價進行深入地探討,以進一步促進高校教育資訊化進程的高效、穩定和科學地發展。

二、教育資源的界定

2002年頒佈的《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範》(CELTS-41.1CD1.0)中,把教育資源定義爲“以數字信號在互聯網上進行傳輸的教育資訊,它屬於學習對象的一個子集”。教育資源類型主要包括:“媒體素材、試題、試卷、課件、案例、文獻資料、網絡課程、常見問題解答、資源目錄索引等。”本文基於這樣的界定,來論述目前高校教育資源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現有網絡教育資源如何進行評價等。

三、高校網絡教育資源的現狀

(一)種類繁雜、混亂

網絡教育資源數量巨大,種類繁雜。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任何教育資源不受限制地在互聯網中共享和交換。每日有數以千計的教育資源創作、產生,幾何級數的增長速度形成了互聯網中海量式的網絡教育資源。由於缺乏規範的歸類整理機制,海量的網絡教育資源充斥着整個互聯網,顯得繁雜而凌亂,不利於使用者的查找、篩選和利用資源。

(二)非結構性

網絡教育資源分散於互聯網的各個站點、節點中,不具有相互之間的邏輯聯繫,在互聯網中呈現出非結構性的特徵。雖然網絡數據庫中教育資源具有很強的邏輯結構,但由於數據庫分佈於互聯網的各節點中,從整體上來看,數據庫之間的關係依然是鬆散的。因此,非結構性是網絡教育資源一個顯着的特徵。非結構性具有分散、混亂和無序等屬性。

(三)教學可用性缺失

網絡教育資源的教學有用性比較差,主要表現在導航不清、資訊架構不良、頁面佈局不統一、媒體表現形式單一、單調/色彩搭配失調、學習路徑和位置不清、內容表述書本化、縮略圖或視頻等看不清細節、音頻不清、文字過於冗長、學習活動設定單一、重傳遞、輕體驗、學習支援不到位、訪問速度過慢等方面。據國內有關學者對學習者用戶的調查研究表明,作爲知識和資訊量密集型的網絡教育資源,其教學可用性嚴重不足,無法實現其教學有效性。

(四)標準多樣化

雖然教育部教育資訊化技術標準委員會發布了《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範》,但是各個高校開發者、建設者未能完全遵照規範的標準進行資源的開發、設計,致使網絡教育資源數據標準各異,互不相容;《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範》只有數據格式的標準,不包含各個學科專業的內容標準,內容標準的差異阻礙了校際、區域之間師生進一步的協作與交流。由於各個高校之間缺少有效地溝通協調機制,使得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庫建設各自爲政,各行其道,標準的多樣化導致了教育資源難以交換和共享。同時,網絡教育資源庫之間的異構性使高校成爲孤立的資訊島,給高校之間的資訊資源的協作學習和研究帶來了重重障礙。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在種類繁雜、非結構性、標準多樣化、難以共享和交換等方面的缺陷,大大加重了使用者的認知負荷,造成了使用者在資源獲取、運用和加工等方面的困難,偏離了使用者學習和實踐的真實需求,阻礙了促進使用者知識與技能的發展。同時也造成了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低水平的重複,資源利用率低下,浪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四、評價目的

(一)基於使用者的視角

科學的評價以滿足教師的學習與實踐爲目的,全面分析教師的內在需求,不斷改進評價的指標、方法和策略,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優質的網絡教育資源和服務,提升了教師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促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的資訊化;科學的評價不僅僅爲學生教授基本的理論和技能提供資源,更重要的是透過優質的資源,培養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學習和探究能力,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實現知識建構,在潛移默化中增長知識,提高技能,提升綜合素養。

(二)基於開發者的視角

公正的評價是開發者創造優質教育資源的動力源泉,激勵開發者不斷開拓創新,改進開發技術和方法,設計出適應使用者的資源,滿足不斷增長的學習和實踐的需要;透過有效地評價反饋,認識學科、專業和領域的教育資源資訊的發展動態、分佈狀況、質量和水平,及時掌握使用者的真實需求,提供最貼近使用者需求的資源和服務。

