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歷史教學體驗式教學初探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3W

【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重要任務。要求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倡導體驗式教學。本文從教室與學生兩個角度分析體驗式教學的具體含義,之後再從高中歷史的細節詳細闡述體驗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最後提出今後體驗式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高中歷史教學體驗式教學初探論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學生的體驗不足或缺乏體驗是目前教學低效的癥結所在。教學過程本質應該是充分關注學生的體驗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只有學生自覺投入學習,親自體驗求知的快樂,才能真正激發其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多一些探詢結論、發現問題的體驗,才能真正形成科學的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新的課程改革特別強調探求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提倡探究性、體驗性學習方式。體驗成爲課程論和課程改革新的價值取向,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提出: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體驗式教學”的探索和實踐。

一、體驗教學的概念

從教師角度來看,體驗式教學是一種透過教師創造實際的或重複經歷的情景的機會,呈現再現或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經歷的過程中,加深感悟理解併產生情感,建構知識,生成意義,發展能力的教學觀或教學模式。

從學生角度來說,體驗學習是一種以學習者爲中心的、透過實踐與反思相結合來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方式。它不僅包括了把具體觀察和反思、概括綜合起來的、直接積極的個人體驗,實際上也包含了杜威的“做中學”的意思,既包含了學習的結果,也包含了學習的過程。體驗學習強調個體經驗對學習的意義,

二、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策略探索

1.注重學習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體驗性教學的形式多樣,如課堂討論、辯論、撰寫歷史小論文、歷史人物小傳、歷史題材的社會調查報告、收集整理多種類型的歷史資料、製作歷史題材的音響作品或計算機課件等等,這些歷史體驗性學習活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教師要積極利用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計算機等教學設備增加教學直觀形象性。要注意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歷史學習與現實生活和時事聯繫起來,這些都是開展體驗性學習的重要手段。

2.化理爲情,情理交融有利於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爲實施體驗式學習,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己有的知識經驗,將其置身於實踐環境及體驗的氛圍中,以其親身的感性認識產生豐富真切的情感體驗,又以情感爲動力,深化和昇華理性認識。古人云:“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歷史體驗學習過程中,老師應該想方設法創設體驗情境,使雙方共同在體驗的環境下感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興趣。高中生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常常有較強的情緒性,他們不善於用理智支配情感,卻常以情感支配理智。在歷史體驗學習過程中透過創設寬鬆、和諧的民主氛圍,建立相互理解、尊重的師生關係,創設充滿情趣、發人深省的教學情境,把創設情境、激發情意貫穿始終,培養、利用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避免教學中學生消極、冷漠、對抗等情緒產生,把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傳承、培養技能與利用、激發學生情感結合起來,達到情理交融的目的。形式多樣的'歷史體驗活動,適應了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激發他們主動參與的熱情,使得原來緊張、呆板的學習過程變得輕鬆愉快,師生情感交互影響,彼此真心交流,使學生進入“角色”,把感情與理智在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中相互統一起來,並用以指導行動,在樂學中求得主動、生動活潑發展,極大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3.創設情境教學場景

歷史學科作爲人文學科對人類歷史的影響是——一連接過去,影響未來.並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之知道這門學科值得學習。在高中歷史課堂講課時要利用這些“連結點”,讓學生感到歷史與生活的密不可分。

不同歷史時代的傑出人物以不同的風姿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取向和優良的價值觀傳統。他們或憂國憂民,如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或天下爲公、捨生取義,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或追求真理、不畏艱難,如亞里士多德“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他們在創造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動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高尚情操,成爲炎黃子孫奮進的巨大動力。因此,歷史教學對青少年進行價值觀教育,要藉助這些歷史人物形象,對他們的價值觀行爲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學生逐步建立起價值觀規範,認識價值觀行爲的是非、善惡、美醜的準則,以及對自然、生命、祖國和人類的責任感,繼承和弘揚人類文明的優良傳統.養成積極向上和不斷進取的人生價值觀。

4.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教學媒介日益進入課堂,廣泛用於教學中。作爲教師,必須要積極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學技術,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現實生活中的情境,代替了過去把黑板、粉筆作爲教具的傳統教學模式,可形象構建了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立體空間,給學生的知覺、感覺以新的刺激。學習心理學指出,刺激的新奇性、醒目性、差異性、形象性、可變性等都會引起學習者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和維持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進行探索活動。

5.要設法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包括校本課程

體驗性學習必然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向教材以外的方面適度拓寬。歷史體驗性學習在獲取資料資訊方面,不能僅僅侷限於校內圖書館和因特網。儘管圖書資料和因特網資訊量很大,但畢竟是紙上的、文字的東西,而對實物史料接觸較少。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習內容,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到博物館、展覽館、書人故居等處去閱讀歷史、感受歷史、探究歷史,以進一步拓寬視野,增強對歷史的感性認識。這是開展體驗性學習的外部條件。

三、“體驗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實施中注意的問題

1.要給學生創設豐富的實踐機會

體驗和實踐不可分,實踐的過程就是體驗的過程。透過自身活動所獲得的知識與能力,遠比別人強加的要透徹,掌握得更好,還可以保持更長的時間。新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和學生實際情況,創設各種類型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體驗,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歷史知識的意義建構。

2.體驗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係

體驗式教學能夠培養學生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人際關係是指人們在羣體生活中透過交往,發生、發展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體驗式教學採取小組學習的方式分組教學,引導學生透過課堂教學活動逐漸建立與他人和集體的聯繫,逐漸形成和發展自我意識與集體意識,培養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3.體驗教學中不能忽視教師講授式教學的重要性

體驗性學習方式是對傳統講授教學方法的“揚棄”與發展,而不是徹底否定。倡導多樣化的學習形式,也應該包括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兩種教學方式應該科學地融合於一般性的歷史課堂之中,將講授式教學法等同於“灌輸”是一種誤解,剝奪傳統教學法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地位,會在實踐上不利於新課程改革的健康發展。

4.注意統籌分配時間

體驗式教學鼓勵學生開展歷史活動,參與實踐,活動實踐都需要時間的保證,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間又不可能增加,很多時候覺得無法兼顧。在組織學生進行體驗學習時,如歷史劇的表演、學生的辯論等,教師不可能再對教學過程進行比較準確的時間分配,甚至教學過程都不可能完全按設計地進行。但這並不是說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就完全可以自由發揮,不再考慮教學過程的科學、合理和規範了,因爲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是一定的,我們必須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如何處理好體驗活動的開展與課堂教學規範的問題需要我們在體驗教學實踐中逐步解決。

結論

體驗式學習作爲一種學習方式,它符合教改要求,符合學生心理認知、成長規律,應用這一理論進行的教學探索將是新世紀教學的重要實踐活動。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決定了歷史學習中更應注重學習者的體驗。從課程變革的角度看,歷史的課程就不再是“濃縮的、抽象的歷史”,而是“具體的、思辨的歷史”,體現出“對歷史本來面貌的探求與理解”的過程。正是“討歷史本來面貌的探求與理解”支配着具體情境中的師生不斷調整着既定的內容,豐富着教學策略,並將既定的內容轉化爲“自己的課程”。從變革的角度看教學,歷史教學不是按部就班的“教教材”,而是師生對歷史證據做出自己的搜尋和鑑別,對歷史事實做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對歷史對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判,從而進行知識的再生和意義的構建。這同樣是“對歷史本來面貌的探求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