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民間藝術在堆花藝術的創新論文

學問君 人氣:8.91K

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至今許多地區尚保留着自制自用藍印花布的習慣。由於其花紋清新、藍白分明、素樸雅觀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藍印花布技藝作爲棉布的一種加工工藝,其形成、發展與植棉、織布業的發達是分不開的。據史料記載,藍印花布是在宋元“藥斑布”、明代“澆花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印染工藝簡便易行,由於使用藍靛染色,色青而牢度好,耐洗耐曬,所以在民間廣爲流行。

民間藝術在堆花藝術的創新論文

爲了在均陶堆花創作中吸收其它民間藝術的養分,筆者收集了大量的江蘇南通地區、浙江東部地區的相關資料,目前這些地區至今還存有不少自清代以來就一直流行的印染藍印花布的圖案裝飾刻版,這些刻版的紋樣精於構思,形象纖巧雋秀,表現的題材豐富多樣,使我受益匪淺。

藍印花布圖形的題材廣泛多樣,有花卉、動物、山水、人物的紋樣以及吉祥紋樣、幾何紋樣等。經過藝人的巧妙構思,將各種圖案形象地加以排列組合,來表現多種寓意和豐富的內容。藍印花布的圖形在題材和內容上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藍印花布圖形的結構,普遍採用了框式結構與中心紋樣組合構圖的形式。它的外框用兩組邊緣紋樣重疊組成,以襯托出構圖中心的主要圖案。這就從佈局和藍白對比的視覺感受等方面突出了主體圖案的形象,從而使主題和內容更爲鮮明。在裝飾手法上,則運用了傳統的誇張變化等手法,以自然形象爲基礎,加以提煉和概括,使其適應印花工藝的特定要求。

同時,還有選擇性地吸收了民間剪紙與地方刻紙藝術的鏤空效果等裝飾特點,將藍印花布圖案的形象塑造得質樸可愛、清新秀美。藍印花布尤其擅長於小點的運用,有一些藍印花布的紋樣主要是運用各種不同大小的圓點來刻劃圖案形象的。這些圓點經過精心排列,與不同形狀的大小塊面、長短細線相間相生,連接組合成既有規律、又有變化、層次豐富、疏密相宜的優美圖案。雖然只有藍白兩色,卻創造出了色調清新、節奏明快的藝術效果。

這種表現形式使筆者深受啓發,產生了靈感。藍印花布裝飾圖案,主要以平面設計與藍白色調的對比,突出了民間藝術古樸高雅的藝術風格。陶瓷堆花藝術的表現,主要用大拇指作筆,以“搭”、“搓”、“撳”、“撕”、“堆”五大技法。將配比好的裝飾泥料形成細小的泥點、泥線或泥的小塊面,在坯體表面按事先構思好的畫面和圖案,用大拇指由內向外層層堆貼,雖然繁瑣但方法獨特。這種方法既有平面的裝飾效果,又有浮雕立體感的藝術效果。

近年來,受民間藝術藍印花布、剪紙、刻紙裝飾藝術的.啓發,筆者創作了一批如“歡天喜地”、“富麗唐皇”、“羣歡”等作品(見圖1),作品裝飾運用了藍印花布的藍白兩種色調,也吸收了民間剪紙和刻紙、鏤空的藝術手法,這三件作品各有其裝飾特點。作品“歡天喜地”用藍白色調圖案,以平面堆貼與線條鑲嵌手法來體現裝飾藝術的格調;作品“富麗唐皇”以平面與浮堆相結合的手法,用線條鑲嵌來表現藍白色調藝術風格;作品“羣歡”,圖案以浮雕立體的形式,用大拇指浮堆技法和線條鑲嵌的手法來突出它的裝飾藝術效果和藍白色調的藝術特色。

堆貼後的視覺效果顯得非常精緻,與傳統的堆花效果完全不同,經燒成後非常素雅,至今已完整地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藝手法,成爲均陶堆花的新的裝飾表現方法,受到了許多行家的讚許。古今中外文化藝術是相通的,人類的發展、文化的復興,最重要的在於走創新改革之路,讓我們在本職工崗位上發揚工匠精神,不斷傳承和創新,把作品做精、做強。

作者:李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