(三)基於管理者的視角

網絡教育資源庫作爲資源的重要載體,在資源的組織化、條理化和系統化方面作出重要貢獻。資源庫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功能和性能的先進性、安全性和穩定性是資源庫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科學的評價能夠促進資源庫的管理者改革創新,不斷優化網絡教育資源庫的內容、功能和性能,改善資源庫的使用率、查全率和查準率,提高使用者資源獲取、利用的效率和便利性。

五、評價指標

網絡教育資源具有較強的應用性特徵,爲了符合教師和學生學習和實踐的需要,結合教育部教育資訊化技術標準委員會發布的《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範》所制定的指標,從使用者、管理者和開發者三個不同的視角,設計出資源評價的指標。

(一)使用者的視角

使用者包括教師和學生。使用者的視角是從教師和學生學習和實踐的角度出發,篩選出符合學習和實踐需要的資源特徵作爲評價指標。使用者的視角包括易獲得性、易操作性、共享性、可編輯性、可移植性,共5個指標。(1)易獲得性:資源查找和獲取的快速、便捷是提高教師和學生學習和實踐效率的重要因素;(2)易操作性:資源操作的簡易性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期望;(3)共享性:教師和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都願意與他人分享和互換資源;(4)可編輯性:教師和學生都希望透過編輯、修改,使資源滿足學習和實踐中個性化的需求;(5)可移植性:教師和學生都希望將資源移植到自己所喜爰、熟悉的工具中進行學習和實踐。

(二)開發者的視角

開發者的視角是從開發、設計的目標和任務出發,遴選出符合優質的資源標準的評價指標。開發者的視角包括:創新性、相容性、知識性、藝術性、適用性、技術性、教育性,共7個指標。(1)創新性:開發者認爲優質的資源應具有新穎性,在內容、功能和呈現方式上領先於同類的其他資源;(2)相容性:開發者認爲優質的資源應能向下相容舊的資源和工具,能向上被新的資源和工具所相容;(3)知識性:開發者認爲優質的資源應包含豐富的學科知識,資源應是學科知識的網絡化載體;(4)藝術性:開發者認爲優質的資源應具有良好的交互介面,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示資源,能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引起使用者的興趣;(5)適用性:開發者認爲優質的資源應符合使用者最近發展區的規律,又能滿足使用者的學習和實踐的需要,促進使用者知識的建構和專業的發展;(6)技術性:開發者認爲優質的資源應是資訊技術和學科知識整合的結果,與學科知識相結合,充分展示學科知識的豐富內涵;(7)教育性:開發者認爲優質的資源應能達到教育目標和任務的要求,能夠引導學習者的學習和實踐,支援學習者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

(三)管理者的視角

管理者的視角從資源系統管理和維護的視角出發,選取出保證資源系統正常執行的評價指標。管理者的視角包括:系統性、豐富性、組織性、準確性、高效性、安全性、穩定性,共7個指標。(1)系統性:管理者要保證資源系統中的資源具有內在的聯繫,體現學科知識的邏輯關係;(2)豐富性:管理者要保證資源系統中資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涵蓋各個學科領域,保持系統的查全率;(3)組織性:管理者要保證資源系統中資源經過歸類整理,具有良好地條理和秩序,頁面之間具有連結關係;(4)準確性:管理者要保證資源系統功能的先進性,提高系統的檢索功能,保持系統的查準率;(5)高效性:管理者要保證資源系統性能的強健性,能夠快速、及時響應用戶指令;(6)安全性:管理者要保證資源系統的數據安全,防止網絡病毒的入侵,預防網絡病毒的危害;(7)穩定性:管理者要保證資源系統的穩定執行,支援多用戶實時的訪問,適當控制網絡流量,消除網絡堵塞現象。

六、評價方法

爲了對資源的質量和水平進行科學、有效地評價,一般採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方法。爲了改進和優化資源的開發、設計和管理、維護、應用等過程,可採用的功能性評價的方法,對資源建設和執行的各個環節進行診斷、反思。功能性評價的方法分爲: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和第三方評價。

