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提問策略在高職英語口語課堂中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W

摘要:爲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問策略應引起英語教師的高度重視;提問策略不失爲一種幫助學生能夠正確地使用英語並達到預期交際目的的有效方法。

提問策略在高職英語口語課堂中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語言表達能力 提問策略 口語教學

一、引入

以教師爲中心,以詞彙與語法教學爲重點,以考試爲導向,是我院傳統英語教學的重要特徵,長久以來其結果導致教師因學生的“高分低能”現象而困惑不已,畢業生難以達到高職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爲了切實提高我院學生聽力與口語能力,一場英語教學改革本學期在我院拉開帷幕,這次改革,我們選擇了十五個班作爲實驗對象,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走遍美國》(Family Album USA)爲教材。在學期初,我們首先對這十五個實驗班進行了語言基本技能的綜合考察,並依綜合成績優劣將其劃分A,B,C和D四個等級。本課程教學環境爲多媒體教室,課時安排爲每週六課時,其中前兩個課時爲學生自主操作計算機充分預習階段。

認知心理語言學認爲,外語學習者使用該外語的能力與其語言接受(聽力,口語)和語言生成(口語,寫作)兩方面的綜合能力直接相關。由於語言習得過程實則爲輸入與輸出相互影響的辯證過程,在理論上語言各項能力可以出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現象;爲了提高學生的語言接受與生成能力,課堂環境下提問設疑不失爲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正如Montague 所述,“設疑爲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輸出的機會,同時,這種‘被迫的輸出’可以有效激活、重組學習者的內在語言,不同的設疑可以發揮不同的教學功能。”

二、教學分析

1.學生背景

儘管本人負責的三個實驗班爲B類學生,但大多數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處於被動心理狀態,他們習慣於知識灌輸型的課堂教學,課下極少有練習口語的機會,這種背景造成他們在使用英語時表現出語法混亂、與文化相關的交際習慣等知識極爲匱乏的特點。

2.現存問題

通常情況下,學生在多媒體教室擁有兩個課時對所教單元的.充分預習時間,因此,在後期的師生交流、小組活動時,按照預期他們應當非常熟悉課文內容,但常常出現學生預習時對課文的熟悉過程仍主要停留在死記硬背的方法上。教師應時常思考這樣的問題:他們能夠將自己所學的語言自如地運用於日常交際嗎?我們經常進行的小組互動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面帶困惑,除了簡單的問及諸如“May I know your name, please?”,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等問題之後便無話可說。由此看來,語言的學習僅僅停留在課本的層面上,語言僅僅成爲了“被存儲的資訊”,在真正的交際活動中不能被激活和有效地運用。

三、設疑練習

1.重要性

交談是口語表達的重要形式,設疑在交談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

①在交談中,設疑可以引起對方的注意,激發和保持聽者的興趣;

②交談是談話雙方的一個交互過程,說者與聽者的地位始終應處於不斷地交換的過程中,設疑可以促進進行一次較有成效的交流;

③設疑可促使第三方加入交流,可以擴大交際範圍。

2.活動形式

①教師參與

在語言的學習階段,學生需要練習新的詞彙和結構,此時關鍵的問題是學生對新知識的充分吸收以便後期的靈活運用。在這一階段,教師應充分發揮糾錯的作用。

在對話中,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常常出現基本的語法錯誤,或該問題完全不符合西方文化習慣。一方面,傳統的英語教學環境下的學生往往體現出被動的傾聽者的特點;另一方面,學生缺乏必要的西方文化環境中的人際交流常識,很容易無意識地提出西方文化難以接受的問題。因此,教師進行糾錯可以有效幫組學生掌握符合西方文化的正確語言形式。

②小組活動

以上活動完成之後,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小組活動使學生逐步適應並提高面對面對話的溝通與協商能力,增強學生參與交流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在小組成員交流期間,學生獲得回顧已學正確語言形式的機會,透過彼此交流,較差的成員可以獲得他人的幫助,優秀的成員透過提供幫助和交流思想深化了相關話題的理解。此時,教師需要做到的是適時地參與小組活動與其交流,幫助解決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確保學生使用正確的語言。

四、教師的角色定位

1.指揮者

正如前文所述,教師在課堂活動中要發揮指導、組織和交流的作用,這正如一個樂隊的指揮者一樣,要努力確保整個樂隊成員和諧有序。

2.參與者

透過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困惑的預期,有時教師有必要參與課堂練習活動,這樣學生可以接觸到更爲地道的語言,提高或完善自己的語言表達。

五、結論

課堂提問是英語口語教學的一項重要策略。教師的提問有助於學生舊知識的激活、新知識的語言輸入。教師所提問題的質量及其採用的提問策略直接影響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率,並關係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出色的提問能夠引導學生探索所要達到的目標的途徑,獲得語言知識和文化素養,養成善於思考與主動參與人際交流的習慣與能力。

【參考文獻】

[1] 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M]. London: Longman, 1982:12-15

[2]王篤勤,尹 靜,王振河. 英語課堂提問策略調研[ J ] . 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1(3):50-52

[3]王恆年. 課文教學中的提問[ J ] . 外語界,1993(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