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以歷史影像實驗室爲依託的高校歷史教學改革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2W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倡導知識是由學習者積極進行建構獲得的,而不是從外界被動地接受而獲取。而傳統高校歷史教學模式本末倒置,以教師爲主體,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現有的高校歷史教學改革建議以及實踐,基本上都秉持着建構主義原則,旨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個人主觀能動險,讓學生自主建構歷史知識。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影像實驗室,作爲本校歷史教學改革的實踐基地,倡導“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爲學生提供指導教師、實踐場地、設備以及技術支援等多方位的學習條件。在該模式下,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歷史影像創作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以歷史問題爲出發點,深入歷史情境,在小組協作中積極與組員會話,建構歷史知識意義。關於歷史教學改革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在國外,高校歷史教育改革起步較早。隨着現基金項口: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口編號:SKZZY2013020)。代教育技術理念的深入人心,高校歷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自主一合作,、情境一體驗,、“問題一探究”三種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以歷史影像實驗室爲依託的高校歷史教學改革探討論文

1998年,美國學者提出了“相互作用的幻燈課”、‘牡會學科技能的建立,、‘經驗練習,‘解決問題的小組工作’、‘反應小組’、‘爲理解而寫作”六項有力的建構主義措施,推動了高校歷史教改工作進程。還有,強調“清境一體驗”的研究者建議,將基於真實歷史背景開發的互動遊戲引入到歷史學習過程中,讓學習者在虛擬歷史情境中進行體驗式學習。而在國內,雖然起步稍晚,但是近年來關於高校歷史教改的研究和實踐成果也層出不窮。比如,杭州師範大學有研究者提出將人文主義精神融入到歷史教學內容中,實施講授型和探究型相結合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幾個具體的歷史教學改革措施。而暨南大學的研究者則針對本校歷史系本科生的基本。

1從多元設計培養目標,區別對待教學內容

加強“歷史考察”(教學實習),加強網絡教學幾個方面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自主研究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還有,福建師範大學有研究者從資訊技術與歷史教學整合的角度,提出了“主導一主體”的新型歷史教學模式。另外,近年來提出的“瞭解一理解一見解”歷史教學模式,基於多媒體網絡技術的真實任務學習模式以及參與式的研究性教學模式等,都是典型的強調“以學生爲本“的教改成果。

2歷史影像實驗室內開展的教學改革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影像實驗室創建於2010年,該實驗室是傳統歷史學科與新興影視傳媒學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跨學科實驗室。實驗室開展的科研項目包括原始歷史影像史料的採集、歷史影像科教片及紀錄片的創作以及歷史影像史料庫的建設。實驗室結合以上科研項目,依託教學改革項目,申請實踐教學空間,購置影像實踐設備,爲參與項目的學生提供實踐條件。同時,實驗室教師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提供影像創作相關理論與技術指導,輔助學生完成實踐項目。學生主要參與的實踐活動爲歷史影像創作,透過歷史影像創作實踐活動,學生從實際歷史問題出發,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協作,深入歷史情境,與小組成員積極會話,完成歷史知識建構。這種透過指導學生參與歷史影像創作實踐活動,讓學生自主建構歷史知識的歷史教學模式被稱爲“影像創作引導式”模式‘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型的歷史教學模式,是歷史影像實驗室履行教學改革使命過程中的產物。

2.1“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的實施

“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的核心是歷史影像創作實踐,歷史影像創作實踐過程包含準備、影像史料採集與編輯及影像修訂審覈三個階段。

經過實踐過程,不僅能夠得到一部歷史影像作品,而且還撰寫得出影像創作前期論文文字。該影像創作前期論文文字,與普通的學術論文文字有所區別,但是能夠經過修改,輕鬆地轉化成普通學術論文。

2. 2“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下的歷史知識建構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思想,在知識建構過程中,需要“情境’、‘協作’、‘會話”及“意義建構”這四大要素的支撐。在以建構主義理論爲指導的“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下,學生透過準備、影像史料採集與編輯及影像修訂審覈三個階段,從實際問題出發,深入歷史情境現場,與其他小組成員協同合作,積極會話,最終達到歷史意義的三重建構。表2對該模式下歷史知識的三重建構進行了明示。