(一)一般性評價

1.定性評價

定性評價是常用的、較爲成熟的評價方法,是評價主體透過自己的主觀判斷給資源進行評分、排序的方法。定性評價具有科學性、可靠性和專業性特徵,因爲評價主體來自於本領域的權威專家,具有豐富的學科知識和評價實踐經驗,瞭解資源的知識性、教育性和創新性等方面的特徵,能夠對網絡教育資源質量和價值作出合理、正確的評估和判斷。同時,專家的評價意見是資源開發、設計上的重要反饋,爲開發、設計方法的改進和資源的創新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評價指標的篩選也是定性評價中的關鍵要素,有利於推動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朝着既定的目標發展。要根據評價目標遴選體現資源質量和水平的的評價指標,評價專家圍繞着評價指標對資源進行了解和判斷、評分,使評價結果更具指向性和集中性。爲了保證評價的公正性,定性評價一般鼓勵多專家評價模式,不提倡單一專家評價模式。當專家的評價結果差異較大時,要考慮更換評價專家,對資源進行重新評審,以保證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定性評價容易受到主觀經驗和人爲因素的干擾,造成評價結果的偏頗。但透過會議討論和多重評價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減少某一專家主觀誤差對評價的影響。定性評價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定性評價較爲適合少量的優質網絡教育資源的評選。

2.定量評價

定量評價是運用科學、規範的數學計量法評價網絡教育資源的一種方法。運用資源的外部的數量來衡量資源的內在質量。定量評價能有效地規避了定性評價中的主觀定勢、人際關係和利害關係等評價主體主觀因素的干擾,體現了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評價的結果更爲清晰、具體。丹麥學者阿曼德(nd)提出的網絡計量法和學者PeterIngwersen提出的網絡影響因子的評價方法和思路,被逐步運用於網絡資訊資源的評價中。網絡計量和網絡影響因子反映了網絡資訊資源的引用關係。網絡資訊資源的定量評價方法可以借鑑到高校網絡教育資源的定量評價中來,篩選出資源的訪問率、下載率和推薦、轉載的次數,以及內部、外部指向連結數、被連結總數,連結密度等作爲定量評價的指標。透過對各項評價指標設定權重因子,根據各級指標的重要程度和評價取向適當調整權重係數,綜合、全面地對資源進行量化評價。定量評價的指標是資源評價指標的綜合的、具體的,比如資源的訪問量和下載次數體現了資源的更新次數和轉載次數,反映了資源的知識性和可編輯性。爲了彌補定量評價在資源內容方面方面評價的不足,可以採用在線調查和調查問卷表的方式,徵集用戶對資源的滿意度和資源各項指標的評價意見,作爲資源內容質量的評價依據。[15]定量評價不僅具有客觀性、效率性、直觀性等特點,而且能夠減少評價過程中消耗的時間、精力和物力,具有一定的效益性,適合大規模的網絡教育資源的評價。

(二)功能性評價

1.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專門爲資源開發者和管理者設計的評價方法。開發者和管理透過評價指標體系,圍繞自我開發的資源和管理的資源庫進行評價,發現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圍繞着存在的問題,開發者針對資源開發、設計和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反思,不斷完善自我的知識和技能,改進方法和思路,提高開發者的研創水平。促使管理者重視管理、維護各個過程和環節中的問題,完善管理的辦法和措施,改善資源系統的功能和效率,促進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升。自我評價對評價者的促進模式爲:評價資源—反思方法—學習新知識和技能—創新資源。自我評價是開發者和管理者自我知識的豐富和自我技能的提升,透過對自我缺陷的剖析和再認,實現自身的昇華,是所創作的資源和提供的服務更能貼近使用者的需求,更好地支援使用者專業的發展和知識的建構。

