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文:音樂教育在中職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學問君 人氣:6.28K

[論文關鍵詞] 中等職業教育 音樂教育 美育 素質教育 學生

論文:音樂教育在中職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論文摘要] 正蓬勃發展的職業教育,如果只重視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忽視音樂教育對學生的美育及職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的作用,將會是職業教育的缺失。筆者透過幾個方面的分析,闡述了音樂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0年的全國教育會議上,偉大領袖總理對組織實施《教育規劃綱要》作了全面部署。其中第三點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創新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着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從我們的領導人的談話中,不難看出: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素質教育的成敗,決定了孩子們今後是否能更好地擔起建設強大祖國的重任。

前蘇聯巴班斯基、日本鈴木、匈牙利柯達伊教學法中早已突出強調:“音樂教育——這不是培養音樂家,這首先是培養人”這樣的結論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音樂教育有着“首先培養人”的作用。由於音樂教育是透過音樂特有的“音樂語言”來塑造音樂形象,反映現實,表現情感,人們在透過對音樂作品的演唱、演奏、欣賞和創作,來感受、鑑賞、表現它的美,進而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同時得到美的教育,因此,音樂教育也是“美育”的一項主要內容和重要手段。

然而,非藝術類的中等職業學校的音樂教育得不到重視,音樂教育沒能真正發揮其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如何改變這一狀態,使音樂教育迴歸本位,是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與探索的問題。

 一、中職學校的教育發展需要音樂教育

1.音樂教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

愛國主義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由於它內容多、範圍廣,牽涉到情感、行爲、禮儀等各個方面,因此,在教學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學中往往讓人感到無從入手。其實嘗試在音樂課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是非常有效的途徑。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爲中職教育的實施基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肩負着爲社會培養中、初級技術人才的重任。培養出合格的中職生,更好地爲社會服務,始終是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然而,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學業成績多爲中等偏下水平,家庭也比較貧困,且多數學生來自偏遠的農村。在弱勢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對自己的前途自信心不足,對職校生活和學習熱情不高,少數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行爲習慣。要把這些這些學生培養成爲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是當務之急。音樂教育是一種富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審美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它總是以生動、直觀的感性形式存在,使人易於接受。同時,它蘊含的政治思想內容、倫理道德內涵,也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提高音樂審美感受、表現能力的同時,心靈得以淨化,道德情操得以昇華,完善精神人格,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在音樂教材中,音樂教育學生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有民族的自豪感、有遠大理想和奮鬥的目標、傳承革命的傳統,以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而且,音樂教學還透過許多生動的音樂形象,讓學生們在審美教育的同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於美育之中,使學生在享受“美育”的同時,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得以發展。因此,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是顯而易見的。利用音樂課的特有形式和教材的特點,從小、從實、從遠入手。所謂從小就是從小的方面抓起。人的愛國主義思想和覺悟、情感和意念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中經過一定時間培養、體驗、訓練和薰陶逐漸形成的。所謂從實就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學的實際出發,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去感受去體驗。學生可塑性都很強,容易接受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只要我們充分掌握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形象地把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於教學之中,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2.幫助學生培養良好集體行爲習慣

在音樂教學中,能表現行爲活動的內容莫過於合唱隊等集體性的聲樂練習了。集體性的聲樂練習統一性強,動作一致規範,舉手投足都給人們留下整齊劃一、振奮的印象,這既能幫助學生振奮精神,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又能使學生受到教育,對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以我校爲例,大家都知道,《校歌》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校園精神和學校特色的集中體現。爲了讓新到校的學生更好地瞭解學校,學唱《校歌》就是我校新生教育的一個環節,優美、激情的旋律、展現學校發展壯大、師生勇於開拓拼搏的精神的歌詞,讓學生在演唱時,以一種愉悅的心情把學校的教育溶入到他們的心靈。每年的文化技能節活動中,我們還會舉行一場全校性的“紅歌比賽”,旨在透過全體學生演唱革命歌曲,讓學生們不忘歷史,我校的“銅管樂隊”和“合唱隊”學生的表現,也是學校亮麗的風景線,隊員們刻苦訓練和每次精彩的表演,不僅培養和提高了他們的藝術修養,同時鍛鍊他們的意志。在第二課堂開設《音樂》課,使校園總是充滿歌聲和歡笑……在這些潛移默化的校園文化的薰陶下,我校的校風、學風風氣正,學生精神煥發、朝氣蓬勃。

音樂教育是以其獨特的“寓教於樂”教育形式,在素質教育中能夠發揮它的優勢,運用得當,對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養愛國主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將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二、音樂教育幫助職校生提高綜合素質

黑格爾曾說過:音樂是精神,是靈魂,音樂是靈魂的語言,靈魂借聲音抒發自身深邃的喜悅與悲哀,在抒發中取得慰藉,超載於自然感情之上,音樂把內心深處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動化爲自我傾聽的自由自在,使心靈免於壓抑和痛苦。

