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5.24K

教育學術論文是以教育爲研究對象的理論文章。教育論文是學術論文的一種。那麼,有關幼兒美術的相關論文呢?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

教學事件實錄與思考:

美術活動《美麗的春天》中,孩子們邀請我一起尋找自己眼裏的春天,我積極的響應孩子的建議,鼓勵每個孩子都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發現大自然的美。因爲這樣感受到的美比任何精彩的語言描述更生動。

在活動中孩子們興奮的發表自己的見聞,他們的話題大多集中在鮮花和各種植物的葉子上,於是我引導孩子說說:“它們美在哪裏?”在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中大家找到了共同的話題:春天的顏色。於是我鼓勵孩子可以將自己眼裏春天的色彩描繪出來,他們一個個躍躍欲試。考慮到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能力結構,我將卡紙剪成了各種花、樹葉的形狀,請孩子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喜好來選擇卡紙和色彩進行創作,同時練習塗色的技巧。(在舊有的注入式教學的繪畫活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幼兒是被動參與繪畫,對顏色的運用單一,只有技能的發展,沒有情感、能力的成長。從色彩的審美感知入手,幼兒參與繪畫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大部分幼兒能主動參與繪畫活動,情緒愉快,在繪畫中能積極開動腦筋想象,大膽下筆和用色。)由於孩子已有塗色的經驗,我只示範了塗色的方法和順序後,提醒小朋友塗色要細心才能均勻。大家都陸續開始了“工作”,有的在卡紙前認真的挑選,有的專注的在盒子中找尋心目中的“最佳色彩”,有的孩子已經“大刀闊斧”的畫了開來。(在孩子的操作活動中,有時老師會忙碌卻沒有重點,那是因爲我們沒有把握住觀察重點,如每個幼兒是不是感到有興趣,積極性高不高;能力強的、能力弱的是不是都在活動,是不是都得到發展等。)

這時李肖陽小朋友大聲叫道:“老師,你來教教我吧!”我走到他身邊,(他在我班屬於動手能力不太強的孩子。)親切的說:“怎麼了”!?他說:“我不會畫。”我提示道:“那蕭陽喜歡春天裏的什麼呢?”蕭陽說:“我喜歡五顏六色的樹葉!”我笑着說:“五顏六色?爲什麼呢!”他得意的說:“我覺得漂亮唄!”(其實對於幼兒的作品,單純的由老師按成人的象不象的標準去評價,對搞不懂的作品拒之門外,會埋沒孩子的創意與想象;我們應該努力去領悟孩子爲什麼用這種畫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我讚賞的說:“蕭陽的眼睛真會觀察!這個想法不錯!”只見他自信的拿起小畫筆就開始高興的畫了起來,嘴裏還說:“對阿!我很能幹的。”我手把手的指導他一會後他就要求自己作畫了。這時有小朋友叫我過去幫忙。

沒過一會,蕭陽就高興的拿着自己的畫跑到我身邊說:“老師,我畫完了,你看我畫的多美。”我看着他除了我指導的幾筆以外,還是一如既往的線條方向零亂的塗色,顏色毫無界限的混雜在一起一時間很難贊同他的意見。(雖然我知道幼兒由於年齡小,認識不完整,有時畫出來的和他想表達的完全無法接近,可他決不是撒謊,只不過他嚮往美,想到但還表現不出只能用語言構建。無論成敗,教師都應站在保護創造心、自信心的基點上進行評價,看着他那麼快樂我似乎應該贊同他而不去打擊他。但《綱要》中指出“在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要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盲目讚美的評價並不是符合事實,也不能鼓勵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產生進步的動力。可我又如何在不傷害自尊心、保持幼兒良好的自信心的前提下,讓幼兒正確對待自己作品的優缺點呢!)望着他期待的眼神我生怕自己說的話會傷他的心:“蕭陽的春天顏色可真多啊!你想得可真不錯!……我還沒說完,他就興沖沖的向旁邊的孩子展示說:芊芊,你看我畫的多美!我沒有立即叫回他說完我的想法,(我想這樣也未嘗不可,在舊有的評價方式上更多的是教師一個人意願爲主,自己決定作品的好壞優劣。教師要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唱的是獨角戲。何不讓孩子參與呢!)