2.協商評價

協商評價可以在校內的開發者、管理者和使用者之間展開,也可以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的協作展開。協商評價從多視角認識和發現網絡教育資源之間的不足,共同探尋可供借鑑的建議和意見。協商評價一般分爲以下幾個步驟:評價資源、發現不足、交流觀點、尋求方案、共享成果。評價多方透過相互的觀點交流和思想碰撞,相互之間創作的資源對比和分析,協商探討網絡教育資源之間的他人存在問題和不足,共同探求解決方案,並分享協商成果。評價者在發現問題,協商討論,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我的知識和技能,完成新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吸收,在潛移默化中促進自我的知識建構,完成自我的提升。

3.第三方評價

在網絡教育資源開發者、管理者和使用者以外的其他人員可以界定爲第三方,第三方能完全擺脫網絡教育資源中的種種束縛,站在教育資源的另外視角,冷靜地對網絡教育資源進行客觀的評價。第三方雖然不屬於網絡教育資源開發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範圍,但必須具有良好地專業素養和豐富的評價經驗,能敏銳地發現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執行和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缺陷,指出缺陷存在的根源,並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指導資源開發者、管理者和使用者改進和完善知識和技能,提高網絡教育資源的質量和效率,成功地完成評價任務。因此,第三方評價任務一般有專業的評價機構承擔。第三方評價方法適用於對不同高校之間網絡教育資源的評價,並保持評價過程的中立性。第三方評價方式的優勢在於能夠綜合教育資源建設、管理和使用各方的影響,客觀地對資源實施科學的評價。缺點在於缺乏教育資源建設、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實踐和經驗,評價結果存在着一定不足。

七、評價策略

(一)用戶需求導向策略

無論是網絡教育資源評價指標的制定、評價方法的設計,還是評價體系的建構都要以用戶需求爲基礎。網絡教育資源評價的最終目標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用戶需求是網絡教育資源評價的起點和目標。對網絡教育資源的用戶進行需求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分析、發現用戶的真實需求,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根據用戶需求,劃分特定的用戶羣體;其次,要根據不同的用戶羣體細分不同的用戶需求層次,形成特定用戶羣體的需求模型;再次,依據不同的用戶羣體的需求模型制定評價的指標、設計評價方法。[18]網絡教育資源服務不僅要滿足用戶的共性需求,同時也要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不僅要滿足用戶現階段的需求,還要滿足用戶未來的增長性需求。

(二)優化評價程序策略

在定性評價中,評價程序是網絡教育資源評價的關鍵,評價程序的規範性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規範的評價程序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專家的遴選

網絡教育資源的專家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資訊素養、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評價實踐經驗。評價準備階段,將符合基本條件的專家資訊錄入資源評價專家庫中。實施評價階段,爲保證評價的公平性透過計算機隨機挑選出符合學科專業的專家,賦予其評價職能。

2.透明的評價過程

在網絡教育資源評價過程中,監控並錄製評價的各個環節以至細節,監察評價專家有無違規行爲,做到評價全過程的公開化和透明化,實現陽光評價,防止評價過程中的暗箱操作現象,破壞評價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3.評價反饋

在評價結束階段,詳細記錄評價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將意見和建議反饋給被評者,以幫助被評者發現自身的不足,促進其積極地反思和改正。

(三)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的策略

縱觀網絡教育資源的評價方法,各種評價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採用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的策略能優勢互補、互通有無,有效解決單一評價方法的侷限性,消除單個評價方法的困境,以取得良好地評價效果。

1.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策略

定性評價注重網絡教育資源內在特徵的評審,定量評價注重網絡教育資源外部特徵的量化;定性評價克服定量評價缺乏評價深度的不足,保證評價的專業性,定量評價克服定性評價主觀性的問題,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定性評價適用於少量的優質網絡教育資源的評選,評價指標清晰、細緻,但評價過程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定量評價適合規模化的網絡教育資源評價,評價操作簡便、容易,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但評價內容性指標較爲含糊,評價內容不確定。這兩種評價方法的結合能有效消除各自的缺陷,形成系統、全面地評價,保證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2.自我評價、協商評價和第三評價相結合的策略