2. 3“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下的合作能力培養

“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強調小組合作。小組成員透過交流討論及分工承擔工作,共同建構歷史知識。這與傳統歷史學習模式具有巨大的區別。傳統歷史學習模式只關注文字,因此學習者習慣單打獨鬥。無論是查找蒐集,閱讀梳理歷史文獻,還是分析歷史文獻,並最終建構歷史知識,傳統模式下的歷史學習者都是單獨奮戰。而“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其核心是歷史影像創作實踐。歷史影像創作實踐本身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過程紛繁複雜,牽涉的知識面比較廣,因此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完成。系統工程需要支撐平臺才能運作。該模式正是依託歷史影像實驗室作爲平臺,才能夠爲合作性的實踐活動提供空間條件,設備條件以及技術條件。因此,歷史影像實驗室內開展的“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對學生的合作意識、分享意識、溝通能力、思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配合能力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培養效果。

2.4“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下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

歷史影像實驗室成立的很大一個初衷是培養文科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影像創作引導式”歷史學習模式的提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透過歷史影像創作實踐過程,提升歷史系本科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集中反映在影像史料採集與編輯階段。

(1)在採集影像史料素材時,可以利用五種方法。

①歷史場景數字圖像及視頻採集。具體操作過程爲,抵達歷史遺蹟現場或者博物館,利用照相機以及攝像機,對現場場景或者文物實體進行靜態照片拍攝及動態視頻攝錄。②人物口述數字視頻採集。具體操作過程爲,對與相關史實有直接接觸或者對其非常熟悉的人物做訪問調查,利用攝像機錄下其口述史實的過程;還可對相關權威歷史專業人士進行採訪,利用攝像機錄下對其口述觀點的過程。③電話訪談錄音採集。對於第二種採集中的人物,如果沒有辦法當面採訪,則可以透過電話對其進行音頻採訪,並利用錄音筆等音頻採集設備採集音頻。④紙質版史料掃描。對於適合在影像中表現的紙質史料,如重要文字以及歷史圖片等,可以透過數字掃描儀將其掃描,從而轉換成數字資訊存儲在計算機硬盤中,以供後期影像製作使用。⑤網絡史料檢索。網絡是獲取數字史料的重要渠道。網絡數字史料涵蓋內容豐富,格式多樣。透過資訊檢索技術,可以檢索獲取跟所選主題相關的多種形式的數字影像史料。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採集影像史料素材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攝影攝像技能,數字化掃描技能以及資訊檢索技能。在影像史料的地位日益彰顯的當代,這些實踐操作技能很有可能成爲未來史學工作者必須掌握的技能。

(2)在編輯整合素材階段,對學生的影音編輯技能是一個巨大的提升過程。

該階段的具體操作過程爲,參照影像史料組織結構文字,利用常用影像編輯軟件,對己經蒐集梳理的.影像史料進行編輯整合。這些常用編輯軟件包含Edius } Adobe PremiereCorel Video Studio等。最終影像成品在表現方面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創作者對編輯軟件的熟練程度。如果創作者能夠有效合理地利用編輯軟件的剪輯、轉場以及特效等功能,則可以創作出視覺效果佳,藝術性較強的歷史影像作品。當然對於視覺效果和藝術性的追求不是盲目的,首先還需要保障歷史影像作品的學術價值。在有效表現學術觀點的基礎上,還能給觀者帶來較強的視覺衝擊以及藝術享受,可以提升觀者對於創作者學術觀點的認同感。從歷史知識社會化的角度來說,歷史影像作品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性可以吸引社會大衆的眼球,提升人們對於真實歷史的興趣。

3結語

歷史影像實驗室是順應歷史教學改革的產物。實驗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實施創新的“影像創作。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爲。這是因爲幻燈片或者音像片是集體研討製作,具有一定指導性。在此基礎上,對於實驗中操作不夠規範的學生,指導教師及時地予以糾正。這樣指導教師對學生既可以嚴格地要求,又會有足夠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