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小學數學實踐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5.71K

第一篇:小學數學複習課實踐

一、創設情境

關於小學數學實踐教學論文

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具有動力功能。動力功能指個體情感會影響認知活動,即積極的,愉悅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起到促進作用,反之,消極的,排斥的情感則會抑制認知活動的進行。在平時的新授課中,教師往往會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以輕鬆愉悅的心情開展學習活動,最終達到教授與操練的目的。但在數學複習課中,知識點較爲分散,複習方法較爲單一,學生比較排斥複習課,學習動力低下。如果在數學複習中也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以積極愉悅的情感開展學習,那麼,學生的複習效果會有所提高,也就可以輕鬆實現知識的再現,重組與提升。例如在一年級的第一冊,學生需要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和根據一道算式列出其餘三道相關的算式。教師在複習這兩個知識點時,一般以機械重複的計算爲主。但我在複習這部分知識點時,先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家裏來了一羣小客人,希望你能用蘋果招待他們。老師邊展示黑板上的蘋果樹邊講解摘蘋果的方法:算出蘋果上算式的答案,並根據這個算式說出其餘的三道相關算式,就可以摘得大蘋果。這樣的故事情境不僅把兩個知識點結合了起來,還深受學生喜愛,他們舉手十分踊躍,都想要上臺表現並摘得大蘋果。這種健康的、積極的情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學習情緒高漲,複習也就成爲了學生主動進行的事情。

二、巧設活動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的穩定性較差,集中於某一事物上的時間較短,尤其是面對枯燥乏味的複習課時,學習效率更爲低下。反之,他們較喜歡操作活動,一旦遇到感興趣的操作活動時,即使累的滿頭大汗亦或需要絞盡腦汁,也樂此不疲。更何況國際學習領域還有這樣三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學得會。因此,教師可以抓住學生喜愛操作活動這一特徵,在數學複習課的教學中,儘可能的巧設各種操作活動,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內化,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透過實踐操作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提高自身的能力。例如一年級第二冊《認識人民幣》的複習教學。學生在認識人民幣後,人民幣對學生而言已經沒有了新鮮感,此時如果教師在複習課上仍然只是一味的使用講授法,肯定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就達不到預設的複習效果。因此,這節課上,我採用操作活動的方式展開復習。課上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準備一定量的學具人民幣,同時準備好一些鉛筆,橡皮,練習本,鉛筆盒等,並在黑板上標明價格。在活動過程中,同組中的兩位學生做售貨員,其餘學生模擬買東西(學生輪流扮演售貨員與顧客)。活動開始了,有的學生選定東西后能很快的進行交易,而有的學生透過思考以後也能給出正確的人民幣。這次操作活動,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加深了學生對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係的認識,同時,學生也體會到了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與作用,學生印象深刻,複習效果較爲理想。

三、比賽激勵

面對複習課,很多學生說:我最不喜歡上覆習課,複習課上總是學習學過的知識,十分無趣無味。這種情況下,比賽激勵是讓學生喜愛上覆習課比較有效的手段。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激勵可以讓學生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勵也可以促使學生奮發向上,獲得數學成功感。在數學複習課中,教師可以讓課堂變成不同的競技場,將枯燥乏味的複習課轉變成生動有趣的比賽,讓學生在這些比賽中盡情展現自己,提升自己,從而達到想要的複習效果。例如在複習課中複習口算時,我安排了口算擂臺賽,要求學生快速的算出口算題。課上,我先挑選一位同學當擂主,記下他口算5題所需的時間,然後其他同學可以向他挑戰,挑戰成功的成爲新擂主,名字被寫在高高的領獎臺上。爲了不使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失去信心,我在這部分學生中也設立了一個擂主,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水平進行選擇。比賽中戰況激烈,學生們都躍躍欲試,爭當擂主。這樣的比賽讓學生覺得複習不是在炒舊飯,學生複習的有滋有味,口算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四、結語

總之,對於怎樣上好小學數學複習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讓複習課擺脫沉悶,鮮活起來,讓學生在複習課中有所收穫,每個數學教師都責無旁貸。在平時數學複習課的實踐教學中,我們教師需要不斷探索,不斷思考,努力讓學生做到缺有所補,學有所得,實現活化複習,爭取讓數學複習課成爲學生喜愛的課。

作者:謝麗娟 單位: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湖花園小學

第二篇: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學

一、研讀教材,明確教學目標

爲有效地組織和開展小學教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深入研讀,領會教學材料的精神,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規劃好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準備好實踐應用中的教學資源,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活動,運用到教學內容中,有條不紊地開展活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其中,教學課程的設計應該充分的體現趣味性、啓發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保證實踐教學和綜合應用的質量和效率。

二、創設有效的實踐應用情境

創設情境是《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一個重要理念,它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爲此,教師應該努力爲學生創設一個有效的實踐應用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