自我評價方法能夠清晰地再現、再認網絡教育資源開發、設計、管理和應用的具體過程和行爲,對具體的方法和手段進行詳細地反思,有效地促進個體知識的建構和專業素養的提升,但自我的評價視角具有侷限性,未能全面認識到自身的存在的問題。協商評價是一種羣體的評價方法,透過評價羣體的觀點發表和思想的交流,多角度、多層次地發現網絡教育資源開發、設計、管理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但羣體的評價結果和觀點未必能讓個體全面的認同和接受,未能真正促進個體知識和技能的提升。第三方評價方法站在中立的視角審視網絡教育資源,保證了評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第三方評價者缺乏網絡教育資源開發、設計、管理和應用的實踐,未能深入、具體發現問題和不足,所提出的建議也未必是實際中遇到的問題。自我評價、協商評價和第三方評價這幾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根據實際的情況,靈活選擇和融合合適的評價方法,促進網絡教育資源質量和服務的提升,最大化地滿足開發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各方的需要。

3.質量性評價與功能性評價相結合的策略

以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爲主的質量性評價注重網絡教育資源自身內容、表現形式和質量的評價,以自我評價、協商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爲主的功能性評價注重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設計、管理和應用等過程和方法的評價,診斷過程和方法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提出可靠的解決方案,促進開發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最終提高網絡教育資源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兩種評價方法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兩者的相互結合和相互補充,能夠多維度地對網絡教育資源進行科學地評價,促進網絡教育資源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四)細化具體學科評價指標和方法的策略

由於不同學科領域的、同一學科領域不同研究方向的知識的內在邏輯和外在的形式都存在着差異,作爲學科知識載體的網絡教育資源也應具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因此,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要體現不同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之間資源的差異性。根據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的特徵設計、細化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完善具體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網絡教育資源的評價。^爲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絡教育資源評價體系:首先,聘請學科領域的權威專家,聚集專家羣體共同分析、探討本學科領域和方向網絡教育資源的特徵;其次,根據本絡教育資源的特徵,在原有網絡教育資源評價指標的基礎上,增加評價指標的維度,設計更爲細化的學科教育資源的評價指標;再次,根據學科的特點,遴選和細化評價方法,優化評價過程和策略。透過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的細化,建構適合本學科特徵的網絡教育資源評價體系,對本學科資源進行有效地評價,以促進本學科和方向的網絡教育資源質量和服務的提升。

(五)建構專業的資源評價團隊策略

資訊技術的不斷髮展,推動網絡教育資源數據標準和表現形式的不斷更新;資訊時代,知識呈爆炸性增長,促使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增長。用戶需求的動態變化和網絡教育資源的迭代更新,促使網絡教育資源評價指標和方法的不斷改進。因此,需要建構專業化的資源評價團隊,敏銳捕捉用戶需求和網絡教育資源的動態變化,及時調整和改進資源評價指標和方法,以保持網絡教育資源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爲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建構專業化的資源評價團隊:(1)加強資源評價團隊的培訓,根據本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保持團隊成員資訊技術和專業素養的領先性;(2)提高評價團隊的薪酬補貼和福利待遇,消除評價團隊成員的後顧之憂,使團隊成員更專注於網絡教育資源的評價工作;(3)健全獎勵機制,鼓勵資源評價團隊的創新行爲,透過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的不斷創新,促進網絡教育資源評價體系科學、穩定、持續地發展。

(六)開展廣泛的校際協作評價策略

各個高校都具有自身的網絡教育資源評價的優勢,透過開展校際間的協作評價,實現高校之間的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促進高校網絡教育資源評價的全面性。同時,透過校際間的協作評價,實現網絡教育資源評價方法、經驗和策略的交流,促進高校整體評價水平的提升。校際協作評價的開展,首先要分析協作高校雙方的優劣勢,經過協作雙方充分協商,制定協作協議,規定協作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劃分協作任務,選擇合適的協作模式和方法;其次要在協作協議的指導下,根據協議的規定,實施協作評價。在協作評價的過程中,協作雙方應相互交流探討所遇到的實踐問題,共同研究解決方案,從而提高整體評價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