1.促進職校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年齡段多爲15~18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特點是:思維敏銳,熱情豪爽,但容易激奮,易出現困惑、苦悶和焦慮,表現的慾望較強。他們多數有愛唱、愛跳的本性,非常需要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張揚、宣泄和傾訴他們的熱情和困惑。音樂教育作爲有效的載體,可以透過各種模式,如在課堂上的音樂教學、舞臺上的藝術表演以及音樂的社團活動等讓他們盡情地宣泄,盡情地釋放,盡情地彰顯個人的魅力,使他們青春期的身心發展的需要得到最大的滿足,從而達到心理健康的狀態。 "

2.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音樂教學,主要以優美的旋律,卓越的藝術技巧來撥動人的心絃,使人精神奮發,與之共鳴,從而產生強烈的教育效果。因此,音樂教育多數思想性不明顯。但是,如果我們把它與有關事物相聯繫就可能產生一定的思想性,並可能派生出新的意義。在職校三年中,學生們正是處在個性形成、思想逐漸成熟的重要階段,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淨化他們精神世界,是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我們知道,音樂作品的內容廣泛,有表現重大社會題材的、有反映風俗習慣的,有描繪自然風光的,也有抒發人們的生活感受和各種思想感情的,作者從普通的生活景緻中表達出高雅的審美情趣。當我們的學生透過學習這些中外音樂作品時,他們精神世界會在音樂所要表現的思想內容中暢遊,比如,在唱《紅旗飄飄》、《國家》、《北京歡迎您》、《長江之歌》等歌曲時,在他們心中會涌動起對國家自豪感和愛國心,在欣賞《梁祝》、《春節序曲》和《藍色多瑙河》等作品時,他們的心靈不僅爲中國的優秀民族音樂的魅力而驕傲,而且也會被外國民族音樂的多彩而稱奇,從每一個音樂作品創作的背景中,他們又可以瞭解和討論各個國家的文化、政治,一些歷史事件,一些社會問題,等等,這些無疑使他們的視野得到了拓展,對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3.增強學生的表現力和自信心

前面我也談到,職校的多數學生來至偏遠的農村,視野不夠開闊,自卑心理較重,在參加學校或班級的各種學習、文娛活動時,多數人不敢表現自己,或有些學生想表現而又不會表現。這些種種現狀,無疑會影響到他們的校園生活質量,長此下去,對職業生涯發展會有一定的影響。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自信心,在音樂教育中的“音樂表演”就是最能鍛鍊人的方式。因爲它不僅可以透過課堂教學,如音樂欣賞課上讓學生們跟隨音樂進行音樂形象的表演或在歌唱課上讓他們每一個人大聲地表演唱;同時還可以讓他們透過參加學校的或專業部的音樂社團活動,如合唱隊、樂隊或吉它小組,透過平時的訓練讓他們掌握歌唱或演奏的技巧,訓練、指導他們的颱風,然後,再參加各種比賽。經過各種形式音樂表演的平臺展示,學生們的心理素質會得到很大的鍛鍊,表現力和自信心自然就會大大增強。

此外,教師還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透過對形象的感受、想象與思考,認識樂曲的藝術美,在思想上受到薰陶,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觀點,從而不斷提高欣賞水平。在音樂欣賞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與別人進行交流與溝通也會更加容易,個人的自信心也就隨之同步提高。

三、受過良好音樂教育的學生事業更順利

音樂可以透過旋律、節奏和聲音的美,讓人心曠神怡,精神振奮,並可以激起人內心的美好情感和豐富的想象。音樂教育在開發學生智力發展中起着突出作用。根據科學研究,人腦的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維,右半球分管形象思維,許多複雜的精神活動是由大腦兩半球協同完成的。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一般多用左腦思維,而音樂課則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音樂課的任務正是培養學生的記憶、想象、創造等形象思維能力,特別是想像能力。只有正確的想像,纔有正確的感知,也才能形成積極的形象思維,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概念的東西形象化,進而是邏輯思維的發展。這樣也就有利於多方面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發揮人腦的潛力。

職業技術學校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年都能爲國家輸送大量實用型人才,而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對我們的中職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學校應除了對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狠下功夫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是不容忽視的。

在我們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時發現,一般在學校比較喜愛音樂、經常參加音樂活動的學生,在他們走進社會時,在適應能力方面比較強,工作積極上進,與上下級溝通順暢,工作業績不錯,不少學生成爲工作能手、部門負責人,有些學生音樂方面表現突出還成爲了部門的文藝骨幹。比如,旅遊專業的陳小飛,是我們合唱隊的一員,她現在是某飯店的經理;旅遊專業的樑媛媛,是部門的文藝骨幹;計算機專業的朱輝是樂隊的一員,他現在也成爲了部門的負責人……接受音樂教育容易養成好的性格,如熱情大方、活潑開朗、做事時思維敏捷、自信心強、善於交際,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最好的人格素質教育,是社會非常需要的素質。

貝多芬說:“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啓示”,音樂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作爲音樂老師的我們,就應該很好地把音樂教育推廣和落實到職業教育當中,讓它更好地爲職業教育服務,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曹理.普通音樂教育學概論.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

[2]左玲玲.音樂素質訓練.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3]謝嘉幸.音樂教育與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