1.自主探究式教學情境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各項數學活動,透過自主探究學會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結合課本案例,學會舉一反三地應用,這是提高小學數學實踐和綜合應用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示範性的給學生指導,合理的分配學生的時間,讓學生自制時間安排表,協助他們共同完成一週來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世間的重要性,合理利用時間來學習。這樣可以避免學生被動的接受課程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動手操作性和實踐應用式教學情境

教師要把數學經驗生活化,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透過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將數學教學設計成看得見,摸得着的物質化實踐活動,結合生活情形豐富、複雜的特點,在做實踐中學習數學,引導學生在農村情境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獲取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

三、構建開放的教學活動組織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與綜合應用中,要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動手實踐。爲了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師可以開放教學內容,不應只侷限於課本內容,還應該走向生活;有的課適合在教室內上,有的時候我們搬出教室,去更廣的空間活動探索。構建開放的教學活動組織,一切以學生爲本,更好地體現課程教學特色。

1.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老師的教學內容不應該僅侷限於書本知識,還應做好充分的課外知識輔導,讓數學走向生活,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引導學生數字資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知道數學教學的意義,體會它們的實際價值,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參與學習,透過調查身邊的數字編碼,知道數碼不但能表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表達一定的資訊。感受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發展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

2.教學空間的開放性

在教室內的教學環境中,空間的佈置規定不能有定式,更爲重要的是,教學的.空間需要開放。學生對校園的景物非常熟悉。在這樣的場所中測定方向,有助於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對方向的認識,體會物體間位置關係的相對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場景中辨認方向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實踐精神。

3.教學時間的開放性

解放學生的時間,讓其做自己喜歡的事,數學課的技能目標可以透過小製作、小實驗形式和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等去實現。但有些活動項目或研究的時間要求多,教學時間必須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有比較寬鬆的時間完成課堂中無法完成的教學活動。在課外時間讓學生感知、體驗、經歷學習數學的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增進學生對數學的喜愛。同時,增加語文、英語,環保等方面的知識,提高實踐的綜合性。

四、激勵自主的課堂探究活動

教師在教學中要圍繞教學目標設計自主探究類的教學過程,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激勵自主的課堂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富有興趣的走入實踐活動的探究過程中。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慧。要讓學生有自己真正的體驗,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讓學生能自覺地主動地探索,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哪怕沒有得到正確答案,只要真正參與了探究活動過程,那必定會有收穫的。

作者:李靜 單位:甘肅省平涼師範學校附屬小學

三篇: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學探索

一、依託教材,科學設計教學主題

在大多數課本中,列舉的綜合與實踐活動的內容往往僅給出了某個主體的方向要求,沒有強調要一成不變、照本宣科,需要數學教師用課本來教,而不是照搬課本教。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課本規定的教學方向爲基礎,結合學生情況來對課程進行進一步的加工、補充、修改和完善。在《標準》中,並未要求教師必須嚴格按照課本內容來開展實踐活動課。因此,教師要活用課本,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主題。教師授課的選題來源不外乎以下幾種:①學生的日常生活;②在課堂的交流討論中形成;③學科間的相互聯繫。爲了設計更具實用性的教學主題,教師在綜合與實踐教學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選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選題時要從多方面加以考量,避免單一化,儘量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其次,選題要有較強的操作性。教師在選題時,要結合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經驗,設計一些符合學生實際的綜合性、開放性的活動;然後,選題要具有新意。教師在選題時切忌選擇陳舊的或已經多次使用過的內容,要使學生對教學主題感到新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和主觀能動性;最後,教學主題的選擇要貼近生活。教師應多留意學生們最近關注的熱點或較感興趣的話題,從主題的選擇上加以考慮,以使設計的活動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綜合與實踐的過程中,鍛煉出自身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根據實際,詳細制定活動方案

教學活動的開展往往需要制定出詳細的活動方案。在確定了活動主題之後,教師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興趣等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以爲綜合與實踐教學提供參考。活動方案需要與學校的教學條件相符,需要結合學生的需求對教學活動進行適度調整。同時活動方案必須要與小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興趣愛好結合起來,要鼓勵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與,要以推動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爲主要目標。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時,小學生往往會對生活中的幾何圖案產生興趣,爲了進一步讓學生鞏固和理解所學知識,教師可以爲學生設計一個商標收集活動。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綜合自己所學的幾何圖案,並根據商品的特點,鼓勵學生們從家中、超市中、圖書中找到具備幾何圖形特徵的商標,並讓學生們以商標爲藍本進行描摹。其次,教師從中挑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商標,讓學生分組討論,這些商標的特點和所代表的含義,在綜合分析中,學生們可以掌握商標的構成要素。最後,教師要將學生認爲優秀的商標圖案整理出來,並讓學生根據這些商標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商標圖案,教師可以將這些商標透過展板的形式進行展覽,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並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三、尊重學生,多角度評價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是教師掌握學生綜合與實踐實施情況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教師與學生交流溝通的重要途徑。綜合與實踐活動需要教師及時進行評價。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心理基礎上,對學生的綜合與實踐實施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教師對綜合與實踐實施過程的評價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重點評價實施活動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生在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自尊心,要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給予積極鼓勵、從而激發他們能在的學習動力;掌握多種評價方式,學會多角度評價,降低評價在成績中的比重。例如,教師可以採用語言激勵法和精神鼓勵法。比如,六年級學生在學習節約用水一節中,教師可以對學生蒐集的材料進行評價,從材料涉及的廣度、新穎度等方面進行評價。另外,教師可以對學生一個月中所實施的節水行爲進行評價,教師要重在評價學生的積極行爲,提高學生的節水意識。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節水感受徵文進行評價,可以讓學生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生活,以自己的智慧解決生活中的節水問題。因此,教師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評價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不需要嚴格限制爲評分、成績等形式。

