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小學數學教學的運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6.27K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專家和教育踐行者不斷推陳出新,從江蘇的“洋思經驗”到山東的“杜郎口經驗”,再到廣州的“生本教育”,從北方到南方,從農村到城市,從偏遠到沿海。“以人爲本”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本教育”之花開遍大江南北,在教育者的教學實踐中,自覺不自覺地滲透着“生本”理念。然而在實踐過程中,筆者認爲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從而回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本真。

關於小學數學教學的運用論文

“生本教育”不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理念。當生本理念由南至北深入教育大地時,教師最先看到的是形式,其次纔是深藏在形式之後的理念。教師走進課堂,看到的是教學手段,是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模式,感受到的是驚歎,是激動,驚歎於學生精彩紛呈的表現,激動着教育原來如此神奇。於是帶着這份激動,這種感受,教師邊學習邊實踐,邊實踐邊反思。於是乎,前置性學習、小組合作、班級展示幾乎成了教學必備,課前學生“學”得認認真真,課堂合作熱熱鬧鬧,班級展示豐富多彩,學生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了。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在教育中一切爲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傳統的課堂教學忽視了學生作爲獨立的生命個體在課堂活動中的行爲和思維特徵,忽視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各自應發揮的作用,從而使得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沒能很好得以體現。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該是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探究者。”生本課堂改變傳統的“接受--存儲--再現”的教學方式爲“探究--發現--合作--創新”的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中,教學關係不是靜態的、固定的,而是動態的、變化的。從學生角度來說,整個教學過程就是一個“從教到學”的轉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斷轉化爲學生的學習能力,隨着學生學習能力的增長,教師“教”的作用漸漸弱化,但並不是說不需要教師的“教”。新知識需要透過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和“再創造”,才能成爲有效的知識,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精心設計課堂練習,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靈活解題的'邏輯能力。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平面圖形的複習》一課,教材中爲了突破“平面圖形面積之間的內在聯繫”這一難點,給出了這幾種平面圖形的網絡圖,我在教學中不是預設好這個網絡圖,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精心預設了想一想、擺一擺、看一看、議一議、移一移等這樣幾個環節。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根據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給學生提供這幾種圖形,留給學生足夠的時空,讓他們自己想一想、擺一擺、看一看、議一議、移一移。結果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生對6個圖形之間關係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根據圖形特徵進行排列的,有根據難易程度(學習順序)進行排列的,有根據公式推導過程進行排列的,有根據公式間的“種屬”關係進行排列的。這種開放式樣教學設計,體現了複習課的特點,發動學生把知識串聯成網,自我構建認知結構。不僅能夠很清晰的說出這幾種平面圖形面積之間的內在聯繫,更有同學思維的閘門開啟了,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把梯形的上底不斷縮短,當縮短爲一個點時,就變成了一個三角形,所以梯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很相似”。這顯然超出了老師的預設。既然學生都想出來了,老師不能就此罷休,接下來,我利用多媒體播放梯形上底不斷縮小,逐漸“變成”三角形的動態過程,引導學生觀察,並比較兩者面積公式,啓發學生思考:實質上,當梯形上底縮爲一個點時,上底就是長度近似爲0,這時,梯形面積公式S=(上底+下底)×高÷2,就變成S=(0+下底)×高÷2,也就是S=底×高÷2,就是三角形的面積。如果沒有老師精心的預設,就難有這樣精彩的生成。

數學是一門教育工作重要的基礎學科,數學教學除了傳授一些數學知識外,更應該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在《數學課程標準》中,對如何實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發展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提出建議: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給學生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認識到“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成長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面向全體學生。生本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正是以“一切爲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爲宗旨的課堂,處理好以上關係,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和諧的育人環境,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新,才能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