芊芊是個繪畫能力較強的孩子,看了之後很快說道:“太醜了!”旁邊幾個小朋友也認同的說:“是啊!好醜啊!”肖陽氣呼呼的看着她們好半天不說話,最後他指着自己的畫說:“芊芊,你們說謊不是好孩子!”他也許從來沒有聽過這麼誠實直接的評價。(因爲李蕭陽小朋友的家長比較欣賞西方教育的一些理念,希望孩子在幼兒園能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學習,是否學到什麼不重要,只要孩子快樂就好。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一貫以肯定、表揚、遷就而決不責怪的態度面對孩子的言行。他們從來都是讚美的說:蕭陽你真棒!你畫的真好啊!其實這種大而化之的評價並不能激發幼兒再提高的慾望。)

他氣乎乎的跑來說:“老師,芊芊她,她撒謊,她說我畫得醜!”一副忿忿不平的樣子,天真的話語自信得讓我歎服,他執着而堅定的欣賞自己的作品。我笑着說:“不如你再去問問,她覺得哪裏不好看呢?”沒一會肖陽十分泄氣的審視着自己的作品認真的回來告訴我:“她說我的畫顏色塗得亂七八糟。”我說:“我來看看”。我一邊安慰他並說出先前沒說完的話:塗色要耐心,要順着一個方向塗就會更漂亮。他說:“那我去改一改”沒一會他就完成了,可這次他沒有來找我而是徑直走到芊芊身邊,尋求肯定。我欣慰的想孩子有時並沒有我沒想象的那麼脆弱,那麼害怕打擊,我爲他的勇敢而自豪。當他能正確的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與批評,那麼一個美術教學的意義就不僅僅是學會塗色的技巧,甚至可以讓孩子正確對待他人評價其人生意義是多麼難得啊!

 教育反思:

《綱要》中指出藝術教育要充分發揮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而現在的孩子在家庭中受到太多的呵護和溺愛,往往是說一不二,家長更是給孩子戴滿了“高帽子”,孩子往往在讚美中迷失自我,甚至自以爲是。

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的認識能力有限,他們很多時候都在自己的實踐、反覆的小錯誤、成人的肯定中逐步正確認識自己的。在美術活動中恰當、及時而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唯幼兒形成科學的審美觀,勇敢面對自己不足,正確處理挫折的良好激發點。那麼教育中的評價方法就尤爲重要。我認爲小班幼兒美術教育評價應該是多元化、靈活化並具有引導性的。

一、尊重幼兒,教師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開展全面而具引導性的評價。

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孩子,也就註定評價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所以對待不同的幼兒,評價應當有所區別。

1、因人而異:

對基礎差的幼兒,評價應重在鼓勵其參與,幫助其提高。對衝動型的幼兒,評價重在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因爲衝動型的幼兒,往往缺乏認真思考就開始畫,結果可想而知。對這樣的幼兒不能給予鼓勵的評價,教師要勸他認真聽、仔細想後再大膽畫,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對基礎好的幼兒評價應重在激勵他們創新。

2、因地制宜:

孩子們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希望別人注意的,他們往往對事情的好壞沒有標準,依賴與成人的評價,在借鑑國外教育自由畫的模式允許幼兒隨意選擇表達內容和表現方式外,還要因地制宜,不能疏忽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任其發展,這種隨意放任不指導容易誘發惰性,達到一定水平後再難以突破,從而形成保守性。

3、全面而具引導性的評價:

