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資訊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4.83K

摘要:隨着資訊技術高速發展,教育技術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多媒體等資訊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將資訊技術和初中英語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可吸引學生興趣,增大課堂容量,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質量。因此,必須重視資訊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資訊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資訊技術;多媒體技術;初中英語

現行蘇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在編排上圖文並茂,所選取的素材也貼近學生的生活,因此,可合理利用資訊技術進行教學,使教學情境更加直觀化、立體化,使教學內容更具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無論是在課前的備課階段,還是課堂教學階段,或是複習階段,都可以藉助資訊技術輔助教學。

一、資訊技術在課前階段的應用

教材和教參上的教學資源畢竟有限,英語老師個人的教學經驗也是有限的,而互聯網上有大量優秀的教學資源,包括各種教學設計、教學方案和教學案例。因此,英語老師在備課時,應合理利用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並以教材內容爲出發點,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出最合適、最有效的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的效率最大化。例如,在進行“Food”這一單元的教學前,英語教師可在互聯網上搜集各種關於食物的圖片,做成課件,並配上英語單詞,好讓學生在圖文並茂中學習單詞,加深印象;還可蒐集一些別人的教學課件、教學方案,查閱一些相關的教學案例,借鑑他人的經驗,完善並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案。總之,藉助互聯網技術,可有效幫助英語老師備好課,爲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二、資訊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

1.加強感官體驗,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將多媒體技術應用於英語教學,英語老師可藉助文字、圖片、聲音、動畫和視頻等手段合理搭配,將教學內容透過多媒體課件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試聽盛宴中學習英語知識,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例如,在進行“Pets”一章的教學時,可蒐集整理互聯網資源,選取日常生活中的寵物照片,並配上單詞及其讀音,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配上讀音,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融合中學習英語單詞,加深印象。又如,在進行對話教學時,可將教材中的對話內容做成動畫,並配上對話內容,然後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身臨其境,而不是僅對着枯燥的'課本學習,加強學生多種感官的體驗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參與意識,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質量。

2.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使教學情境“立體化”現行蘇教版初中英語教材配有大量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插圖,但這些插圖畢竟是靜態的,而資訊技術的引入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將靜態的資源轉化爲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交際情景,使教學情境“立體化”,可讓學生在仿真的生活情境中學習英語。比如,在講解“Goingshopping”一節時,可充分利用資訊技術,剪輯一段購物的小視頻,或者製作一段動畫,讓學生觀看,然後讓學生扮演其中的顧客、導購員和收銀員,讓學生在仿真的生活情境中用英語進行交流,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在對話表演中鍛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如,在進行“Wildanimals”一章的學習時,可在互聯網上查閱與野生動物相關的視頻,最好配有英語解說且學生能聽懂的,然後剪輯好,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自己觀看,同時注意其中有關“野生動物”的英語單詞,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而不是對着枯燥的課本學習。

3.利用資訊技術,鍛鍊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爲了交流,而交流的主要方式就是聽和說。在實際教學中,英語老師可藉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動口“說”。比如,在進行單詞的學習時,可將課件中的單詞屏蔽,然後讓學生看圖讀單詞或寫單詞。如“Food”一節,可將課件上單詞部分屏蔽,只將圖片展示給學生,然後讓學生舉手讀出英語單詞,或進行一個小檢測,讓所有學生將圖片中的食物的英語單詞默寫出來。又如,在“Pets”一節的學習時,可屏蔽動畫中的對話聲音,只顯示情景,讓學生扮演動畫中的人物,爲動畫配音,鍛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總之,可合理利用資訊技術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4.利用資訊技術,開展複習課的學習英語知識紛繁複雜,在複習時,如果在黑板上進行,一方面,課堂容量有限,因爲黑板上能寫出的東西畢竟有限,另一方面,也浪費時間,因爲老師的板書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而複習講究的就是效率。如果能將資訊技術運用到複習課的學習就方便多了,多媒體課件容量很大,也不需要板書,只需輕輕一點,就可以充分利用有效時間,提高教學效率。總之,資訊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英語老師應注意多運用資訊技術輔助教學,但同時也應注意,不能過分依賴資訊技術。

參考文獻:

[1]付廣英.淺談現代資訊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資訊化,2010(8):44-46.

[2]柳陽.基於多媒體教學的初中英語自主學習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