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CAI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1W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在各科教學中的廣泛使用,讓我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它在教學中的優越性。我從事美術教學多年,在美術教學中運用cai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在教學實踐中也總結了一些粗淺的經驗,並發現了一些運用中容易走入的誤區,現提出來與同仁探討。

CAI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

一、cai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增強美術教學的情境感

傳統的繪畫教學是:“語言+靜止圖片+演示+練習”,課堂教學情感成分少,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易於在消極被動的情緒下目睹枯燥無味的簡單重複,而多媒體教學系統提供的圖形、聲音、語言等交互介面及其交互操作,便於創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能對學生產生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使學生透過各種靈活方便的交互介面來操縱控制學習,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果,爲學生釀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形式的新穎,計算機的神祕,設計的獨特,加上激人之情,啓人之智的音樂,較好地調節了學生的情緒,使他們信心十足,躍躍欲試,輕鬆愉快釋疑克難。如:在教學《遠航的大船》一課時,由於學生直接見到大輪船的機會不多,對大輪船形象模糊。運用各類素材庫中的輪船等圖片製作課件,插入音樂,揭示課題:立體紫紅色的課題從屏幕中心由小到大,隨着優美、深遠、動聽的薩克斯獨奏曲推出“遠航的大船”的課題。此設計效果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催人振奮。接着畫面在藍色海洋的背景下,迅速展示出各種不同外形的大輪船。那如樓房一般的客輪,架起各種不同起重機的貨輪,以及色彩豔麗的彩旗,還有那生動的解說詞,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隨即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表現欲。在此亢奮情緒的反應下,學生愉快地拿起畫筆,主動地參與到“大船”的繪畫中。當然很多以風景、動物、欣賞等爲素材的課程都可以發揮其巨大作用。

二、cai軟件的運用,能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

俄羅斯教育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生的興趣。”在教學中,適當運用現代教育媒體,以它的.生動、直觀、新穎,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從內部誘發學生的動機,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求知慾望,並充分調動不隨意注意,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如:教學中國畫,按備課思路,利用電腦設計了一個cai軟件,製作成動畫的過程,充分展示墨色的幹、溼、濃淡的變化及畫面處理進行定鏡顯示,連貫運作,放大觀看比較,強化學生的視覺感受,調動學生的內動力,加速了知識技能的掌握。縮短了演示時間,擴充了練習的空間,減輕了學生的課餘負擔。

三、cai軟件的引入,改進了欣賞教學

傳統欣賞課,教學單一,缺乏藝術情趣,審美教育勢必淪爲說教,欣賞美術作品的感知過程依賴視覺形式進行,多媒體的表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與藝術有相通之處,在視覺形式上其點、形、色、線資訊強度和畫面吸引力比課本圖片要強許多倍。比如:欣賞建築藝術,不但可以用貫常的視覺方式欣賞建築物在靜止狀態下的形或內部構造,而且可以做動感顯示,讓建築物旋轉起來,欣賞建築物的多個側面。學生有一種現場感、真實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間的建築風格。又如:五年級的《郵票設計》這一課中,製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郵票欣賞資料,給學生開闊眼界,豐富知識,並對自己的創作有新的啓發與創作。同時,還能使學生了解到郵票的歷史背景等。在《中國優秀繪畫作品》的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印製精良的範圖,透過搜尋和掃描儀掃入製成cai軟件,除教材的範圖外,還可以增補一些內容,如徐渭的《黃甲圖》,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吳昌碩的《神仙福壽圖》等著名歷史佳作。結合教學來顯示整體、局部的關係,把中國優秀繪畫進行山水、花鳥、人物的分類,並置於顯示屏上,比較異同,使學生獲得對中國繪畫藝術風格的直觀認識。爲深刻揭示中國畫的筆墨情趣的妙處,採用了色彩變更操作來實驗,如將《溪山行旅圖》的色調變爲偏綠、偏藍或偏紅,其作品就會體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

四、cai輔助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我們在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的同時,必須注意到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彌補傳統教學手段功能的不足,只能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必要的技術輔助。因此,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運用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不能“以輔代主”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應起主導作用,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爲達到更好的效果而使用的輔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賴於多媒體技術而把所有的教學環節全部使用多媒體手段再現出來,那麼教師就會成爲多媒體技術的奴隸,只起到了播音員和解說員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師應有的主導作用。比如:美術課中的教師示範有時就具有不可替代性,若用多媒體予以代替,縱使表現效果好,但其所達到的教學效果仍然不如教師親手示範來的直接和其所特有的感染力。

2.不能“爲用多媒體手段而用多媒體手段”

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聲、光電等多種信號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顧實際教學需要,盲目地使用各種媒體,使課堂中的資訊過多過濫,則會造成無效資訊的泛濫,同樣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僅不能輔助教學,反而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3.不能“以模擬操作代替實際操作”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很方便地模擬現實,甚至模擬現實中難以實現的效果。但是,如果熱衷於在計算機上模擬操作而忽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勢必會不利於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4.不能“以教師的活動代替學生的思考”

教學活動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在於應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刺激和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啓發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實踐中,必須注意不能讓電教媒體擠佔學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甚至動手的時間,必須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爲教學的重要目標。

5.不能“以人機對話代替師生對話”

教學活動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在教學中,透過師生之間的對話,資訊、情感的交流、反饋,實現教學雙方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幫助教師在一個動態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如果盲目地依賴於計算機,只注重人機的對話而忽略了師生之間的資訊、情感的反饋,那麼就會使教學活動處於一個單向的資訊系統,且會給學生一種冷冰冰的機械操作的感受而缺乏應有的課堂親和感染力。

6.不能“以形象思維代替抽象思維”

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高年級學生而言,這種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爲重要。多媒體技術可以利用自己強大的功能,降低難度,突破難點,但是,如果只是簡單地以生動形象的畫面把本來應在學生頭腦中的想象再現出來,那麼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不利於學生的長期發展。對於美術教學尤其如此,美應是因人而異,體現各自的個性,所以各自不同的想象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以多媒體技術將一種固定的影像直接傳遞給學生,從而在學生心目中產生“唯一”的印象。這是美術教學中應竭力避免的事。

總之,應用多媒體技術於美術教學中,能使重點突出,難點易突破,資訊量大,有助於照顧到全體學生,省時高效。同時,因現代教育技術的直觀性、聲像同步性、畫面動態選擇性和時空的可變性等優勢,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參與熱情,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由此可見,多媒體電腦技術的運用必將會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只能用在該用之處,以讓其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最大的作用,讓教學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