《綱要》中說:“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藝術教育應該是整合各個學科內容的活動的,而不是孤立的。這就包括了社會領域中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的內容。在活動中不僅要促進幼兒美術活動的一般能力的發展,還要促進其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對於孩子來講,稱讚和鼓勵是成長的催化劑。輔導者如果能從孩子的活動中不斷髮現哪怕是一點一滴的進步,並能適時地給予稱讚和鼓勵,比起嘮嘮叨叨地總是指責他們,更能促進孩子的成長。因爲稱讚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激勵他們主動的學習精神,甚至還能影響到孩子對待世界,對待周圍人物的態度。但是,稱讚和鼓勵也不是靈丹妙藥,濫用稱讚也會造成孩子心情的緊張與行爲的錯誤,也會引起自滿情緒。其原因就在於孩子把輔導者對一事一物時的稱讚理解爲輔導者對自己全部的稱讚了。有些時候,輔導者也確實把孩子一事一物一時的微小進步,誇大成爲孩子整個的完美了,一位著名的美國教育家在談到讚美時說:“讚美應該劉誠懇的,應該具體地說也被讚美者的具體努力與良好的行爲的特點,而不應針對被稱讚美者本身。”評價中也可以提出幼兒的.不足,但及時發現幼兒表現中的錯誤也不能直截了當的指出,以免打擊了幼兒的積極性。因此,對幼兒美術活動的評價要有針對性,力求在保護幼兒的積極情感體驗的前提下促進美術技能的提高。當輔導者認爲需要用稱讚與鼓勵來評價孩子的畫或行爲時,一定要針對他們具體的結果,對孩子的稱讚也不能過分誇大,要有一定的尺度,而且前後的稱讚方式要有一定的聯繫。比如,儘可能去發現孩子畫中比以前畫得進步的地方,並具體地指出這些進步,

二、啓發幼兒自我評價,樹立自信和科學的審美觀。

爲更好的實現《綱要》中對藝術教育的目標,老師應引導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評。實際上,自評的過程也是幼兒對自己繪畫意圖重新梳理與反思的過程。同時,幼兒在這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有價值的想法,都是他們進行再創造的靈感之源。幼兒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即使很稚嫩、很不專業,甚至不公正,但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發現其閃光點,表達出他們自己的真實感受就足夠了。孩子透過自己的感受產生的對美的理解,這種早期的審美創造的經驗,無論用於何種生活,何種工作,都能使他們用審美的情感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並以自己的創造性爲社會做出貢獻,那麼,幼兒繪畫的最終目的也就達到了。

 三、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態度、適當的語言評價他人作品,體驗審美交流的快樂。

每一個孩子都有每一個孩子自己的想法,讓孩子機會告訴大家,那麼一個孩子就會有所有孩子的體驗,那是多麼大的一個財富,教師要善於利用這筆財富。在討論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協調能力,說服別人的能力等方面都有都會得到培養,也能提高孩子的審美意識。教師要鼓勵幼兒勇敢接受他人的意見、謙虛迎接讚美,不斷激發孩子的創作動力。當幼兒在創作完一張作品後,其心中的得意溢於言表,他希望與他人共同分享喜悅,也希望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讚許。美國加州大學的哲學博士詹姆斯.多伯森作了這樣的解釋;當一個人的行爲得到滿意的結果時,這種行爲就會重複出現,他的這一觀點在當今全美頗有影響。而指出別人不足時,教師要鼓勵孩子感受他人心情,誠實但不傷害他人的指出。這點需要教師平時以身作則,同時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幫助別人進步是善意的的行爲就請你用善意的態度,建議式的語言。這種幼兒參與的評價形式可以使作品評價更完善也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意識。培養幼兒獨立能力和自我意識,方便教師瞭解其審美觀念,幼兒正處於創造和發展的時期,他們需要教育者爲他們開啟創造的大門。願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正確地引導幼兒去發現美,表現美,感受美,把普通的東西點化成智慧和美的藝術品。透過評價,不僅發現幼兒美術活動中的問題,更重要是透過評價爲幼兒樹立一個健全的人格,更加完整的認識自己,面對挫折,我們教師也應對以往教育的成功與失誤,進行反思,改進教學方式,完善教育手段,實現新的培養目標。