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地理教師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8W

【摘要】新課改理念強調,教學活動要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的能力,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這需要地理教師的教學行爲也隨之變化。問題解決教學就是其中的一種重要的教學變革。教師依據教材和課標要求設計問題,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解決問題,提出問題的探索過程。而課堂問題設計是否科學、有效則成爲地理課堂問題解決教學的關鍵。

地理教師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論文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地理教師;課堂問題設計;有效性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緣於疑”,這是學習的心理過程,其實質是學習者不斷地“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因此,“疑”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只有疑,學習者才能積極、主動去思考,並在不斷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中,有所“創新”。

我國現行的新課程改革所要構建的課程目標是:“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而教師設計切合學生實際、富有實效的課堂學習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便是一種順應新課改理念的有效教學方式。

如何提高地理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我認爲應該做好以下“六要”:

1問題的出現要有情景性

俗話說“觸景生情”。利用心理學中這種情景相似性,爲問題的出現創設有趣生動的情景,如小品、詩歌、故事、歌曲、圖片、錄像等。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牽引,提問的效果自然有所以保證。尤其地理學科,大量的抽象知識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去作鋪墊,這樣學生容易接納問題,進入問題。

2問題的切入要有生活性

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儘可能地遵循“生活中的地理”原則,利用他們身邊的話題,在立足客觀實際的基礎上,透過新穎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進行合理大膽的想像,構建生活、書本知識聯繫的橋樑。

3問題的目的要有明確性

問什麼?爲什麼問?怎樣問?這是問題設計的核心問題。問題的設計目的要明確注意三點:(1)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區分重難點,從而設計難易適度、能揭示知識內在聯繫的、有針對性的問題,並對問題實施中可能出現的障礙和意外有預知性。

(2)要明確學生學情狀況。這包括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學生的生活背景、學生學習的內外動機。提出的“問題”要緊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便於學生操作和主動參與。

(3)要明確時限性,根據教學的任務、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問題多少,對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間要做到心中有數、收放自如,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4問題的形式要具挑戰

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是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外部的激勵機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進一步激發和加強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所以,在問題設定上,應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對知識渴求的慾望。一般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形式有:

矛盾式設問:利用認知矛盾衝突、新舊知識矛盾設問。如講氣溫的垂直變化時,學生們常有海拔高,離太陽近溫度高的經驗意識,這時提出“那爲什麼珠穆朗瑪峯海拔高,離太陽更近些卻終年積雪?”,認識上的衝突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慾。

假設式設問:如“假如地球運動不是傾斜着身體而是直着身體運動,會有什麼結果?”,透過提出某些不存在的地理問題,順應學生的“悖逆”需求,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發現式設問:透過教具模型演示,對各種圖像資料中所含地理資訊進行設問——“你發現了什麼?”,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開放式設問:“談談你的看法?”“你認爲呢?”這種重視答案的開放性、重視滲透多學科知識的設問方式,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也可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展示需要。

5問題的內容要有思維性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地理思維體系的建立,包括:問題設計要有層次性,要注意引導學生認知水平逐漸提升;隱形知識的問題設計上要注意因果推導過程,邏輯思維方式的滲入;地理原理性的問題,可利用具有邏輯性的遞進式的問題設計,使學生學會聯繫和組合新舊知識,形成地理思維能力;遞進式設問可以是正遞進式設問(順着知識發生的過程或學生學習的邏輯順序),這適合用於過程性和原理性較強的內容;也可以是逆遞進式提設問(逆着學生的思維方向或知識的發生過程進行追問),這主要是適合已知構建知識的教學以及將已有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的教學。

6問題的效果要有拓展性

我國南宋心理學家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需教有疑”。就說明了學習中質疑的重要性。因爲有了疑問,纔會確定思維的目標。所以,我認爲問題設計追求的最終效果是學生髮現新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升。這種效果可體現在下面兩點:

6.1問題生成問題性:“一切創造源於問題的發現”,我們要儘量從教師提出問題過渡到學生質疑,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由解決了的問題生成新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勇於突破教學常規,利用悖逆法,設定自由探究的新情境,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6.2問題生成課題性: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和社會生活,把一些綜合性的問題當成課題,有選擇性地給學生思考,有助於使學生有效地把握知識脈絡、運用知識去拓展思路。譬如當講到四川汶川大地震?學生們很是關注,於是,以“汶川,你怎麼了?”爲課題,讓學生在抗災、防災、減災及情感體驗方面得到拓展。

蘇格拉底說過:“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誕生”,只要教師在教學中認真理會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課堂問題,特別是設計具有啓發性、創新性的問題,對促進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培養創造力,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愛宓.《課程改革與問題解決教學》[M].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何美瓏.《追問: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方式》[J].《地理教學》.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