四、結語

改進並不斷完善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教學需要我們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要具有實施課程的教學能力,要學會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懂得教學方法不具有唯一性,並沒有固定的套路,教學手段的選擇以能提高綜合與實踐爲標準,要能體現教學實踐的探索性,並堅持靈活性與開放性相結合。

作者:楊豔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小學

第四篇: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實踐

一、小學數學的多媒體教學界定

多媒體教學包括一動一靜,動即教學的手段、工具和方法的改變,靜即教師的教學目的是維持不變的,最終要實現知識的傳授和理解。小學數學教育是該學科的初始化階段,透過在課堂上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創設出集圖像、文字、動畫、音頻、視頻於一體的綜合性環境,相比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更加立體化、動態化和情景化。由於小學階段學生對數學的理解還缺乏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進行彌補。小學數學的多媒體教育是透過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及現代教育學理論給出的方法,將小學數學教育活動構建成一個有機整體,讓學生從視聽方面得到形象化的指導。

二、小學數學的多媒體教學實踐誤區

(一)缺乏正確的多媒體應用思想

多媒體技術有豐富的表現效果,強大的視聽衝擊力,但本質上依然是一種教學工具或手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清楚它的存在意義,過分誇張或忽視多媒體的功能都是不對的。例如,部分教師雖然在多媒體教室中講課,但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手段,充其量將板書換成了PPT播放形式,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根本就沒有發揮出多媒體教學的價值。

(二)缺乏駕馭多媒體技術的能力

多媒體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從技術角度出發,主要依賴計算機平臺完成。除此之外,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還包括播放設備、投影設備、聲控設備、錄像設備等,從這個角度說,一節課的優劣也反應了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駕馭能力。部分教師由於對多媒體技術不熟悉,只能進行諸如簡單的PPT播放等形式,這種情況是對資源的閒置和浪費,教學只不過是從傳統的教室換到了多媒體教室。還有部分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力較強。在運用能力較強的狀態下,很多資料都事先打包存入計算機,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地敲鍵盤、動鼠標,機器設備儼然成了教學的主導者。事實上,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思維容易擴散,而小學數學的內容理性特點較強,學習起來較枯燥,學生課堂走神的可能性原本就很大。如果教師主動放棄了課堂的主導權,那麼學生的注意力會全部集中在多媒體技術方面,這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課件設計缺乏實用性

多媒體課件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十分緊密,就如同傳統教學形式中黑板和備課的關係。隨着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階段的運用,教育部門也要求教師學習製作運用課件,提高素質教育質量;但目前小學階段的課件設計依然存在脫離教學實際、注重追求形式的傾向。第一,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製作過程中過分重視對效果的運用,以PPT爲例,在影片切換、元素動畫效果、載入聲音等方面極爲豐富,而這種做法在課堂上會產生嚴重的干擾;第二,部分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中插入了大量的文字資訊,爲了代替板書卻忽視了多媒體效果的應用,整個課件呆板、簡陋,沒有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這兩種極端化的形式主義傾向在小學數學課件中表現較突出,因爲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可美化因素並不多,爲了彌補這一缺陷,教師往往加入大量的圖形、公式甚至練習題。

三、小學數學的多媒體教學優化原則

(一)突出重點,完善教師駕馭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無論是在思想認識方面還是駕馭能力方面,都應該突出多媒體技術作爲一種工具的重點。如何對這一工具加以利用以實現教育目的,纔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除了自身努力學習相關的多媒體技術之外,學校還應該積極籌備多媒體培訓課程,鼓勵教師參與。針對教育環節的多媒體技術運用要做到綜合性、聯合性和連貫性,單純地使用某一種工具是對多媒體資源的浪費,同時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注重體系,提升課件製作水平

根據小學數學的教材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等研究課件的製作,課件的製作應該以教材爲依據,將教學目的巧妙地分解在每一個課件之中,透過靈活的教學方法來實現應用,結合三方面的需求,構建一個完整的課件製作體系。一方面確保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在多媒體元素的應用上簡繁得當,既不過分渲染,也不過分簡陋。

(三)積極互動,發揮多媒體的優勢

小學數學抽象化、邏輯性的特點,很難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防止其在課堂上走神。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